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8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时有专家预言说:“金融危机对美国是轻伤,对欧洲是重伤,”,现在看来这话已经应验了。对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现在似乎已经平息,因为我们称现在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或后金融危机时期。但现在看来危机并没有结束,欧债危机正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本文通过对欧债危机的产生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途径分析,提出我国应对此次危机之策。  相似文献   

2.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华  李冠龙 《经济纵横》2012,(10):104-106
欧债危机是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又一次影响较大的危机。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实体,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低迷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欧债危机既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黄万阳 《经济学家》2013,(5):95-102
本文建立引入供给因素的我国对欧出口模型和进口模型,研究欧债危机下我国对欧元区15个成员国出口、进口、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表明:欧债危机通过需求、供给、汇率三条渠道对我国对欧贸易造成负面影响,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国别差异。因此,应避免对欧债危机反应过度,不应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和频繁地降息;应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传染效应并制定相应预案,不能坐等欧债危机升级时仓促推出有深远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到未雨绸缪;制定针对困难外贸企业的应对欧债危机政策措施;有效利用欧债危机的国别差异调整我国对欧贸易结构,将欧债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赵静 《经济导刊》2011,(12):16-17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希腊债务危机、欧债危机,世界金融危机步步深入,这些危机背后都存在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子。次贷危机中,面对很多投资者完全搞不清楚地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本应当为投资者提供警示的信用评级机构完全失去了世界级的专业评级机构应有的职业标准。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引发了次贷危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次贷危机演变成为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石油期货市场的剧烈波动,美国以及欧盟、日本、英国、亚洲新兴国家都因此遭受了损失,甚至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就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提出了这场危机让我们对美国金融市场的重新认识,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作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的欧债危机相继爆发,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增长乏力的经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面临挑战的公共财政,以及资本外流等问题使发达国家经济体陷入困境。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地回归到金融危机之前的那种稳定状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更好地实现金融结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几十年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易发性和传染性目益明显的金融危机时代。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金融危机始终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两次石油危机、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以及2011年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危机的爆发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发生机制越来越表现出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钟亮亮 《时代经贸》2012,(10):156-156,158
一、研究背景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也波及我国实体经济。同时欧债危机的爆发,现己波及多个欧洲国家,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利润大幅下降,全国出口受阻。同时我国在经过前期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后,多个行业产能过剩突出,竞争加剧,新产品开发重要性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9.
郑博 《时代经贸》2013,(2):146-146
继美国次贷危机之后,2009年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对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欧债危机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危机,它是政府信用的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虽然存在偶然因素,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必然的。欧债危机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先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别从经济结构、外部因素、欧元区制度、历史原因、社会福利制度多个层次进行分析,再从马克思一体化理论和货币理论两个全新的视角,尝试剖析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美国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次贷危机,该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市场,还传染到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并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次贷危机引起人们对我国目前房地产金融状况的关注与思考,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着的各种风险因素,与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我国在短期内虽不致发生金融危机,但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The current crisis is triggering off a number of overdue reflections and interventions. The need for closer regul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widely perceived to be necessary. That is no doubt necessary, but probably insufficient. A careful overhaul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banking and financial system is also needed. Our forefathers, at the time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were perhaps less demurring to trim a bloated financial system.
Pier Luigi PortaEmail:
  相似文献   

12.
后WTO时代,我国金融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实现金融稳定不能仅仅依靠或寄希望于某些短期的、临时的应急措施,而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这就要求除了平时密切关注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运行状态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外,更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和健全法制规范来促进金融业自身的稳健发展,不断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的竞争力和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是宏观型对冲基金的温床。尽管国际上受美金融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但共同的特点是有意、无意地扩大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失衡,然后借助金融市场的瞬间强制调整,获取巨额利润。宏观型对冲基金作为盈利组织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避免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比较分析视角出发,研究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同的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利用57个国家从1960到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选择市场导向的金融结构时,才能降低金融危机的损失,提高经济复苏速度,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体的最佳选择则是银行导向的金融结构。最后,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金融国际化备受质疑。面对危机,应该客观地看待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在后危机时代,为夯实国家金融安全基础,防范金融危机,中国不仅不应放慢金融国际化的步伐,反而应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化演进进程,以缩小国间制度落差;借世界金融格局变革之机,积极参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重构,提升话语权;在遵循一定协调原则的前提下,主动参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联手防范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紧跟国际监管趋势,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并举,构筑国家金融安全的监管防线。  相似文献   

16.
科技对金融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分析科技风险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指出科技风险在金融领域具体表现为资产定价失误、科技超越理性,以及网络传染性。针对科技风险对金融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认为需从源头上防范科技风险,在科技使用过程中控制科技风险,以及在科技风险发生后及时应对,从而使得科技进步真正为金融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rise and the fall of structured finance, derivatives, and asset-backed securities. Special focus is made on the attempts of the banking secto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particularly the ROE, by creating, acquiring, and selling derivatives. The possible outcome of public intervention to rescue the financial sector is finally discussed. V. Coppola supported the research in collecting and elaborating data.  相似文献   

18.
In late 1997, Korea experienced a huge and unusual economic crisis. The three main features of this crisis are the sudden recession, the rapid recovery and a consumption drop as large as the output drop. A large body of literature qualitatively explains the Korean crisis in terms of financial and monetary variables such as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est rates. This paper complements these studies by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fluctuations in real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such as real GDP and consumption. A stochastic small open economy neoclassical model can quantitatively account for the Korean crisis taking TFP and real interest rates as exogenous.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反映了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危机.新自由主义是从抽象的"理性人"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以抽象的普遍性意识形态,而不是以基于实践的科学意识形态,来演绎现实的政治经济建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对新自由主叉意识形态的认识与防范,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与发展,成为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7–09 has led to a rethinking of the role of monetary and financial regulatory policy. It has also called into question the benefit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 that focuses solely on inflation and the output gap. This paper discusses financial instabilities in general,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e role of monetary and financial regulatory policy in dealing with asset bubble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evaluating appropriate policies to reduce the economic impact of future financial cri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