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晓蕾 《价值工程》2004,23(7):78-80
介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及其定义,如何减小这一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在自动化、无纸化、资料化的电子商务和高度信息化的网络财务系统下,传统审计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本文就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从审计数据、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方式、被审单位、评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审计会显著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同时也使审计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化。本文将审计线索和审计证据的风险以及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风险确立为计算机审计的关键风险,对其成因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就降低相关风险的对策提出几点认识,以期为解决计算机审计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给审计风险的定义是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后表达错误意见的可能性。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风险在加大,进一步说是非审计人员认为审计人员表达错误意见的可能性在加大。例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存在着严重的错报,审计人员却认为是真实公允的,从而表达了肯定性意见。那么,审计风险是不是可以完全消除或者一点审计风险都不存在呢?无论从理论还是审计实践,回答都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审计机关担负着金融审计的重要职责,审计责任越来越大,审计风险也日益加大。对金融审计风险进行研究,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者不容回避、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金融审计风险是多方面的,防范对策也是多方面的,仅就我们在实践中碰到的较直接、较常见的几个方面提出粗浅的看法。一、金融审计风险的含义这里所指的金融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对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存在的严重不实以及其他违纪违规问题,未能如实揭露…  相似文献   

6.
IT环境下CPA的审计风险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CPA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CPA面对的是纸介信息,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所组成。在IT环境下。CPA面对的不仅有纸介信息,更多的是磁介和网络信息,因此,IT环境下CPA不仅要面临一般环境下的审计风险,还要面临由于磁介质和网络带来的审计风险。在IT环境下,CPA在审计各环节的审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浅析计算机审计下审计风险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风险加大,无论是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为审计对象,还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都要想方设法将计算机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  相似文献   

8.
论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及改进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防范审计风险,如何定量分析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入手,引进数理统计学中的状态空间模型法对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SAS47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对我国审计职业界有所裨益。一、审计风险的概念何谓审计风险?国内外审计职业界有不同的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第一章第三…  相似文献   

9.
一、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计算机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未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数据处理的合法性与正确性、最终报表的真实性与公允性进行审计,从而对被审计单位含有重要错报或漏报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国际审计与保证准则委员会为提高审计质量,于2003年10月发布了新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作出重大改动。  相似文献   

10.
风险导向审计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复杂化,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本文拟从审计准则和实务两个方面介绍风险导向审计的新发展,并深入分析新的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蕾 《物流科技》2014,(9):106-107
在市场环境中,物流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寻求内涵式增长。而内涵式增长需要一个高效的内部审计运作体系作为支撑。文章以物流企业为例,从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出发,对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和如何化解内部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国家审计风险控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发布的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昭示我国民间审计将全面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本文通过比较国家审计风险和民间审计风险的异同,以期发现民间审计实行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对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审计风险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审计风险模型是指导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理论分析出发点。国家审计风险与社会审计风险存在实质性差异。国家审计风险具有风险评估外在压力不足、经济业务活动微观查处责任等特征。从舞弊动因出发,国家审计风险由错误风险、舞弊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应用国家审计风险模型,审计人员应在分析建设项目参与各方舞弊可能性的基础上,从审计成本、审计效率的综合角度考虑确定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张理 《价值工程》2012,31(6):110
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被审计单位及其业务的日趋复杂以及人们对审计工作期望值的急剧高升,审计工作难度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界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世界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件频繁发生。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对我国民间审计的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审计环境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2008年制造业的60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审计师所承担的审计风险的角度出发,鉴于上市公司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封审计收费的影响作出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存在非对称诉讼风险,由于中国特有的监管制度,审计收费与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正相关,与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正相关。同时发现,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看似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上市公司,其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着。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ancy reforming and internationalizing, our country refers to the accounting standard in the U.S.A to a large degree. However, the audit failure always happens in American accounting firms. This paper analyzes more than 10 cases of audit failure among American accounting firms, obtaining the main reason of failure that is the defect of accounting system, helping our country how to guard against audit failure and avoid audit risk and improve audit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宗律  吴丽君 《价值工程》2012,31(20):119-120
本文从客户特征出发提出三个假设研究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发现公司规模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代表风险因素和盈余管理动机的变量对审计收费影响不显著,说明审计师对审计风险因素重视不足。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及经济业务的复杂化程度的提高,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幻使得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因而怎样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更好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效益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本文拟就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特点及其控制做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苗会永  吕娟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41-141,14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项目风险是一定存在的。审计项目风险既是制定审计实施计划的基础,又是检验审计工作的核心指标。文章从接受审计项目委托阶段、审计项目计划阶段、审计项目实施阶段、审计项目收尾阶段四个方面来具体探讨审计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雾霾污染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雾霾污染会导致审计费用增加和审计质量下降。这一结论在替换雾霾污染指标、改变雾霾污染衡量方式、替换雾霾污染数据、替换审计质量指标、替换控制变量、采用极端天气比例、考虑雾霾污染的预期效应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雾霾污染会通过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和企业问题曝光风险来提高审计费用;雾霾污染会通过减少审计师的审计时间来降低审计质量;审计费用溢价增强了雾霾污染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雾霾污染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和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仅在非重污染企业样本中和非重污染地区样本中显著成立。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雾霾污染影响审计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主管部门在雾霾污染环境中加强审计市场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