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溪 《中国纺织》2006,(7):148-150
“休闲服装看沙溪”,自2000年以来的连续六届休闲服装博览会,奠定了广东中山沙溪镇在中国休闲服装界的强势地位,它的休闲服装在总量、品牌、设计、加工、时尚、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产业优势,在国内休闲服装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沙溪镇是全国最大的休闲服装产业基地.服装业也是沙溪镇的支柱产业。在中国十大休闲装品牌中.沙溪就占了8个。沙溪镇具备完善的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开发了占地6000多亩的隆兴工业园。面积55平方公里的沙溪镇集聚了以生产休闲服装为主体的制衣企业有1000多家.数万从业人员,70多个休闲服装品牌、200多家上下游产品配套企业,是具有集聚优势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这些品牌在全国各地的服装专卖店、加盟店有数千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服装广告是服装企业为宣传自己的品牌、服装产品、营销方式等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宣传性活动,广告在服装品牌的创建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品牌服装广告的现状,并从媒体组合、公共关系和终端展示三个方面对服装广告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给中国的服装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服装品牌经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为企业普遍接受,但将品牌作为市场营销对象,进行品牌经营的企业却并不多。从我国服装市场的经营实践看,服装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品牌开发与法律保护方面,许多经营名牌产品的服装企业因缺乏品牌运作的观念与经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去匆匆,令人深思。事实上,品牌与其它有形资产一样,并不  相似文献   

4.
陈龙 《中国纺织》2009,(5):98-99
“这次服博会比我们预期的要好,不光打出了企业的品牌,还获得很多代理商、加盟商的青睐。”卡宾公司董事长杨紫明高兴地说:“CHIC在中国服装业内独一无二的专业服务特性将对品牌发展起到特殊推动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动态和静态展示,企业借助CHIC了解了更多层次的经销商理念,使之在做市场策略时更有针对性,尤其是在区域品牌升级至全国品牌方面,CHIC极具推广效应。”  相似文献   

5.
尽管各服装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品牌设计在企业营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事实是中国服装设计水准远落后于国际,中国还没有诞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中国品牌服装要想走上国际化道路,必须在服装设计上多下工夫,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风格。中国服装行业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品牌涌现,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我国服装产业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其核心问题就是中国急需大批世界级的服装营销大师和服装设计大师,以便形成自主的、具有"中国元素"的服装设计风格,积淀出浓厚的品牌文化内涵,只有如此,中国服装产业才能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6.
2008年服装行业面对又一轮洗牌,面对大型企业、中国品牌的不断成熟,面对多元化的经营渠道,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出路在何处?文章从服装企业的现状、大型服装企业与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差异、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经营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一周     
2015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申报启动
  2015年度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申报工作已于11月27日正式启动。申报对象以专业市场内,运营自主服装品牌并具有成长潜质的中国品牌服装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其他独立运营自主服装品牌的中小服装企业、独立设计师品牌、电子商务品牌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销售量的下降,欧洲服装零售业被迫进行规模经营,零售商们通过严格控制分销渠道,进而控制了从纱线到服装的整个生产过程。大多数零售商选择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服装,从而取代了供应商品牌。他们直接联系服装生产企业,使批发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同时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将面临更大挑战,因为服装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经营,必须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以适应变化着的服装零售状况。  相似文献   

9.
余宝 《中国纺织》2009,(10):116-118
自1997年以来,宁波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国际服装博览会,对宁波装品牌二线梯队的崛起,功不可没。一方面是示范效应,宁波众多服装企业受到雅戈尔、杉杉等企业成功运作品牌的启发,纷纷加入打造自有品牌的队伍;另一方面是“店多隆市”效应,众多服装企业在服博会期间邀请明星和经销商前来,使经销商认识了宁波服装产业,增强了对宁波企业的信心,也直接提升了“宁波装”自有品牌的影响力。宁波服装业兴起的“品牌运动”,直接推动宁波成为“品牌之城”。  相似文献   

10.
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简称,也即设备原件生产者。在我国通常称谓“定牌生产”或“贴牌生产”。服装0EM的存在有两方:一方是OEM的委托方,另一方是0EM的制造方。OEM的制造方在我国称为贴牌生产企业,即OEM服装企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议》,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有利于中国纺织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发挥成本和质量方面的优势。但配额取消后,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风险大。贸易摩擦事件不断,欧美等国家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设限频繁。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发起了多起特殊保障措施调查,其目的旨在阻止我纺织品出口增长。那么究竟“后配额时代”给我国OEM服装出口企业带来怎样的形势变化及影响?OEM服装企业该如何应对以接受挑战?  相似文献   

11.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型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一直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纺织服装品牌在设计研发能力与影响力上的弱势逐渐凸显出来。很多品牌不仅在发展认知上存在误区,还在实践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按照国际分工新定位的要求,我国与世界品牌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11月28日,2012中国服装威长型品牌培育与发展论坛在辽宁海城举行。论珐重点结合西柳服装市场在品牌培育方面的情况,借鉴其他服装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经验,围绕“服装成长型品牌企业营销模式创新、成长环境建设”等内容展开了深度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消费品行业之一,产能占据世界一半以上,贸易量占世界三分之一,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纺织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规模世界第一,但还难称强国,我们在品种结构、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4.
研发与生产、品牌与营销、企业文化、诚信建设、社会责任是企业竞争力的五个主要方面,加强这五个方面的建设是企业应对各种经营风险,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每年举行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测评活动中,许多入围的纺织服装企业在这几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并且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上几期,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测评系列报道分别就研发与生产、品牌与营销、企业文化、诚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选取入围500强优秀企业的成功案例,希望能给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本期,我们关注的是社会责任与纺织服装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与服装企业比,中国家纺企业的理念和思维模式落后很多,在构建营销渠道、创立品牌、开展国际合作方面许多企业还没有树立相应的意识,更谈不上实践操作。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家纺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兆华认为,家纺企业发展理念滞后及营销和品牌经营方面的不作为,会影响整个家纺行业的发展。中国家纺行业协会和"家纺展"有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服装作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服装不仅具有御寒保暖的功能,同时还被赋予了重要的文化内涵。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追求始终不曾停止,这是服装行业的生存根基所在。然而在贸易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服装企业的生存不仅是要抵御国内外其他同行的竞争,还必须谋求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走国际化、质量化的战略发展道路。如何应对服装产业所面临的市场机遇与挑战,是当前我国服装企业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服装生产、出口的第一大国,但打入世界市场的知名服装品牌却很少。原因何在呢?分析表明,这是由于我国的服装缺乏品牌竞争力,从我国服装营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可以充分看到。品牌概念模糊无法体现品牌个性首先,在设计上就没有品牌概念,设计上抄袭现象较普遍,以至于整个营销过程均无品牌概念而言。服装设计注重的是服装风格的统一和原创性,讲究突出品牌的个性,而我国的服装往往跟风、仿造、抄袭的成分比较多,没有自己的风格。以至在上海不去淮海路,而去茂名南路,在广州不进时代广场,而喜欢逛淘金路的酒吧街,买假名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服装企业发展多品牌战略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大量典型服装企业案例,提出要从精准把握细分市场、树立鲜明品牌性格、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加强多品牌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调研平湖服装制造企业和创牌企业的现状,分析服装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从建设服务平台、创建品牌基地、引进人才、完善产业链和培育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推进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20.
闫文佳 《中国纺织》2011,(10):109-109
中国的服装企业在以代工为主的路上已经走了很远,当面临国内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节点,品牌和技术成为服装企业发展的新力量。如何在开创品牌的征途上举步前行,今天在成功企业的故事中,得到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