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协调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城市人居环境恶化、户籍制度阻碍人口迁移、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障碍.本文在分析上述障碍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教训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入手消除城市化障碍,以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城市化良性发展,同时也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难以判定.然而从工业总产值指数与城市化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仍然明显.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业难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畸形时,重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时,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各自发展态势良好,工业化进程由“九五”期末的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进入到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取得了更快的发展。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存在诸如工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就业和向非农转移的人口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质量和数量不同步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存在大量“待城市化”的乡镇企业员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更为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难度都将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面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积极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世界各国实现城市化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和物质载体,而城市化又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认识与实践、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支持诸方面提出了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吉林省要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目标,也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吉林传统工业仍占绝对比例的省情,首要的突破口应为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根据吉林具备的科教优势,要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根据吉林城市化水平较高和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加快对外开放等路径来实现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与电影院是一个互动的动态演化过程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仅表现在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激增,也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商业地产的兴起、现代购物中心与现代多厅影院的增加,以及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与消费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矿业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业城市的兴起不仅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而且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矿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矿产资源枯竭,产品结构单一,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化水平层次低,城市社会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源开发战略重心的西移,经济发展及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又将有一些新的矿…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兴起,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人口拥入城市,势必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区改造也必然受到巨大的冲击.一般说来,城区基础设施陈旧.人口密集,房屋建筑年代长久,土地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绿地面积小,污染比较严重.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如果不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区别开来,不把现实需求与可持续发展区别开,那么在旧城区改造的过程中要犯大的错误.如何能适应这种变化,使城市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旧城区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工业产业的分类,提出在工业化过程中,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应综合运用,才能促进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先进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工业化、商品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城乡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看,经济发展过程引起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又反过来影响(促进或制约)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强对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考察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探索促进经济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测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构造了工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了世纪之交的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计算出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28.72。分析测评结果表明,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虽然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与工业现代化国家还相差较远,但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已经起步,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中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核心应是在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过程中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来促进工业化进程向高级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隐形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指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们在从事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时,为节省时间和其它资源而向特定空间聚集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自然和必然性的现象。城市化主要是通过工业化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而工业化则创造了企业群落,这就需要聚集地。这种聚集地的不断出现、扩大,就是我们所讲的城市化。那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化、城市化是三位一体的,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工业产业的分类,提出在工业化过程中,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应综合运用,才能促进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先进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的正确认识已经成为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引导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本文构建了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动态耦合模型,建立多指标评价系统,更多引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质量”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动态耦合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成都在过去的10年里,城市复合系统呈现趋于协调的发展态势;武汉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发展变动较大,工业化发展速率远远大于城镇化发展速率,且这种差距有增大的趋势;通过2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发现,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与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镇化发展与城市化战略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实施的两种战略。当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城镇化战略应该及时升格为城市化战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战略转变的阀值,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强化城镇化与城市化之间形成的良性循环,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工业化、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工业化与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研究贵州工业化、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关系,对于积极推进贵州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贵州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对工业化、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论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非农产值比重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明显要远大于非农业就业比重的影响,而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呈低水平吻合状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列为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煤炭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资金紧张外运受限制,形成富余人员多企业没有生机和活力等实际问题.因此煤炭企业应抓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有利时机,促进本部门、本行业、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主要任务.根据西部煤炭企业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国家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的有利条件,笔者认为应针对煤炭行业的自身特点,发展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短平快”项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周期波动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们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自1952年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是国民经济整体波动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第一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减弱,但是,由于农业对于湖南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其波动的影响力仍然不难忽视;第三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因此,保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问题、环保问题、重复建设等几方面.解决问题应主要从转变方式、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选择低碳发展模式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我国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制度瓶颈问题入手,阐述了制度变迁在区域产业协调中的效用,提出了只有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重塑区际关系,加快市场化进程,同时推进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转变,才能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而促进区际间产业的和谐互动,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