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1日普京到访中国,揭开了中俄能源合作新篇章。这是普京自2000年当选俄罗斯总统以来第4次中国之行,恰逢中俄商定的中国的“俄罗斯年”。为了表示对普京访华重视,中国特意把“俄罗斯年”开幕式定在普京抵达中国的当日。普京出席了中国“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中俄能源合作无疑是普京此次访华的重要议题之一。从两国签订的22个合作文件和双方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来看,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正在从“上热下冷”扩大到企业的具体合作层面。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与中俄油气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俄罗斯作为唯一油气净出口的世界性大国,不断推进能源外交战略;中国作为与之比邻而居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却正在实施石油供应安全的国际化战略。然而。目前理论上显示的中俄能源合作的广阔前景,面对的却是双方能源贸易量微不足道的现实。对于中国石油安全来说,如何应对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及其影响,实现中俄油气领域大规模合作,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未来中俄能源合作突破瓶颈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合作是中俄目前及未来最为关键的领域,其中修建输油管道与输气管道是双方稳定能源贸易和提升能源合作水平的核心。文章就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关键和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双方能源合作瓶颈的6条途径:在国家层面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中俄能源合作长期战略规划;建立中俄能源战略对话机制;鼓励和协调多种主体参与俄罗斯能源开发并避免内部竞争;防止中日较量白热化;以组合拳形式推进合作方式多样化.以多元化国际能源合作战略应对俄罗斯多元化能源外交手段,尽最大努力争取全面提升与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协作。  相似文献   

4.
田兆 《中国石化》2007,(4):44-46
中俄双方继去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后,今年又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3月26日,莫斯科隆重举行了“中国年”的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了开幕式,表示要把两国的友好合作  相似文献   

5.
2006年,俄罗斯强势复兴,中国加速崛起,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而“俄罗斯年”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则成为促进中俄战略协作进一步提升、推动双方经济人文合作持续深化的重要举措。2006年,中俄能源合作在相互投资、组建合资企业、共同勘探开发、油气管线建设、下游加工销售等环节全面取得突破,正进入多层次、全方位、大纵深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欧洲能源宪章与俄欧油气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春华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6):44-47,52
俄罗斯于1994年签署<欧洲能源宪章>,但至今未批准<能源宪章条约>.俄罗期认为,<条约>的"中转运输协定"及相关条款不利于俄保持对欧洲天然气出口运输的垄断地位;<条约>未能满足俄提出的维护能源供应者利益的要求;<条约>的争端解决程序不利于俄能源外交的实施.俄罗斯与欧盟油气供需互补性很强,但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也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俄欧在各自国内市场实施的保护主义措施不利于双方能源贸易的自由论,在欧洲能源宪章框架内加强俄欧能源合作,有利于化解俄欧能源合作的不和谐因素,对促进俄欧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宪章"和俄欧能源各作经验,对中俄能源合作得到几点启示:1)建立中俄能源战略对话机制,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制度保障;2)利用国际组织进行能源合作,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组织保障;3)加强地区能源合作,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良好环境;4)加强中国与欧盟能源合作,在欧盟-俄罗斯-中国能源三角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2009年10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北京举行中俄总理第14次定期会晤。这次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两国总理在友好务实的气氛中,回顾了中俄建交60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就各领域交流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进一步加强中俄合作达成七项共识。双方共同签署了13项双边合作文件,其中有5项涉及能源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8.
抓住机遇 坚定推进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西面、南面安全环境恶化和梅德韦杰夫总统上任后对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推进中俄能源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国际政治、经济、能源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俄罗斯经济实力的变化,决定了今后能源资源依然是俄罗斯实现其世界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柱,能源外交依然是其实现外交布局和外交政策的重要杠杆。俄罗斯适应形势的变化,积极调整其对外和对内能源政策,并对进一步发展俄中能源合作关系有高度的期待。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举办的中俄能源合作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中俄能源合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远没有达到预期。面对局部的困难,应坚定信心,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全面推进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争取在原油贸易、油气管道建设、勘探开发、炼化等大项目方面的合作取得更多的进展。基于以上的共识,与会专家提出了推动中俄能源合作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是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天然气、煤炭储量分别居全球第一和第二,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八。同时,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也是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费国。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俄罗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筑牢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长期稳定的能源市场。俄罗斯拥有完整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在世界油气格局中举足轻重,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俄罗斯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46亿吨,位居欧洲第一,俄罗斯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2.9%。俄罗斯也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占全球供应量的20%。未来20年内,俄罗斯将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1.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6):39-46,111
中俄油气合作历史久远,但也充满波折。2000年以来,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能源合作持续升温,2012年两国原油贸易量突破2200万吨。中俄石油长期贸易既为两国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也创新了能源合作与金融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国际能源合作模式。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中俄双方签署了增供原油的框架协议和从俄东部气田向中国供气的备忘录等,这反映了双方的相互需求和战略互信。中俄天然气西线合作仍暂时困于价格分歧,但未来前景乐观。蒋奇认为,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是未来各方努力的方向,建议东北亚地区各方共同努力推进统一天然气市场建设,促进区域性的天然气定价基准形成。  相似文献   

