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实证研究与讨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表明:信息技术应用节约了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纵向边界的变动,然而这一理论推断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本文利用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纵向边界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使企业纵向边界呈现扩大的趋势。文章据此讨论了中外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差异和影响.并解释研究结果对企业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变动趋势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纵向一体化理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具有重要价值。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可以打通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在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完全信息、降低不确定性和实现规模经济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学术界对纵向一体化理论研究很多,但是笔者发现我国的建筑业纵向一体化趋势并不明朗,而且学界研究也较少,这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文章简述企业纵向一体化理论并对其进行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指出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和纵向一体化的必要性,运用案例分析其可行性,提出我国建筑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2010—2021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3年末中国开展的7个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的试点企业为准自然实验,对碳排放交易实施前后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索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效果,兼论碳排放交易对不同试点企业类型绿色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1)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绿色投资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2)碳排放交易对不同所有制类型和经营状况的企业绿色投资具有异质性,在碳排放交易的影响下,发展水平对绿色投资具有调节作用;(3)碳排放交易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绿色投资的效果不同。根据相应实验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国启动碳排放交易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企业层面就业创造、损失和再配置为核心的就业动态是分析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和宏观就业变化的一个微观基础。本文使用中国1998—2008年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就业动态的特征及其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再配置率为27.2%,新成立企业就业创造率为5.1%,消亡企业的就业损失率为2.3%,就业创造比就业损失有更快的市场反应,显示了就业动态的良性特征;制造业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再配置率为23.6%,就业动态70%以上属于行业内的就业再配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克服薄面板数据截面相依性的问题,本文强调了就业动态的影响机制,出口对就业创造的贡献最大,并且主要影响行业之间的就业动态;企业平均规模越小的行业,就业创造、损失及再配置的变动更大;劳动生产率虽然对短期的就业创造有负向影响,但长期看提高了产出,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需求。就业动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显示经济增长及运行的变化对企业就业需求的影响得到了快速体现,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政策调整必须考虑企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评述了研究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市场效应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之间双向动态关系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内.我们分析了钢铁工业近年来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进入和利润率变动,使用动态模型刻画了二者的相互关系.解释了为什么在利润率为负的情况下某些产业中企业进入仍然十分剧烈.同时从跨产业比较的角度测度了4个亚产业的进入壁垒和竞争强度。本文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产业。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中国能源行业的纵向一体化状况,以能源企业的纵向并购为例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能源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方式时考虑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策略效应和交易成本对能源企业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意愿影响较大,生产成本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探讨了人力资源柔性的特征,并通过建立人力资源柔性测度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量表来测度人力资源柔性,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企业具有不同的最佳柔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并购的类型及其动因,剖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并购的效益与风险,并对企业并购导致其股票价格波动进行研究.企业并购按照并购双方所属的行业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并购的并购动因不同,所获得的效益、面临的风险以及对其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不同.但是,企业并购的效益及风险与其股票价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多是市场炒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煤电纵向交易关系:决定因素与选择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业化经济可以带来长期平均成本节约,整合化经济可以产生交易费用节约,两条费用曲线的交叉点决定了煤、电纵向交易关系最优形式的选择。影响专业化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和专用性人力资本价值,影响整合化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技术和制度环境。对应于不同的因素特征,煤、电企业纵向交易关系最优形式选择存在差异,并随影响因素特征变化而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0.
