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如果说,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场涉及国企体制深层次矛盾的改革,那么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以后的和谐共处,则是这场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正>辅业改制后,主辅彼此独立,互不隶属,如何促进主辅分离后的和谐共处,是改制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说,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场涉及国企体制深层次矛盾的改革,那么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以后的和谐共处,则是这场改革的延续和深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以后,从法律层面看,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市场主体、平等的法人,从行政层面看,两者互不隶属,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何促进主辅分离后的共谐共处,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辅业单位产权关系和职工劳动合同关系与主体企业实行分离的一个过程,进而实现辅业独立自主发展、主业良性发展。由于历史沿革、人员观念及行业的业务特征,电力行业的主辅分离改革进行得相对较为缓慢,其中的困难确实很多。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华北院)从2003年开始组织策划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2006年底进入操作阶段,到2008年5月成功完成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推进和实施阶段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和扩大,但影响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困难还很多,笔者本人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实践中,结合对本行业该项工作的调查研究,对阻碍、制约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因素和难点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5.
一年多来,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始终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作为推进宝钢一体化运作、实现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为此,集团公司成立了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首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的专业人员成立工作小组,建立相  相似文献   

6.
整体改制与主辅分离相结合的改制模式适用于辅业人员和辅业资产较多的国有大型企业,这种改制模式吸收了整体改制模式和主辅分离改制模式的优点,即首先进行企业的整体改制,企业的全体职工置换身份,并从企业的国有净资产中扣除经济补偿金等改制成本;然后,通过对主业人员和辅业人员经济补偿金不同方式的支付,实现企业的主业、辅业资产和人员的分离,形成主业公司和辅业公司两个新的实体。主业、辅业公司之间只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不存在产权关系。在主业和辅业分离的时候,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对辅业公司的扶持。这种改制模式,一方面对企业彻底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陈文森 《化工管理》2012,(11):94-97
<正>本文所谈改制企业是指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精神,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即"三类资产"),改制创办的法人经济实体。有限责任公司是改制企业最主要最普遍的法人治理形式,故本文仅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优化进行探讨。在国企"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改革大潮中,很多处于辅业板块的中小国有企业纷纷从主业分离而出,改制职工将置换国有身份的  相似文献   

8.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电力改革的一大难题,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华北院)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这项改革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该公司总经理张珩生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他认为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这项改革,必须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雕细刻。 为此,在本期刊登华北院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安改玲和高级工程师鲍付民撰写的文章《积极稳步推进主辅分离改革》的同时,本刊编辑部特约请上海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撰写了点评文章《电力主辅分离中的三对平衡》,现将这两篇文章同时发表,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在日前召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分流促进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提出,就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改革情况看,前一阶段的主辅业分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分离之后的单位多数还是纯国有企业,在制度创新、机制转移和科学管理等方面还难以完全适应市场要求。他要求,国有企业在主辅分离改革中要实行辅业改制,分离出来的辅业要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经济实体,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据介绍,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相似文献   

10.
曾跃林 《中国石化》2005,(12):37-39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近年来推出一系列企业改革改制的新举措,尤其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推出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政策,所涉及的人员众多,资产量大,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出台的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即《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是目前国有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的政策依据。有专家认为,859号文件所设定的政策突破了许多“禁区”,是一个了不起的文件。主辅分离对国有企业而言,既是一次利用国家政策解决历史难点问题的好机会,也是一次触及各方面利益的改革攻坚战,其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和政策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搞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最重要的是学习好、宣传好、把握好和运用好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12.
石油未上市企业继重组改制后新一轮的改革--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即将到来,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做强、做大、做优核心竞争力,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集中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是中央为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精干主业,彻底转换经营机制,保障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平等地与其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重大改革举措。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尤其是国有军工企业地域差异较大,情况千差万别,经营管理的计划经济痕迹明显。因此,它们在改革实践中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特殊管理方式较多。目前,国家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宏观政策对解决军工企业一些具体问题还缺乏指导。现就本单位的情况,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两年,在中核集团公司和金原铀业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直面挑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破冰前行,通过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整合了各方优势资源,在新机制下开创了主辅并进、比翼齐飞的新局面。注重调研,协调推进2004年5月,以徐力院长为一把手的核四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要抓住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这一契机,尽快解决主业不精、辅业不强、人员臃肿的问题,使核四院驶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众多敏感问题,必将触动职工的既得…  相似文献   

15.
原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以下简称859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下发后,国有大中型企业认真组织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05年底,全国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47.5万人,其中改制企业安置富余人员104.4万人。国资委监管企业中共有78家上报了主辅分离方案,其中71家企业的方案已经批复。已批复的方案共涉及改制单位4190个,其中改制为非国有法人控股企业3917户,占改制单位总数的93.5%;已批复…  相似文献   

16.
要搞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最重要的是学习好、宣传好、把握好和运用好国家政策,因为政策是贯串于此次改革的生命线,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就此,笔者  相似文献   

17.
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必须抓住主辅分离的政策机遇,既要在盘活资产的同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还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辅业资产进场交易,引入战略投资者,变“关门改制”为“开门改制”;把改制与重组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并解决好辅业企业改制后的发展问题,促进主体企业和辅业改制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抓住机遇,实施结构调整,军民分立、主辅分离、生产生活区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是四○四厂实现建设新型高科技基地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在新的形势下盘活资产、精干主业、做强主业、搞活辅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改制基本情况2003年以来,四○四厂在中核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调整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4年兰辐中心完成改制,于12月成立了兰州天辰辐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石辐中心完成改制,于6月成立了河北中核石辐科技有限公司;山海关工业公司…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们强调加快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基于对国有企业改革整体形势的判断.国有企业改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改革重点已经从国有中小型企业大规模的改制退出,转到国有大中型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中核集团公司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改制的单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转变了观念,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宣传改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改制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推进改制工作全面展开,确保全面完成分离改制工作,中核集团公司政研体改部与本刊联合开辟“关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专题,从政策解读、集团公司改制工作进展情况、改制工作中的经验、改制完成单位新的精神风貌等几个方面作全面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