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营销中,企业和市场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关注家庭对消费者的影响,因为不仅大部分家庭消费品常常在家庭成员的影响下购买,很多纯粹的个人消费在消费决策中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这使得家庭消费模式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论家庭消费性生产与家务劳动产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茂松 《消费经济》2002,18(1):62-64
家庭需要是指家庭成员在物质和文化生活中所产生的需求,其实现过程直接产生家庭生产性效用即欲望的满足,以往,人们只是把这个欲望实现过程看成是一种纯消费,其实,消费本身也不是家庭成员生活的最终目的,在消费过程中生产出“满足”家庭生活所要的最终产品才是目的,所以,从“满足”即效用产生这个角度来看,消费的过程也是一种生产的过程,当然,我们在这里讲的消费性生产,并不完全是从“满足”产生的角度来界定的,而是从家庭服务产品的角度来论证的,我们知道,服务业是第三次产业,家庭中直接为生活服务也就是直接为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服务的活动,如做饭、洗衣、带小孩以及家庭文娱活动等,如果请人来做,那么,就构成了社会服务产业,而如果由家庭成员自己来做,以往则认为是家庭纯生活行为,而未被认为是一种生产或产业行为,现在看来,家庭成员所进行的这种家务活动,也是一种消费性的生产活动,因为,它同样要占用时间,要花费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对社会服务业进行替代,具有转换形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于家庭消费你知道多少?不同类型的家庭消费有何不同?父母消费与子女消费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的品牌为家庭营销是否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4.
家庭桶装水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波 《消费经济》2006,22(1):47-49
本文依据家庭桶装水消费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横截面分析,得出当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后,饮水喜好则是桶装水消费的关键因素。另外,除收入以外,家庭人员的教育程度,平均年龄也显著影响桶装水消费。对一些定性指标的频数分析显示,质量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其他依次是品牌,服务,口感,价格,送水距离。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促进文化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的家庭经济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家庭文化消费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城镇和农村家庭、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中表现出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增加有助于提高家庭文娱支出占比,且在缩尾处理和更换关键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中,核心结论仍然成立;但是,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文化消费的挤入效应主要局限于城镇家庭及中低收入家庭,对农村家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家庭的刺激作用不显著。应继续扩大文化事业财政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重点扶持农村文化娱乐消费,同时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6.
解垩 《财贸研究》2012,(4):73-82
利用最新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研究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区分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的基础上,分析房产和金融资产及扣除债务后的净资产在消费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在房产拥有者中,房产的消费弹性在0.07~0.09之间,即房产增加100元,消费将增加7~9元;而金融资产的消费弹性比房产的消费弹性要小得多,当金融资产增加100元时,消费只增加2元左右;老年家庭房产的消费弹性低于年轻家庭;城市家庭的房产消费弹性高于农村家庭;借贷能力对资产的消费弹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康璐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122-1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青少年凭借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创造出庞大的消费空间。中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学生消费群体有其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会对未来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着强有力的自主意识,并且,由于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他们不仅自己拥有可观的零用钱,而且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强有力地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消费决策。通过小规模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试图找出在这个阶段的家庭关于孩子的家庭主要任务和消费重点热点,以期根据分析结果为商家提供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研究家庭老年照料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协同应对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FPS2010、2016和2018年的家庭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加入交互项方法检验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总量,同时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但在高强度照料家庭中,促进作用会受到明显抑制,且不再有助于消费升级。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可靠。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会通过向下的代际转移对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而家庭老年照料导致的“收入惩罚”效应和健康风险提高则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存在显著的收入、城乡和区域差异,对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有着显著影响。巩固家庭老年照料的基础地位、围绕家庭照料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释放家庭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高强度照料、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应是政策的首要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9.
李优洁 《现代商业》2012,(12):17-19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在世界各国越来越普遍,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就开始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本文采用CHNS的数据,建立DID模型来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净影响。本文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可以促进57.52个百分点的家庭消费。  相似文献   

10.
