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工深化促使产业集群成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惠宁 《经济学家》2006,(1):108-114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源泉的报酬递增思想对产业集群成长具有解释力。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增加报酬递增,就越来越多地集聚在一个地区,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产业集群以其企业规模、降低成本、协作创新的功能,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雄浪 《财经研究》2006,32(4):68-79
文章运用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考察了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杨小凯的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劳动分工模型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以便对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支持了文章的观点。因此,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当前,政府更为紧迫的是要注重产业集群软环境的建设,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集群中企业的纵向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鳌 《经济经纬》2007,4(2):98-101,113
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本质上是集群内企业不断纵向分解的过程.其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产业的本地化.产业的本地化对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都将产生影响.笔者还发展了一个几何模型,并用其说明集群内企业的均衡纵向规模的决定和变化.  相似文献   

4.
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本质上是集群内企业不断纵向分解的过程。其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产业的本地化。本文分析了产业的本地化对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发展了一个几何模型,并用其锐明集群内企业的均衡纵向规模的决定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与产业集群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一、产业集群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相关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区域而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组织。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产业集群的发展,大量企业的“云集”,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行业内的信息流动、技术外溢和领域内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大降低外部交易费用和成本,获得比较成本优势,有力地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内生性的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内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网络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络和专业化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规律。模型的结论认为,国家(产业)间的制度效率与竞争强度之间存在着循环效应,而这种循环效应能够决定产业集群的布局和配置,决定各国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并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状态。尤其是,一国技术(经济)系统的制度效率的进步将会增加市场交易的需求,进而扩展产业分工的网络规模;而这又将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产业网络的范围,提升该国在产业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重复博弈理论分析区域产业集群内多企业间合作性交易过程发现,当集群内形成第三方激励组织对企业间不合作行为惩罚大到永誓不会交易,甚至会被赶出集群时,就能激励集群内企业间合作从两企业向多企业合作发展。分析温州产业集群内商会组织发现,该组织能有效地监督集群内交易企业潜在的不诚实行为,为交易方提供一个合作激励机制,激励集群内多企业间的交易从欺骗均衡转到合作均衡,提升了集群的绩效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汽车企业的集群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汽车企业集群化发展现状世界汽车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都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如美国汽车工业是通过产业集群而领先于世界汽车工业的,日本汽车工业是利用基于精益生产的产业集群而迈入世界汽车工业前列的。对于汽车这一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的产业,产业集群是提升其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集群内的企业可享受集群带来的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较低的交易费用,生产专业化和知识外溢等好处。目前,我国汽车企业集群化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吉林、湖北、上海、重庆和京津地区等五大区域已形成了产业集群现象,在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浙江各地的产业集群遍地开花,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支柱。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也受到不少国内学者的关注。孙洛平等(2004)指出产业集群具有提高分工水平并节约交易费用带来的集群竞争优势。朱海就、陆立军等(2004)从产业集群网络的视角比较了浙江与意大利集群的竞争力,他们指出集体学习的效率以及网络内信任等是影响企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魏守华(2002)等在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解时,多次提到了产业集群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企业理论主要流派的整合:基于复杂系统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企业理论流派之间在研究范式上的差异,在简单性世界观和复杂性世界观下划分企业理论流派.从简单性世界观来看,企业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长期契约性质;从复杂性世界观来看,企业具有经济新质突显的复杂系统特征.交易费用企业理论和其余流派的企业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这两种性质的分析或描述.分析不同企业理论流派的世界观特征,可以打通"企业理论丛林"之间的边界,使得诸多企业理论流派在范式上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分工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 ,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服务业的产生可以称为第四次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形成的机制是市场 ,在当前条件下 ,政府也参与社会分工的调节。企业内部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产生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企业内部分工是资本所有者的一种生产安排。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存在替代关系 ,二者的替代取决于这两种分工的生产效率。企业网络分工是介于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之间的一种分工 ,适合于具有密切联系和相互依赖的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将不断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While the role of clusters in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locational choic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the underlying factors affecting such a choice have seldom been analyzed,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hypothesize that industrial clusters tend to be formed in suburban areas, where the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enterprises producing diverse products is intense. They obtained supportive evidence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es of changes in employment and value‐added ratio using township‐level census data of selected industries in Taiwan from 1976 to 1996.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氛围对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双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皎平  刘馨阳  王世明 《技术经济》2011,30(12):6-13,69
从内部竞争、知识溢出、嵌入性和专业分工这4个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出发,构建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双向影响模型。据此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专业分工要素外,其余3个要素对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均存在倒U型规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再次印证了产业集群氛围对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杜丹清 《经济问题》2008,342(2):43-45
制造企业商业化发展并不能改变专业化分工的效率优势,随着模块化时代的到来,生产、流通领域专业化分工的意义不仅在于分工本身能产生优势效率与规模效率,更多地体现在分工以后形成和谐的生产流通关系,并由此产生分工协调效率.剖析了目前我国生产制造企业与专业化流通渠道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依靠产业链整合,培育建设和谐生产流通关系,促成我国流通产业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全球生产网络为知识溢出提供了新渠道。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不同产业集团所处地位具有非对称性,而这种非对称性或者产业领导力是否对知识溢出产生影响缺乏理论分析和验证。鉴于此,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造核心产业领导力衡量指标,探讨核心产业领导力对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业领导力对知识溢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现为具有领导力的核心产业通过价值链参与形式,将创新研发成果输送至非核心产业区;(2)地理距离加权的核心产业领导力对非核心产业区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地理距离通过制度距离弱化核心产业领导力对非核心产业区的知识溢出效应;(3)基于产业非对称条件下的知识溢出效应,不同属性产业以及不同区域间均表现出显著异质性。研究不仅从产业领导力角度对全球生产网络分工条件下的知识溢出研究提出了新认识,而且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的关键阶段如何通过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推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包容性发展,作出更多中国贡献提供了重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毅  陈雪梅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3):58-61,110
新兴古典经济学文献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通过实证案例,我们认为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然而,分工的深化又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于是,我们探讨了集群特有的社会资本对于提高交易效率、从而推动分工演进、促进集群发展这一作用的过程.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创造鼓励诚信、鼓励合作的制度环境,便于社会资本的积累,以促进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业集群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日渐形成的前提下,随着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网络锁定、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及技术锁定等,提出我国只有实现产业集群升级才能摆脱锁定状态,进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即构建优质的社会网络、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及公共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从制定、修改、颁布到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雇成本是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以企业态度调查为依据,探讨了《劳动合同法》对我国企业解雇成本及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合同法》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劳动合同法》增加企业解雇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企业调整手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了提升整个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的竞争力,集群企业之间应开展广泛、密切的合作,加快知识共享进程,提高知识共享效率。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障碍,探讨了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程度的选择,并提出了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