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住房金融的意义 房地产业和汽车、钢铁工业并称为西方国家的三大支柱产业.将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现实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持续增长,有效需求却不足,商品房大量闲置(其中70%为商品住宅).  相似文献   

2.
王洋  胡国晶 《民营科技》2009,(3):27-27,151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十余年来,发展迅速,为改善城镇职工住房条件,促进房地产业经济发展,深化住房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住房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住房公积金也凸现了许多新问题。住房公积金制度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发挥好其住房保障的基本功能,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主体部分,为改善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推动住房建设和住宅产业经济增长服好务。  相似文献   

3.
加速构建城市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城市房地产业(住宅产业),住房金融业已经取得重大进步。截止2002年底,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8258亿元,比上年增加2671亿元,增长势头强劲。住房金融已经为发展房地产业,改善居住环境等做出了相当的贡献,而且两者的关联程度将会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4.
努力促进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已比较高。相比之下,住房保障推进力度不足。为此,去年国务院出台了“24号文”,加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要求下,6月前后各地出台了《2008-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将房地产业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房地产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在于启动居民的住房消费,而居民的收入与房价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居民住房需求旺盛而有效需求不足,这又依赖于金融的大力支持,显而易见,如何将巨大的潜在住房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是我国住房金融所面临最直接的课题,当前我国已推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正蓬勃发展,但我们应该看到,该项业务需要有巨额的资金作为后盾,因此,为了保证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这就需要培育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开辟长期住房融资的渠道,实现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居住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通过10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我国以市场化为特征的住房新体制基本建立。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7.
刘春兰 《企业经济》2004,(12):161-162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现有条件下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实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住宅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我国住房政策指明了基本方向。1980年6月,国务院开始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揭开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房地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纪念邓小平讲话发表30周年,本刊特开辟专栏刊登有关纪念文章,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我国政府对以住宅为主体(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70%左右)的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一年。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年来,我国住宅事业陆续产生了几个突出问题,主要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有些城市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和投资增长过快等五大突出问题(以下简称“五大突出问题”)。前3个问题纯属于住房问题,后2个则属于包括住房在内的房地产业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五大突出问题",直到现在我们才逐步弄清楚,主要原因是没有紧紧地抓住解决住房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房地产业对其他相关行业具有带动作用。在住房消费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时,发展房地产金融是扩大市场有效需求、启动消费的关键。因为在房地产开发、消费过程中离不开金融融资与信贷业务的支持。一、住房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住房金融体制是以政策性住房金融为主,包括商业性住房金融在内,融资中介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房地产融资渠道狭窄,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不断调整和解决。1.住房金融规模太小,贷款结构严重失衡。国外住房消费者信贷占信贷总量的20%左右,占全部消…  相似文献   

11.
蒙毅 《上海房地》2006,(11):8-9
居住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通过10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我国以市场化为特征的住房新体制基本建立,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但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家庭住房问题,政府必须采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端 《上海房地》2007,(12):21-24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同时齐头并进的房地产业发展.已经历时二十八个年头。 我国房改的时代背景是:计划经济下长期实行住房实物分配.公房租金低.租不养房,加以政府和企业财力不足.无法大量建房.造成恶性循环.居住条件难以改善。加快住宅建设成为一时之焦点。1980年1月.  相似文献   

13.
黎显扬 《上海房地》2010,(10):38-39
住房金融是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我国的住房金融发展借鉴了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模式;借鉴了德国的合同储蓄模式,成立了部分住宅储蓄银行;借鉴了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模式.通过立法推动个人购房抵押贷款业务。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还不完善.例如,以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尚处于起始阶段;现代住房金融融资体系没有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14.
邓华 《中国房地产》2014,(10):25-32
房地产业是我国最重要的民生行业之一,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住房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住房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在梳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政策基础上,将1998年至2013年的住房供应体系划分为经济适用住房为主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保障性住房为辅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并重阶段,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基本形成阶段,并对2004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是我国最重要的民生行业之一,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住房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住房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在梳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政策基础上,将1998年至2013年的住房供应体系划分为经济适用住房为主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保障性住房为辅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并重阶段,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基本形成阶段,并对2004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部分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在整个改革过程当中,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加之房地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致使房价格过高,抑制了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功能,在制约了住房制度的改革的同时,也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市场健发展的关系、住房保障制度和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的讨论,希望能够对如何促进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与房地产市场二者健康和谐发展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两会召开,房地产业关乎民生之重,自然备受各方关注。去年两会对“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增加普通住房供应量”、“加快建立廉租房制”、“调整房补标准”等热点话题的探讨,对房地产行业全年的走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不断深化城镇住房改革,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居民居住水平、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还不完善,随着各地房价的不断上涨,众多的中低收入家庭无法承受高昂的房价,只能望房兴叹,造成我国住房保障公平性的缺失。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与之相适应.住房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正成为影响全国和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住房保障问题解决好了,上海楼市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否则民众对高房价和行业暴利的声讨还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已比较高。相对而言,住房保障推进力度不足。为此,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24号文”,加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下,2008年6月前后各地出台了《2008~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其中都明确了住房保障产品的建设规模;2008年11月,在中央“四万亿投资计划”的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9000亿安居工程投资计划”。显而易见,今后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将并存市场化和保障化两条轨道,二者如何协调发展,亟须有一部国家大法来规范。在此,谈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