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翔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100-101,106
基于1983—2009年我国接受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金额与我国的财政税收收入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税收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税收收入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内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且在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财政税收变化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根据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及其相关理论,利用1979-2005年的年度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长期来看将带动我国就业增加0.13%.文章还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及其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和短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因果关系,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完全相反,但净效应为正,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改善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4.
王光伟  陈伟 《经济师》2005,(12):70-71,73
针对当前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争论,文章首先对技术这个概念加以辨析,进而对技术溢出机制——即技术为何能溢出、如何溢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考察我国各地区整个9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DI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轩  徐骏 《时代经贸》2007,5(11Z):101-102,104
本文根据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及其相关理论,利用1985—2005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劳动力就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实践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济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外国资本通过投资我国现代制造业产生了效益,提高了资本密集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也是我国工业化的催化剂。本文通过建立用外商直接投资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增长模型,定量测算了我国FDI的技术进步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成品出口和总出口的平稳性检验,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制成品出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总出口之间分别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接着建立起了两个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导致制成品出口,制成品出口的增加不是引起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的原因:对外直接投资不是我国出口增加的原园,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成品出口的计量模型进一步度量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FDI与国内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各自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但对两者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的增长效应、资本积累效应以及技术进步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国内投资贡献较大,并且二者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亦不相同.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优化我国投资结构和加入WTO后的引资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19180-2009年期间我国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出口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统计数据,利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和Johansen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就FD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长短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建立模型并得出结论.研究发现:FDI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做出了正向积极的贡献,其长期效应明显优于短期,且长期效应对短期波动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商长期投资,并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强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和行业政策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敏颖 《经济师》2002,(5):86-87
文章通过回归模型 ,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总额之间、外商直接投资与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及出口额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与外商直接投资呈很强的正向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大于对出口的贡献 ,认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太多地依赖于外商直接投资。文章最后对今后的引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撤资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立面,外商撤资将对我国的就业、技术进步、外贸等方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因此,探讨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原因、影响和对策,对于我国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莉  郭继鸣 《现代财经》2004,24(3):28-31
本文从内生技术进步层面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理论入手,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将外商投资存量作为产生外溢效果的知识栽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终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然后以江苏省为例选取1985年~2006年的年度数据,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就业增加0.046个百分点;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总体上就业的扩大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后分析两种效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FDI(外商直接投资)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对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FDI对中国技术进步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外国外R&D溢出借由国际贸易这一平台却对中国的技术进步的促进起着显著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是建立在我国能有利吸收国外技术溢出,并且要有机结合我国国内的研发水平。本文将就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丽 《经济问题》2001,(12):52-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GDP、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改善和优化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问题。文章选取四川省1998—2013年的数据,研究了FDI对其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外商的直接投资与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呈现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短期效果不明显、长期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的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是不同的。从1991—1994年的4年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是不明显的。从1996—2003年的8年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但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技术外溢是有限的,因而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效应是不明显的。外商投资参与度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越来越大,外商直接投资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2000年-2011年中国造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FDI与我国造纸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我国造纸产业的技术进步有正向促进作用;并认为FDI对我国造纸产业的技术溢出在短期内存在时滞,更多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技术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就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翊龙  刘欣 《当代经济》2010,(2):155-157
VEC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国内投资对我国就业增长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相反。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就业增长,而国内投资抑制就业增长;从长期来看,国内投资促进就业增长,而外商直接投资抑制就业增长。因此,我国目前应采取积极的投资政策,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来解决短期性的失业问题,同时加大国内投资来解决长期性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