企业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的经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鳌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1):16-18
能够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组织成本、交易成本和中间品购买价格的一切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纵向分解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强调某因素而把其它因素看成可忽略因素的一切理论模型,都是难免被证伪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变动趋势。首先在边界效应模型框架下,考察了产品自身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的影响,重点考察地方保护的影响;其次运用动态估计方法分析了1997—2006年区际贸易壁垒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区间距离及地方保护等对制造业区际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11个制造业部门中,纺织、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的地方保护最为严重,紧接着是交通运输设备、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机械、化工、电子等制造业,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保护最弱;1997以来中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势不是趋同而是向着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我国制造业市场地方保护趋于减弱,市场一体化程度趋于增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从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入手,分析在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企业规模、空间布局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企业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企业的绩效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无关,企业的空间布局(临近市场、临近资源和临近港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纵向整合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低产业集中度与高行业利润并存是我国钢铁行业在这一发展时期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有限外部化:技术进步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动态地研究企业组织边界的变动。通过理论上论证快速的技术进步对内部组织治理与外部交易活动的影响,我们认为快速的技术进步既增大了企业内部化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市场交易费用的降低。但是,由于技术进步并不能完全消除市场交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提出了在快速的技术变革条件下,企业边界变动是有限外部化的理论假设。并选择了1998—2002年间我国各省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外包活动作为一个分析案例,验证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我们提出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探讨了垂直专业化对工资增长的影响,并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三位数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面板FMOLS与DOLS估计方法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有利于行业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对工资收入的贡献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性;行业总收入对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且具有行业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考察影响垂直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外向度、资本密集度、劳动效率、交易费用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的影响因素,而行业竞争不是影响垂直专业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在纵向相关市场结构下的一体化企业价格压榨的激励,为科学认定价格压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提出上游市场结构决定了纵向一体化企业是否采用价格压榨来获取单一垄断利润。当上游为寡头市场时,纵向一体化企业有价格压榨激励。相反,当上游为垄断市场时,没有实行价格压榨的激励。此时一体化企业的价格压榨虽然抬高了市场价格,但仍不能给其带来最大利润。另外,虽然价格压榨被普遍认为具有反垄断性质,但我们的分析表明当上游为寡头市场时,价格压榨却能增加消费者福利。本文的分析为反垄断法中的价格压榨案例和纵向合并案例,尤其是网络行业案例提供了一定的执法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按照并购双方行业的相互关系,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本文认为,公司所处产业的性质(成长性,成熟性,衰退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处于不同性质产业的公司进行不同类型并购后的绩效不同,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5-1999年336次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性行业的公司进行横向并购绩效相对最好;处于成熟性行业的公司进行纵向并购绩效相对最好;处于衰退性行业的公司进行横向并购的绩效最差。  相似文献   

17.
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对引领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军工企业特点,采用“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梳理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利用DEMATEL模型识别其中关键驱动因素,并基于A股上市军工企业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水平、盈利能力、数据安全水平、行业竞争对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各因素对不同行业军工企业影响程度不同。为加快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应加大军工行业开放力度,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专项支持,构建以军工企业为核心的数字生态,让军工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框架下,本文以大地理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单元,用2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1980~2011年我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1980~2011年,随着我国市场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的变动趋势都呈倒U型,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预测;我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走势可以分为3个阶段,市场一体化水平已经开始从中级向高级水平推进,地区专业化水平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我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低于美国,但是不低于欧盟国家。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高增长行业的产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增长行业在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增长行业的产业政策必须根据高增长行业自身的技术属性、初始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本文就此提出了动态能力导向的高增长行业产业政策。与传统的产业政策相比,动态能力导向的产业政策具有动态性和创业性两方面的特征。传统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的市场失败理论,在该框架下,政府的核心功能是对产业发展进行长期计划。动态能力导向的产业政策则建构于演化理论的基础上。在该理论框架下,由于环境是不确定的、复杂的,因此,政府的作用主要不是计划,而是努力通过与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来共同克服产业发展的障碍,并最终形成产业与环境的动态匹配;由于环境是变化的,因此,产业政策的重点不是加强既有的企业和产品,而是通过促进企业的创业性活动实现企业和产业竞争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相似文献   

20.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区域市场建设。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12~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效果、异质性特征及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显著倒“U”型关系,良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促进作用,恶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抑制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升级水平方面存在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可以通过改变区域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影响区域市场一体化。因此,要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以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结论对从优化地方政府竞争角度高质量推进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