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这两个环节入手,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这些特殊国情使得我国的货币供给量更加难以控制.而且在当今金融创新、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界限更加不易确定,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也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通过对上述复杂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我国央行对货币供给不可控性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这两个环节入手,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转轨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这些特殊国情使得我国的货币供给量更加难以控制.而且在当今金融创新、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界限更加不易确定,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也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通过对上述复杂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我国央行对货币供给不可控性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引入存款人和商业银行的选择行为构建一个完整性的货币供给理论模型,作为货币供给分析的基础,并结合中国目前的金融现实和政策环境,试图对中国当前放松银根与通货紧缩并存,或央行放松银根反通货紧缩效力不明显的现象作一个尝试性的解释,提出虽然在较长的时间内,央行对非借入基础货币的控制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但在短期,存款人,商业银行,借款人以及金融体系外的一些因素对货币乘数的决定性的影响,有可能成为决定货币供给过程及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引入存款人和商业银行的选择行为构建一个完整性的货币供给理论模型,作为货币供给分析的基础,并结合中国目前的金融现实和政策环境,试图对中国当前放松银根与通货紧缩并存,或央行放松银根反通货紧缩效力不明显的现象作一个尝试性的解释。提出虽然在较长的时间内,央行对非借入基础货币的控制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但在短期,存款人、商业银行、供款人以及金融体系外的一些因素对货币乘数的决定性的影响,有可能成为决定货币供给过程及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来源,指出我国目前的结汇制度导致央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特别是基础货币的供给,提出了改进汇率形成机制、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在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以舒缓严峻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程度。货币供给有基本货币投放和货币乘数放大两个阶段,本文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对我国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探讨,利用1997年9月到2007年8月的广义货币M2、外汇储备、央行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月末余额数据,使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G 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说明:就基础货币投放而言,我国货币政策有很强的外生性,与事实相符,并从侧面支持了中央的紧缩性政策越来越向控制信贷、投资等货币乘数因素倾斜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文章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取决于两个效应的叠加。本文结合我国2003年至2011年3月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G-R模型"检验开放经济下我国央行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一单位外汇占款占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的增长能够使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29个单位;货币乘数增长率增加一单位会引起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1.07个单位;利率增长率增加一单位要求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02个单位;而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增长一个单位则将引起我国基础货币增长率增长0.8个单位;但汇率和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基础货币不构成影响。由于我国央行对外汇占款、货币乘数以及美国物价都不具有控制能力,因此,检验结果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就是对基础货币的调控。近年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基础货币的操作使用的越来越频繁。文章试图通过考察央行票据这一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对基础货币的影响程度,研究其对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央行票据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十分明显,但在长期这一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例指标反应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货币化程度和金融深化程度,研究发现1990-2007年间我国M2/GDP的比率持续走高,这与我国市场化程度和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水平不符.本文重点从货币供给的新视角,探讨了M2/GDP持续走高的原因,论证了我国货币需求水平不断上升的现实,通过经济变量元的协整检验,发现了比率走高的长期走势,并对货币供给量、居民储蓄动机内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隽 《西部金融》2014,(10):28-32
近两年来,资金利率保持较高水平,货币基金产品和渠道创新推进较快,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将导致金融脱媒深化,对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和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带来挑战,并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实现。本文介绍了货币基金产品的主要类型和业务模式,分析了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货币市场基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货币政策功能。然而,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货币市场间接传导货币政策的机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货币市场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货币市场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货币市场,从而提高货币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是经济领域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强。文章从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和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路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路径,储备资产路径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路径,信贷传导路径等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最后,在文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确预测货币需求函数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基于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运用我国1995年~2006年的货币资料,对长期的货币需求函数及其弹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广义和狭义的货币需求同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由这些变量构造出稳定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并可根据他们之间的弹性关系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SAVR模型考察在消费的货币供给冲击中房地产市场渠道的作用,能够发现货币供给是引起消费变动的重要因素。在由货币供给引起的消费变动中,房地产市场渠道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短期内,货币供给增加的房地产市场渠道刺激了消费的增长,但其贡献度逐渐降低;长期内,货币供给增加导致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制约了消费,房地产市场存在负的财富效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的财富效应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影响消费等实体经济因素时,应该参考房地产价格因素,将房地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传递的中介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真实表现为正向或负向货币供给冲击;正向或负向货币供给冲击对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存在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我国货币供给冲击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不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我国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主要是与不同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股票价格变动和货币层次转换是统一的。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和上证综指建立的VAR模型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能够充分反映股票市场价格变动;长期内,不同层次货币供应构成项目的增速差能够反映资金流向,从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过程可以由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表征。考虑股票市场的影响,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