李艳飞  林娜 《商》2014,(35):207-207
文章从热播美剧《摩登家庭》入手,从科技进步影响家庭成员关系、小家庭碰撞大家庭、子女问题等三方面。研究美国当代社会主要面临的家庭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许桂华 《财贸研究》2013,24(2):102-109,145
通过引入家庭债务变量对LC-PIH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动态最小二乘(DOLS)方法、误差修正模型、暂时性—持久性因子分解和脉冲响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收入和财富的持久性变动对消费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收入的持久性变动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财富和家庭债务;不同于传统分析框架的结论,不但财富的持久性变动会影响消费,其暂时性变动也会影响消费,但收入的暂时性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家庭债务和财富的持久性和暂时性变动共同作用下,消费变动更为剧烈。因此,政策当局一方面要稳步提升居民预期收入水平,完善消费信贷的相关政策,以推动消费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还应密切关注家庭负债水平,以防范家庭过度负债而可能引发的债务收缩,导致消费的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2.
追求幸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家庭资产的配置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基础上,分析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对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均可以显著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感,且家庭非金融资产更有助于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非户主的家庭成员会因家庭资产的增加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基于此,推动家庭优化资产配置、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优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不同消费理论研究中,所得出的社会保障对家庭消费影响的结论有所不同,部分研究中认为社会保障能够提升家庭消费水平,还有一些研究认为社会保障会导致边际消费倾向提升。而在城乡家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对消费情况所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应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采用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手段明确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婧洁 《商》2013,(16):298-298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良性与否关系到家庭功能的发挥,所以对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处理是家庭社会工作重要内容。家庭成员的非理性信念是造成家庭成员关系不顺的重要原因,理性情绪疗法能够帮助家庭成员辨识、驳斥非理性信念,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进而帮助所服务家庭更好发挥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家庭的功能、作用在转变,未来可持续的学习模式可能成为人类重要生活方式。即家庭成员组成一个学习集体,父母带头学,带动子女共同学;学导式未来可持续学习家庭的基本特点:家庭中人员自学为主、学中求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自我超越、终身学习;进而形成未来世纪中国式的新型家庭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浪潮带来的社会变迁,使人类家庭发生着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剧变革,传统家庭伦理开始瓦解,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家庭伦理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界定了"穷大方"的概念,并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证实了"穷大方"现象的存在性,同时界定"穷大方"家庭。在此基础上,分析"穷大方"家庭的社交支出决策对其家庭成员生活主观感受的影响。本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得到"穷大方"家庭社交支出决策的净影响,以此分析家庭成员对自身社会地位、生活信心、主观健康状况评价变化。本文发现,样本匹配之后,"穷大方"家庭成员主观社会地位、主观经济地位、生活满意程度、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的评价会下降,且因家庭成员户籍城乡不同下降幅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8.
育儿成本是影响家庭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为了衡量我国家庭的育儿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文章采用边际成本法,利用多源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我国家庭在不同时期育儿的货币成本。实证结果表明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在养育子女时面临的经济负担也会越大。从全样本的估计结果来看,家庭在养育子女时,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加,消费总支出存在规模经济;而在具体的消费项目上既存在规模经济,也存在规模不经济。就家庭在具体消费项目上的育儿成本而言,与无子女家庭相比,食品、居住和教育是有子女家庭在养育子女时额外支出额度位列前三位的消费项目。从1988—2018年分年度的估计结果来看,家庭养育第一个子女的边际成本在波动中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且食品、教育和居住始终是家庭在养育子女时支出额度位列前三位的消费项目,家庭养育子女的边际成本结构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未出现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的数据,基于微观家庭样本数据和计算房屋均价来分析家庭固定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首先考察有房与无房家庭消费受家庭固定资产价值波动的影响,再进一步考察拥有一套房、一套房是农村或者城市、两套房及以上、两套房以上是农村或者城市的家庭消费受家庭固定资产价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拥有一套房在城市的家庭消费受家庭固定资产影响最为显著;拥有越多住房的家庭消费受家庭固定资产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20.
以消费理论和旅游消费理论为依据,以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基础,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城市家庭儿童数量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孩子家庭的旅游消费支出,明显高于没有孩子的家庭,并且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