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举措。在此背景下,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剖析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战略耦合机理,梳理江苏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推动江苏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想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就要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提出的新要求,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之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二者相互促进,其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城乡融合。分析了阻碍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提高协同发展水平,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既满足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又平衡了城乡协调一体发展的目标,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结合中国的现实和历史进程阶段,提出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融合发展的路径建议。本文从理论和现实层面解释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逻辑联系,并且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制度等五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现实路径,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融合中的耦合协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算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为促进城乡融合、识别城乡发展战略的薄弱点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城乡融合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菏泽、聊城等地为城乡发展的“低洼地带”;在样本期间内,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度轻微下降,城乡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乡之间具有较好的融合发展态势;菏泽、聊城等边缘地市存在明显的“低耦合度—低协调度”特征,城乡发展关系需进一步优化。结论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结合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产业兴旺作为首要建设任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城镇化与产业间协调发展,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态势,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新型经济和培育新的业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在小城镇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在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等方面尚有不足。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和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下,深度挖掘和分析推进黑龙江垦区城镇化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黑龙江垦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构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的产城融合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涵盖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方面,根本举措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机制是城乡融合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多方面动力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外部运行机制,农业农村改革是内部运行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是外部运行机制与内部运行机制的联结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战略规划;科学制定政策支持体系,发挥政策体系协同作用;坚持差异化原则,适应乡村不同发展水平;对传统思维进行扬弃,及时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催生更多的创业机会,为农村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去农村创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平台,探究大学生农村创业路径,解决促进乡村振兴的依赖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但激化了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社会矛盾,城镇化逐渐成为"房地产化"的代名词。因此,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其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广州市从化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还存在缺乏充足的劳动人力资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向不明确、农民返乡务农和创业率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具体解决方案,以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开展新时代城乡生态融合共生研究,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观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域。从语义学和政策背景分析,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是逻辑递进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城乡融合共生的两个车轮。传统城乡分析视域具有一定局限性,以绿色发展观来对照,我国城乡生态融合共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以生态作为城乡融合共生点,推动城乡自然空间的多维度融合,构建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生态经济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城乡融合共生环境,构建城乡融合共生体制机制,发展城乡科技生产力,提升城乡融合共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像少数民族牧区这样的特殊区域,发展程度仍然较低。文章以科学推进乡村振兴与牧区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内容,总结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探索新型城镇化在牧区的道路探索,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广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对于加快城乡融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以广西为研究案例,通过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误差修正模型、VAR模型等分析方法,量化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均衡变动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动态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耦合阶段依旧处于低水平的磨合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显著正相关,两大战略经过多年磨合形成了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Granger的因;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显著,而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不理想。鉴于此,协调城乡发展关系,必须遵循制度作用规律,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农业近现代发展历程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将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推进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要在深刻认识农业机械化根本性的基础上,统筹把握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性、社会性和时代性,坚持农机与农艺、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技术应用组织形式与工业技术应用条件相协同;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以农业机械化发展带动农业技术升级及内部结构调整,促进乡村社会结构优化;农业机械化发展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需要,突出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其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乡村发展困境、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受城市偏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未得到有效构建,乡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滞后。由偏向到融合符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关系政策演进的必然逻辑。基于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破解乡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着眼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足,为农村发展催生更多的创业机会,带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困境,提出大学生回乡创业路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衰退现象并不是必然会出现的规律,关键是找准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和乡村振兴的时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高度契合了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关系演变规律,又是党中央着眼于四化同步、着眼于全面实现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全国一般性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道路选择。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应是:以深度贫困和衰退重点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以村庄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突破口,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以激活要素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加快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深化社会分工;城镇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平台,扩展了农村劳动力的选择集,促进人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变迁,加快农民群体分化。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民群体分化促进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的农民群体分化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一个协调互动的演化过程,在这一协调演化的动态均衡过程中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征程时代背景下探究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模式及其特点对协调我国城乡关系、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沿革及其认知,分析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为典型代表的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及其经验,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国外城乡融合思想源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城乡发展的构想,而我国城乡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下经历了由分割到融合的转变,正在步入深度融合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表现为城乡互促发展、乡村主导发展、城乡等值发展、以城促乡发展、新村建设发展等典型模式;通过政策比较分析得出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以完善法律制度与资金保障、农业发展与农民利益优先以推进农村综合全面发展、突出效率与公平机制以构建城乡和谐发展环境等经验启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于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以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组织保障、强化县域主阵地作用以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支撑、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以确保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畅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加快,形成以城市为依托、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因此,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提升农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农业知识、农村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展开探讨,旨在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更加自然有序流动,激发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打造能够持续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服务模式,而中小银行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