12.
能源合作是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双边关系中的最大热点,并随着双方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逐步调整战略重点而持续升温。当然,对于能源合作这种涉及利益巨大、持续时间漫长、双方风险极高的特殊经济活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谈何容易,现实中有许多问题,过去进展也相对缓慢。虽然,中俄能源互补性强,但是,能源合作基本上还是谁更需要谁的博弈,而不完全是简单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能塬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中国正在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俄罗斯是中国最安全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但中俄能源合作的外部环境却十分复杂。文章就中俄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中俄能源合作的4条建议。同时认为两国油气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对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降低因政治因素给能源安全带来的风险,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14.
普京发展经济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伟大邻邦的友好合作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积极推动下,正在政治、经济、能源等各个领域得到稳步的发展。9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访俄期间,与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举行了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双方就两国之间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共同向新闻界宣布,中俄将坚定不移地加强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在这一领域已确定未来几年的合作目标并达成了四项共识,普京总统10月14—16日对中国进行访问,将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了使读者加深对俄罗斯经济和能源发展思路的了解,本刊特刊出专稿——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地缘冲突问题频发,全球能源格局产生巨大变化,俄罗斯逐渐将能源市场由欧洲向亚太转移,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时突显出能源的短缺问题,因而合理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诉求,是中国稳步发展的关键。近些年虽中俄两国能源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贸易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国际势力干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政治互信有待提高、能源价格分歧等问题。结合当前全球区域热点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当前能源现状及双边贸易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两国能源行业现状提出现存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未来应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政治互信以及解决中俄两国能源价格分岐,从而中俄两国的能源贸易合作将会以全方位、多领域方式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境内蕴藏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3%。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互补性很强,加之两国又是关系密切的邻国,因而在发展石油合作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和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7.
尽管WTO有一些普遍适用的可规范能源贸易的规则,但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变迁,构建专门的能源贸易规则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2011年12月16日,俄罗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在当前的WTO能源贸易规则框架下,俄加入WTO可能会面临诸如双轨定价、国营贸易企业特权、出口关税、出口限制、过境自由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但传统油气生产和贸易受到的影响可能不大,俄国家油气行业政策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俄加入WTO后,中俄开展油气合作的政策环境将更加透明,这有利于双方开展互惠互利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国际链接     
中俄能源合作驶入快车道;欧盟审议通过能源政策绿皮书;高油价使俄罗斯今年前两个月贸易盈余大增;中东欧国家及美国能源部长级会议强调能源多样化;欧佩克再度下修200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估;非洲成立炼油企业联合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俄罗斯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博弈,欧亚地缘政治以及全球能源版图发生巨大变化.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博弈反应,对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能源合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应对西线攻势,俄罗斯一方面加快了“向东看”的战略步伐,中俄天然气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但应清醒认识俄罗斯不会把所有希望和利益集中在某一国家,其“向东看”不意味着“向中看”.另一方面俄罗斯凭借传统政治及地缘优势,悄然渗透中亚各国能源、金融、机械制造、军工等行业,加强对中亚五国经济的影响,以抵御欧洲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欧俄瞄准中亚,激烈博弈,挤压了中国战略空间.但中亚国家对俄离心力加强,坚定地奉行多元平衡的外交与能源合作战略,中国必将成为其合作战略的重要一极.中国应重新认识中亚—俄罗斯战略地位,加大资源投入;统筹考虑中亚与中俄能源战略,兼顾亚太消费区;密切关注中亚—俄罗斯政治局势,广交朋友.  相似文献   

20.
"尤科斯事件"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产业是俄罗斯的主要财政支柱和实现经济复兴的“发动机”,私营公司对俄罗斯能源行业的控制、垄断或者出售,将对俄罗斯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重要的挑战。“尤科斯事件”体现了普京对俄罗斯“石油大棋局”的深刻战略考虑,这种考虑将对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能源外交以及中俄能源合作产生重要影响。加强对油气战略资源的国家控制将成为未来俄发展能源产业和开展对外能源合作的重要原则,具体包括:(1)避免私营公司过度扩张、尾大不掉;(2)决不允许外资在俄能源领域占主导地位;(5)尽管俄要增加石油出口量,但最终决定权要掌握在国家而非私营公司手里。(4)油气管线的控制权要控制在国家手中。在这种大背景下,俄罗斯对外能源合作的游戏规则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中国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对俄能源合作放在两国能源战略的大棋局中加以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