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管理阶段的由来 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20世纪初以前的传统管理阶段,其特点是经验型管理;二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其特点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代表,企业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到20世纪末的现代管理阶段,其特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运筹学、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企业管理范式的转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人们的管理活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范式。工业经济社会的企业管理范式是科学管理;知识经济社会的企业管理范式是知识管理。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管理范式如果不能及时转换,那么这个企业必定日渐衰败,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这里,我们仅结合A企业失败的事例,探讨企业知识管理的问题。知识管理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制科学管理以来的一次根本性的管理范式转变。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知识管理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界早已司空见惯,并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和展望。首先以关键事件为线索将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和产生(1978—1991年)、发育和确立(1992—2001年)以及成长和国际化(2002年—)三个阶段,并从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两个重要方面梳理了发展的脉络;其次,总结了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成就,同时结合企业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着重反思和展望了“战略稳定和战略变革”“西方范式和中国范式”以及“实践导向和理论导向”三个企业实践、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上的双元问题。本文对于了解和理清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研究和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苏亚民 《财会通讯》2007,(12):28-29
管理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80年代初);以重视环境适应性、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和绿色管理会计阶段(80年代初起)。绿色管理会计指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对财务、企业行为、绿色成本信息进行深加工和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建设的循环演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雯  熊孟英  冯芳 《企业研究》2006,(10):38-39
一,引言 从1769年第一家现代企业在英国诞生至今237年间.企业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769—1910年.经验管理阶段.其特点是“人治”.即主要经营者靠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1911—1980年,科学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法制”.即主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1981年以来,发达国家的优秀公司率先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文治”,即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更高的境界。如果说,科学管理阶段是靠科学的制度、严密的外部监督提高工作效率的话,那么,在知识型企业占主导.  相似文献   

6.
制度比“神”更重要 海尔的张瑞敏曾说.中国没有经历过像泰勒科学管理那样一个阶段,基础管理太差。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企业,缺乏科学管理的传统,所以极有必要补上规范的基础管理这一课。况且。中国缺乏一流企业是由于缺乏优秀制度的结果。企业从员工到干部,特别需要的就是对制度的敬畏。  相似文献   

7.
纵观饭店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它大致经历了科学管理模式阶段和近年来兴起的人本管理模式阶段。科学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企业往往采取“命令与统一”、“权威与服从”的管理方式,树立管理者的权威,并且通过严格而详细的工作规范对职工行为进行控制;为了提高员工士气,大用金钱进行刺激,同时对消极怠工者进行严厉惩罚。即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科学管理模式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制度的完善,而忽视了人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进步、竞争的加剧,科学管理模式受…  相似文献   

8.
“管理是什么?”这样一个管理学的基础问题一直与管理科学的发展同在。仅自20世纪以来,管理思想及理论就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也众说纷纭,甚至任何人都可以评说几句,但对之理解和应用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企业标准化是伴随着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一道产生的。是工业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企业管理科学是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出现以后产生的。工业企业的标准化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不是巧合。而是它们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种必然联系的反应。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管理阶段。基本上是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张艳芳 《活力》2012,(7):44-44
一、从实体的人到主体间性 1.西方教育管理思潮的发展。西方教育管理学者霍伊阿.K.Hoy)和米斯克尔(C.C.Miskel)对西方教育管理的历史线索作了如下论述:“在过去的90多年中可分为四个阶段,古典组织思想、人际关系理论、社会科学方法、新出现的反传统的方法。”古典组织思想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H.Fayol)、古利克(L.Gulik)等的“行政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综合管理体系建设与优化过程概述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注点的进步,电力企业管理一般经历了几个阶段,从粗放式的管理、电力行业标准化管理、“三标”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发展到“三标”体系与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系统(NOSA全称为“南非职业健康安全协会”)为一体的企业质量安健环综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管理理论中的对"人"的管理 按照一般的管理学论述,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世纪初形成的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陈启蕴 《山东审计》2002,(12):37-37
“科学管理理论之父”泰罗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二是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对管理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1)确定良好的管理目标,根据目标分工协作;(2)运用科学方法对实现预期目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试验和总结,以制定出相应的控制原则和标准程序;(3)精心挑选和培训工人,使其掌握工作技术;(4)因岗设人,创造使工人完成工作定额的良好环境。这些原则和内容不仅对企业管理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高校管理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笔者拟就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高校审计工作的运用谈一…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企业管理理论按其发展的历史及内容,可分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当代众多新兴管理学派等三个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既同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又同西方企业管理的丰富实践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付磊 《财务与会计》2009,(11):12-14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软件的使用主要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EDP)、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数据处理(MIS)、支持企业经营决策的系统数据处理(DSS)、管理功能集成化(IMS智能管理系统)四个阶段。在MIS阶段和DSS阶段,已将“管理型”财务软件的功能融入了企业MIS和DSS的整体设计中,优秀的管理软件产品有MRP—II、ERP等。包括财务管理信息化在内的管理信息化浪潮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以美国为例,其早在1993年就有2.47Y家企业使用了EDI数据交换系统(电子商务前身),其中最大的100家企业使用EDI的比例达95%。  相似文献   

16.
流程管理(BPM)是流程再造(BPR)的发展和完善。流程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被称为继泰罗“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TQM)之后的“第三次管理革命”.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等进行彻底的重塑.以达到绩效的飞跃(Michael Hammer,James Champy)。但实际情况表明.超过90%引入流程再造的企业都失败了或者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主要原因之一是流程再造对企业所产生的较强的震荡。而流程管理减弱了流程再造给企业带来的震荡,  相似文献   

17.
浅析管理会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欧美会计的发展(一)管理会计的产生管理会计自问世以来,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经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同其他任何新生事物一样,管理会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历程。从客观内容上看,管理会计最初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雏形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正式形成和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一术语。管理会计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广义的管理会计,是指用于概括现代会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一汽)是新中国第一家汽车生产企业,也是第一个学习和推行精益生产的中国企业。精益生产方式被西方管理界称为“瘦型”管理(Lean production),其精髓就是运用价值流的思维.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彻底消除企业各个运转环节的无效劳动和浪费。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精益生产的推进工作.经历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逐步深入推行精益生产的螺旋上升过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企业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企业、企业管理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从早期资本主义企业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验管理时期,二是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的科学管理时期,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本管理时期.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经历了初次创业阶段后.现在正处于二次创业的战略机遇期。但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二次创业阶段面临的是开放的国际环境.面对全球性的贸易规则——WTO规则给自己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譬如。随着市场规则的建立.民营资本的投资“门槛”必然会降低.而另一方面民营科技企业也面临人才、资金、管理等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入世”,在众多的挑战中游刃有余。最为关键的是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政府职能创新(对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