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理论,阐明了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从而揭示了“农业是基础”的生态环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与统一运动的生态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农业的经济基础作用与经济贡献和农业的生态基础作用与生态贡献,是“农业是基础”的生态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而完整性、全瓦性、协调性则是这个规律发生作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传统农业基础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石油农业”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它引导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但是,“石油农业”的发展,给农业及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水平上,生态农业取代“石油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为国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业作为西部地区活动最早的初级经济门类,是对西部生态安全影响和依赖性最大的第一产业,又是西部国民经济的基础。西部4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有赖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关联效应”。就西部国情而言,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以及生态安全等问题主要在农村,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是解决西部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构建的根本。无论是从保障民族人口消费品供给这一生活现实看,还是从农业生产的剩余是社会其他分工的起点这一经济学原理看,从农业开始树立生态安全意识,就探寻到了21世纪关于西部人口脱离贫困、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5.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投资与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统一杨竞寸,杨建生(大丰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管理局)(一)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逐步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实践告诉我们,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正在不断...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一般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合称。“绿色农业”也被称为“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或“生物农业”等等,从本质上说,绿色农业是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它是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浅谈休闲农业游客行为与环境容量的冲突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休闲农业是高层次、高品位的绿色产业,是按照居民的多种需求构建和培育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农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而这些资源在给休闲农业旅游者带来游憩乐趣的同时,又会受到游客的破坏。面对这一矛盾,本文分析了休闲农业游客行为特征、环境容量特点及游客密度对休闲农业环境容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休闲农业游客行为与环境容量冲突的解决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华胤  王燕 《现代经济探讨》2023,(5):119-126+132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而推进秸秆生态化处理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农民生态责任意识淡薄,甚至成为农业“排碳者”。多元主体合作是“双碳”治理的最优选择。以往研究多关注乡村生态合作治理的制度设计和对策优化,基于“双碳”视角可以发现“秸秆悖论”的治理密码。碳责任是一套结构复杂的责任体系,是生产者和治理者的共同责任。碳责任归因、多元主体协商、责任份额调适、多维责任交互是达成合作的内在机制。在责任范围交互、责任量度匹配、激励性三个维度作用下,以责任内容为驱动力,可以生成层级“共责立方体”的模型。基于责任视角下的合作治理逻辑为基层政府组织农民有效参与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其地租理论时,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过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土地私有制和资本逐利驱动下造成的农业凋敝、生态退化、地力枯竭与浪费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对“不合理的农业”批判中,马克思建构了关于“合理的农业”的系统性、原则性构想,特别是他关于合理利用地力、农业扩大再生产、发挥科技中介作用、农业生态安全等思想具有深刻批判性、强大的系统性和全面的超越性等理论特质。党的十九大为乡村振兴擘画了美好蓝图,脱贫攻坚的胜利将乡村振兴推向了全面实施,“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展新卷、结硕果的关键期,马克思在《资本论》所论及的“合理的农业”思想,对于我国目前在实践层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而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桂芹 《商周刊》2013,(3):44-46
在政策扶持、农业技术不断革新、食品安全被热切关注的背景下,环保、生态的新农业成为创业投资界新宠,农业被称为是最后的商业处女地。越来越多的“知本家”、“智本家”和“资本家”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民以食为天的农业,以知识、智慧和资金反哺农业,开启了他们的新农夫旅程。  相似文献   

11.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生态经济系统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确立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了商品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及其适应性,探讨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战略布局,分析了纸坊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建设过程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生态经济时代,而生态城市是在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想的城市规划模式。与传统城市相比较,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持续性与区域性特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经济系统和生态社会系统,其中生态环境系统是基础,生态经济系统是核心,生态社会系统是保障。建立生态城市必须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13.
耕地生态经济预警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在分析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波动性、结构的复杂性、“体质”的脆弱性、调控的滞后性四个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开展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监测可以使得耕地管理由静态、被动状态走向动态,实现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调控的超前性,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在此基础上,阐述耕地生态经济预警系统所包含的警义、警源、警兆、警度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并提出构建我国耕地生态经济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21世纪,生态经济学这门后起学科备受青睐。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它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建设生态经济,二者在产生背景、内涵、理论基础和生产实践上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以简单生态经济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简单生态经济系统数学模型。以动态模拟为研究手段,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人类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密切相关;社会发展的目标直接影响着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开发方式;使人类发展与多物种共存相统一,综合评估生态功能,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能值分析方法,对1999~2009年辽宁省的能流、物流、货币流、废物流等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各子系统在生态系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各种生态流,得出一系列以能值为基础的综合指标,定量分析辽宁省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生态经济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辽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池州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使其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成为可能.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富丽新农村”和“新农业运动”是台湾当局整体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台湾的农业政策经历过两次根本性调整:一是由实施挤压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二是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精致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两次根本性转变奠定了台湾农业发展的整体战略思路。富丽新农村和新农业运动是继精致农业后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的支农富农举措。本文将通过对富丽新农村和新农业运动实施背景、基本做法的分析,探讨对祖国大陆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启迪。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外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生态经济外差因素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重在生态经济运作中的产权界定及外差因素内在化,由此融会贯通其理论难点和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20.
滇东北竹类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综合分析滇东北竹类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存在着低价值竹林比例高、经营管理粗放、资源破坏严重、科技落后、综合开发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并研究提出了昭通地区竹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