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已经确立,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电价联动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提出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能够有效反映电力供需关系并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电荒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电价机制运行不合理,电价出现纵向扭曲问题。本文先从煤和电产业间矛盾分析开始,然后再从电力产销环节着手,以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3个环节的电价为研究对象,从电价水平、电价形成机制和电价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现行电价机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对今后的电价改革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基于网售分开的竞争性电力市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垂直一体化垄断下电力产业陷入电力短缺和电价过高的两难困境。国内的改革思路大多局限于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在借鉴国外的改革经验 ,并在我国厂网分开的基础上提出网售分开的观点。通过建立区域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降低电力的生产成本和零售成本 ,通过建立具有价格联动的销售电价将竞争的效益有效地传递到电力用户 ,从而在我国建立起完整的竞争性电力市场 ,有效化解我国电力产业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4.
电力产业正在经历一个世界性的重组浪潮。由于电力产品具有价格弹性低、无法储存等特征,一个占有市场份额很小的发电商也可施用市场力来操纵价格。西方国家在电力产业重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分析借鉴的基础上得出:电力产业市场力的防范,一是要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分拆那些占市场份额过多的发电厂商,二是通过长期合同来稳定电价和抑制市场力,三是实行实时零售电价抑制高峰期的用电需求,四是设立适当的价格上限。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一个发电厂、电网公司和电力用户之间的三方两阶段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能够有效的考察作为电力市场领导者的发电厂的持留电量、串谋报高价等机会主义行为,并得出结论:这场以电力市场结构的拆分和重组为特点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体制改革,如果不能真正减少电力行业的垄断成本,在最终的销售电价没有受到严格规制的情况下,改革虽然有助于控制电力这个高额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但是却并没有降低销售电价和提高消费者剩余,因而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恶化了.  相似文献   

6.
从1997年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启动以来,电力竞价上网机制问题一直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也是我国电力改革的难点。电力系统的特点和市场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励发电商寻求各种策略性行为来获得更高利润,从而带来了市场价格的急剧波动,影响了市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激励相容的电力竞价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怎样激励参与者上报真实信息的问题,因此,针对我国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研究在电力竞价过程中有信息披露功能的机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价的国际比较 目前,中国的电价体系包括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种.上网电价一般是指省级以上电力公司向独立发电厂的购电电价,销售电价是终端用户从省电力公司或独立的地区配电公司购电的电价,与国际相比,各阶段电价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能源价格改革是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手段之一.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未来改革仍任重道远,许多难点制约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能源各领域改革各成体系、分类推进,缺乏统一规划;当前多数领域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严重阻碍能源价格改革的顺利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直接影响经济平稳运行扣民生保障,致使改革难以推进;能源价格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价格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为此建议:根据行业属性的不同,明确能源各领域、各环节价格改革的方向;完善能源协调管理机制,保障能源价格改革的协调推进;加强对能源价格的监管机制建设,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准确把握价格改革推进的时机和方式,降低改革对经济运行及人民生活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市场力(Market Power,MP)是指市场参与者能够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在电力市场中则表现为市场内电力公司影响市场出清电价的能力。本文应用博弈论中古诺(Coumot)模型来分析发电商的策略行为。以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均衡电价为基准,研究了在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电力市场的市场力。  相似文献   

10.
电力行业的改革,尤其是电力价格的改革,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对我国电价的组成结构和价格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改革开放30余年来电力价格改革的思路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总结了电力价格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旨在对我国未来电力价格及相关行业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主要实行的可再生能源管制政策是固定电价政策。固定电价政策的本质是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补贴。配额制是中国即将实行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经济总量、电力消费总量以及电力输送能力的不同.划分四个区域,制定不同配额。辽宁省的可再生能源较为丰富所以制定的配额的额度为10%,本文提出对于辽宁省来说,即使实行了配额制,也不能放弃固定电价政策。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目前实行的供电模式与其现行的电力体制、电网供区间的电量来源以及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但也存在同一县域内部分城乡用电尚未同价,全省电网售电单价不一,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必须深化电价改革,强化电网管理工作;必须以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积极探索更加适合福建实际的城乡用电同价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的正外部性等特点,需要政府相关机构对其进行价格管制,以保证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目前主要的管制方法有固定电价政策、竞价上网政策以及可交易的绿色证书政策等。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绿色证书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和绿色证书市场的本质和价格的决定问题,阐述了绿色证书政策对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以及对绿色证书政策的制约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关于竞争条件下发电企业期权博弈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力  孙威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3):130-133
通过电力改革,各发电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要求其经营管理与投资决策方面也要有新的变化和创新。本文基于期权博弈理论,分析了在当前不确定市场条件下,非对称双头垄断市场结构中的发电企业的投资博弈行为,通过对案例进行仿真计算,利用所得出的Matlab仿真图结果说明了有关投资优化决策方案,并对方案中的经济意义进行了分析。结论对当前的电力改革和我国发电企业投资决策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能源市场化是我国能源领域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在能源市场化过程中,能源安全问题受到关注.虽然从能源市场化与能源供给的关系来看,能源市场化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能源安全问题,而且从长期来看,能源市场化有利于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但在能源市场化过程中,由于进出口价格体制不合理、能源批零市场体制不完善、能源运输和分配的基础设施缺乏激励规制等问题的存在,非自愿配给和能源价格非预期增长等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电价改革是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支撑点,也是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尤其是批发与零售定价对电力产业的改革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电力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四种递进模式,并在分析我国电力产业定价体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国情下采用模式三——趸售竞争模式较为适宜。随后本文给出了这一模式下批发和零售的定价模型,并用具体算例对最终用户电价收费实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资源价格形成基础与资源价格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形成资源与资源价格问题的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价格形成基础迄今仍未解决有关.从资源价格形成基础出发,科学确定资源价格形成要素,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使得资源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是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