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资金管理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确保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几年来,国家农发办着眼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改革创新,全面推行县级报账制,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县级报账制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成为资金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在整个项目与资金管理过程中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核心因素,对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晋城市紧紧抓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机遇,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为引导,不断探索多元投入、合力开发的新机制。据统计,“十五”期间,该市利用6116万元各级财政农发资金,吸引各类民间资本5000余万元,龙头企业自筹资金4716万元,农民群众筹资投劳1569万元,整合其它项目资金500多万元,合力打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了开发活力,带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农业综合开发既是推进农业再上新台阶的战略措施,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又离不开资金这个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正确地认识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状况,采取合乎实际的资金筹措与配置战略,对于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保证“八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计划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此,本文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运用的情况评析资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离开资金的粘合,农业综合开发就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核算工作,我部对1998年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试行)》作了重新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该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原试行制度同时废止。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附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5.
“两个聚焦”:为农业综合开发指明了方向 2009年5月19日,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两个聚焦”的重要指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从而为农业综合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天津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集农业发展资金,建立了“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资金形成机制和“国家投入为主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综合投入机制。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累计投入中央和市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6832万元,其中中央和市级综合开发有偿资金17254万元,占总投入的48%。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了全社会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激发和调动了农民和农村集体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受市场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农业综…  相似文献   

7.
赵连梅 《理财》2004,(4):21-22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量大,投放面广。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管好用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重要。近年来,我们从服务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出发,探索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的路子,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历经17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独特的资金运作机制。目前其资金运作模式是在借鉴世界银行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按比例配套投入(资金)政策。即凡经国家批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都安排相应的资金,并要求地方财政、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投入.从而形成了“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资金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9.
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的战略措施。本文就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金融对策略抒己见:一、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八五”期间,我区农金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关系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在资金投向上对农业综合开发给予大力扶持,支持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不少依赖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乡镇企业还比较落后。在项目资金使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资金营运有短期化行为;筹措资金渠道单一,绝大部分为贷款投入,财政性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在资金管理上,约束机制不完善,有的地方疏于对投入资金的管理,未能取得相应的、预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农业资金审计讲座(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朱定九一、农业综合开发资全立项审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资金的。1.审计综合开发项目的确立。审计开发项目是否采取自下而上申请,按自上而下筛选的原则确定。开发项目是否经过各级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和...  相似文献   

11.
"三农"专项资金运行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三农”资金的使用,不仅关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但目前“三农”资金运行中暴露出不少问题,违规违法事件屡有发生。如水利骨干工程成了“豆腐渣”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被挪用;农村扶贫资金被贪污等等。为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笔借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2009年5月召开的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做好新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切实做到“两个聚焦”,即: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两个聚焦”的重要指示,指明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任务,是做好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巳成为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也时常发生违规使用、滞留转移、截留挪用以及配套资金不到位等违规行为,造成安排的许多项目难以实现预期效果。财政资金收效甚微。因此,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监管。巳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有效使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旗,县级国有农场、牧场、团场,以下统称“开发县”)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63号)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从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获悉,明年中央财政初步安排35亿元资金,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113.5亿元,占同期中央支持农业产业化总投入的90%以上。1988—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共建设优质高效农业种植基地2299万多亩,  相似文献   

16.
孙铁成  骆杉 《理财》2003,(10):11-1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多数开发区已进入田成网、树成林、水渠贯通、土地增效的良性发展阶段。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是郑州市审计局近三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三年来,郑州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改田、增产、增收”和“两个转变”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探索完善资金的投入、使用、管理的审计机制,不断开创农业综合开发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回收难的原因,1.对财政有偿资金的性质认识模糊,观念陈旧,还款意识差。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大多采取无偿方式,使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民形成了“国家出钱,农民种田”的观念,极个别地方的党委、政府对财政有偿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认为财政有偿资金就像“唐僧肉”,谁都想吃,谁都能吃,有“久占为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南漳县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从加强领导,科学谋化,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入手,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积极性,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酵母”作用,起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连续10年被国家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市)的“三峡门城”宜都市,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套“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多形式经营”进行项目开发的新机制。项目区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有限的投入资金“搭云梯、筑凤巢”,把吸纳的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及当地资源作为资本,量化成股本投入到农业综合开发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为规范全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管理,提高全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挤占、挪用农发资金的现象发生,江西省泰和县农业开发办和县财政局日前推出七项硬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