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健 《活力》2014,(10):65-65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发现,由于环境的改变,新生入校后在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人际交往、自我适应等方面均产生了不适应感。而新生在适应阶段也表现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特点。文章简要分析了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大一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改善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而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大学新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及改善对策,从而有效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树 《价值工程》2011,30(31):111-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识正处于逐步成熟的大学新生而言,较之以往任何年龄阶段,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是多样化的,这里仅就适应、人际交往问题等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颖群 《民营科技》2012,(12):143-143
告别高中,踏进新的大学生活,这意味着自己要离开父母的羽翼,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很多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与好奇,但同样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以下将对高职新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情况做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博  董大威  孔难难 《价值工程》2013,(34):318-319
加强和改进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适应教育对于创新高校教育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调研数据为基础,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性状况,结合对这些问题存在原因的分析,提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唐星星 《中外企业家》2009,(7X):144-146
从中学步入大学,大一新生普遍会出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适应不良现象,从家庭、学校教育及学生三方面分析大一新生产生这些适应不良现象的原因,并针对学校、学生提出相应调适对策,以帮助大一新生顺利实现大学阶段的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6.
生命全程发展观关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变化和连续性,认为发展变化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表现出获得与丧失的并存。进入大学是新生的一个重要发展转折,既为其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又使其因丧失而面临诸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大学新生面临着目标不确定性、恋爱和情感的烦恼、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等适应性问题,解决好新生的适应发展问题对其整个生命全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中学生活迈入大学生活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驿站。每一名新生无论从思想素质、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关系等方面都将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能否尽快适应这个环境,顺利实现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角色转换对他们能否积极成才、健康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环境,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是进入大学校园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然而受自我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大一新生出现了适应性障碍,心理行为受到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探索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表现,找出成因,并提出教育建议和对策,是大学教育的起点也是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魏娜 《企业导报》2013,(10):241-242
为探讨公寓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课题组在新生中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对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文化建设总体上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同时对公寓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有较高期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和学习就业等方面,但对心理健康文化的除传播形式的选择则比较多元化。为适应新生需求,尤其是发挥公寓阵地的作用,建议高校要建立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寝室上下贯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在内容上重点加强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并兼顾情感问题和学习就业,同时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心理人员的作用,并积极运用新媒体等传播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进入全新的校园学习和生活,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现象,本文从心理学的失望感、 孤独感、 空虚感和自卑感分析了这些不适应现象的产生,从自身和外界两个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新生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及时疏导自己的心理;大学新生主动求助心理咨询师,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晓华 《价值工程》2011,30(27):132-133
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对整个大学生活乃至将来职业生涯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提出,应通过构建学生信息库、分级预警、制定干预预案,并针对不同的适应障碍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解决适应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崔晨华  段航航 《价值工程》2012,31(14):258-259
目前高职新生入校后绝大多数不知该怎样适应、规划高职学习生活,明显出现迷茫彷徨犹疑不决;加之激增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择才门槛的抬高,身为高职院老师们深感有必要和亲爱的高职新生们交流一下如何规划设计自己的高职学习生活,使其能有目的有计划紧张有序地完成学业、成功顺利地迈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3.
李洁  李志颖 《价值工程》2013,(36):275-276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质量关系到新生能否尽快地适应高等教育的节奏,完成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过渡,并进一步影响到能否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我校实践,对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新生适应不良及应对策略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梦姣  王永杰 《价值工程》2011,30(10):253-254
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问题,影响着大学生活的开展。引起适应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各种适应不良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更好的解决新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帮助新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汪正焰 《价值工程》2014,(15):239-240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顺利适应高校生活的重要工作,也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教育的内容要根据新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要与教育时间合理匹配,教育方式要注重灵活性和有效性,要结合一些感性的活动与学生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6.
李达 《价值工程》2011,30(32):270-271
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普通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帮助新生成功完成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人生坐标并为之奋斗,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是整个学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董忠平  侯贵平  吕芳 《价值工程》2012,31(7):218-219
目前,九零后已经陆续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接受大学教育。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九零后的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何让九零后的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成为了新时期大一新生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内容,作者通过对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班主任管理方式的分析对比,谈了谈班主任在大一新生管理中,需着重考虑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8.
马山坡 《价值工程》2010,29(25):193-194
心理健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和要求,而大学新生的心理正处于由不适应向适应的转变时期,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再对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作了探析,提出了预防、解决方案,以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曾诺 《价值工程》2010,29(31):244-245
"为什么上大学,大学学什么,怎样读大学"是高职学生比较迷茫的问题,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很好的认识自我和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人生目标,赢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20.
闫平 《价值工程》2011,30(9):321-321
提高大学新生时间管理能力对于帮助他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新生的时间管理存在以下误区: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消极从众。要提高大学新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时间管理技能训练课;第二,对大学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第三,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循序渐进,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