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状况,以及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健康程度等的关系。使用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评定量表选出有人往障碍的学生76名。对76名大学生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测评调查。得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无性别、年级差异,并与父母教养方式、自评症状有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质量依然受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并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杜东升  方舟 《时代经贸》2012,(20):78-78,133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90”后大学生展示出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喜欢用网络进行交流等特点。本文以常州某重点高校为例,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进行调查,总结分析了“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并从家庭、学校和个人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8)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为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提供益处。高校辅导员对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斐敏 《大陆桥视野》2016,(10):289-290
寝室是大学生过集体生活、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寝室人际关系成为了大学生最基础、最重要,也是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多年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分析了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类型、问题和成因,并从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及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和情绪控制,以及遭受挫折后的应对方式等等各种方面论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健康,并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成为整个社会日益关心的话题,而其中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则是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为角度,通过对女大学生寝室关系的类型、寝室矛盾的主要表现的进行剖析,提出寝室人际关系处理对策,借以引起全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与自身的障碍,促进其成才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微时代的生力军,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思想发展等时刻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微时代"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深刻影响,应充分把握"微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分析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成为整个社会日益关心的话题,而其中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则是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为角度,通过对女大学生寝室关系的类型、寝室矛盾的主要表现的进行剖析,提出寝室人际关系处理对策,借以引起全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与自身的障碍,促进其成才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作为一个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她们在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挫折容易引起思想波动和感情冲突,甚至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她们的心理特点,创新内容和方法。从女性心理的视角,就社会性别观念、社会主体意识、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武昭阳 《经济师》2012,(10):48-49,53
虚拟网络的社会交往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现实问题。网络交往丰富着大学生的生活,但也出现了网络交往角色的迷失、网络交往的沉溺与网络成瘾、网络交往中的内在攻击性、网络交往中情感的放纵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从加大社会的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进校园、健全网络立法、强化教师引导作用等方面来保证大学生网络交往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环境适应压力、学习成才压力、生活困难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人格缺陷压力、求职择业压力等6个方面,认真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基于这些发展压力,作者从利用环境潜化、倡导主体内化、运用审美教化、坚持道德感化、重视人格优化、立足教育深化等方面,对心理压力的调适方法作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苏洪志  徐彬 《时代经贸》2009,(3):162-164
本文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际需求、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和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远离实践的思想倾向等方面,论述了实践能力的缺乏是大学生就业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路径引导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的对外交往、信息沟通等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也正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并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存、学习、生活和成才.网络在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新的平台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网络心理障碍、社会交往能力的弱化等问题,引导大学生把握网络交往的"双刃剑",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3,(9)
以社会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新媒介为研究平台,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生的新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和论证了新媒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影响。并就如何发挥新媒介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积极示范作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素养,构建和谐校园与高品质的大学生思想文化生态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业心理品质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信念、冒险性格、创业意志、人际交往能力、失败的承受力等方面。针对这些方面,指出了高校如何建立全面的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洪涛 《时代经贸》2013,(12):126-126
创业心理品质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信念、冒险性格、创业意志、人际交往能力、失败的承受力等方面。针对这些方面,指出了高校如何建立全面的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罗晰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229-230
基于2014年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一个班的寝室人际关系进行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独生子女的共性特点决定了缺乏交往技巧,不易融合;缺乏同情心;女大学生自身性格特点给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原因,并据此提出女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新生入学要加强交流沟通、重视寝室文化建设等三条对策。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今后对社会的适应性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学分制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导致班级文化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出在学分制下从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建设和谐班级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咨询介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通过六次团体活动,对10名大学生进行辅导,并与其他10名大学生进行对照,通过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作为评估工具,研究表明,团体咨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方面的提高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本文运用经济学.人力资本、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