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分析碳配额分配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减排提升的影响,本文分别基于历史排放法和基准法两种碳配额分配方式构建碳减排费用不同承担模式的博弈模型,剖析两种不同碳配额分配方式下减排努力程度、单位产品零售价格、销售量和收益等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1)历史排放法与基准法下,与零部件商和生产商仅一方提升碳减排减排努力程度相比,供应链上下游同时进行碳减排时碳减排努力程度、供应链上下游整体收益和销售量更高;(2)两种碳配额分配方式下,供应链上下游是否愿意提升碳减排努力程度与二者碳减排成本系数有关;(3)历史排放法下产品碳减排努力程度、零部件单位价格、单位产品零售价格和销售量均低于基准法。  相似文献   

2.
围绕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之间的紧密关系, 本文构建了两级产品供应链与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的概念模型, 研究了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各决策主体的最优决策及系统的总利润。研究表明: 集中决策下的总利润、零售价格以及物流服务水平均随零售价格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物流服务水平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与分散决策相比, 集中决策下系统的总利润、物流服务水平以及产品销售量均较高; 紧接着, 本文设计了两级产品供应链与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的利益分配机制, 实现了整体利润的合理分配和帕累托改进; 最后, 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利益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和模型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同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和质量控制对供应链均衡运作结果的影响, 研究包括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行为对供应链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供应链节点企业在分散决策、 集中决策时最优运作决策。 结果表明,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 促进了产品质量和经济利润的增加, 通过收益共享-质量成本共担契约能使零售商利润、 制造商的质量水平达到集中决策时的水平,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利润均有所提高, 系统整体经济利润达到帕累托最优。 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4.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层面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举措。本文构建消费者价格参照效应下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绿色供应链模型,在考虑消费者参照价格的基础上,研究绿色供应链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上的最优渠道定价和最优产品绿色度决策,并设计二部定价契约以促进制造商和零售商实现共赢,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消费者价格参照效应对双渠道绿色供应链最优渠道定价和最优产品绿色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的消费者参照价格对两个渠道的最优定价和产品最优绿色度均有正向影响,而双渠道中考虑价格参照效应的产品需求价格敏感程度与最优渠道定价和产品最优绿色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应用二部定价契约这一协调机制可以实现双渠道绿色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信息对称和产品单向替代, 考虑一个具有产能限制的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定价问题, 以及市场需求具有随机扰动性, 建立了以制造商为主导零售商追随的 Stackelberg 单周期博弈模型, 确定两种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理论分析表明, 产能的提高使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价格降低; 两种产品发生替代的概率和服务水平仅与需求的随机扰动项服从的分布有关。 通过数值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发现产品替代程度和产能的提高有利于供应链成员和系统利润的增加, 当制造商不受产能限制时, 各决策变量和供应链利润水平不再受产能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支付多样化环境下, 考虑第三方支付促销对顾客效用的影响, 本文构建了受促销和价格影响的顾客效用函数, 建立了引入顾客效用的三级供应链利润模型。 利用 Stackberg 博弈分析供应链主体间最优决策, 并与集中模式下进行对比, 为了促使零售商降低零售价格来提高顾客效用, 构建了批发价格下“促销成本共担+收益共享” 契约达成供应链协调。 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证明: 集中模式下顾客效用比独立决策下大; 建立的契约机制能够实现制造商主导下的供应链协调; 促销力度的增大有效增加了顾客效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研究了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中心构成的废旧电子产品三级逆向供应链系统的定价模型。通过设定回收废旧电子产品的质量类别来分析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合作情况与非合作情况下的逆向供应链定价与利润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得出了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的三级逆向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以及相应的利润。通过比较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的最优价格及逆向供应链系统利润,发现合作情况下三级逆向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更高,同时可分解再制造的废旧电子产品与可维修再制造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价格也更高。通过Matlab仿真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废旧电子产品中可分解再制造废旧电子产品比例的增加,在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况下,可分解再制造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价格和三级逆向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均减少,而可维修再制造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价格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制造商负责回收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中, 对新产品和再造品实行差别定价, 同时将供应链成员的利他行为纳入该模型中, 研究各种利他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对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影响。结果表明: 集中决策的总利润比分散决策高, 闭环供应链总利润与回收努力成本呈负相关。制造商单独的利他行为对自身不利, 但能大幅度增加零售商利润进而提高整个闭环供应链总利润; 零售商单独的利他行为不会改变制造商总利润; 双方同时具有利他行为时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受制造商利他行为影响更大, 供应链总利润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建由1个普通制造商、1个绿色制造商和1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 运用博弈论方法, 考虑供应链成员之间零合作、 横向合作、 纵向合作、 全合作等不同合作模式, 研究消费者绿色偏好、 产品替代率对不同合作模式下产品价格、 产品绿色度、 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 研究表明: 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对绿色产品的绿色度和价格有正向影响; 产品替代率对普通产品价格有正向影响; 横向合作提高了两产品的价格, 损害了消费者福利和供应链利润; 任何一方的纵向合作都优于分散情况, 且绿色制造商纵向合作的供应链总利润大于普通制造商纵向合作的供应链总利润。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制造商统一定价, 本文构建制造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 在集中决策、 分散决策和协调决策下, 对促销及协调策略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零售商谈判能力、 制造商促销成本分担比例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集中决策下产品价格最高, 总利润最大; 零售商谈判能力大小决定制造商是否采用促销成本分担契约; 当零售商谈判能力较小时, 促销成本分担契约虽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 但会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利润的 Pareto 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广告既能影响市场需求又能影响回收的条件下,本文运用博弈论,建立了一体化决策模式(集中决策、制造商回收广告、零售商回收广告)与制造商广告决策模式(制造商广告时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得出最优广告水平、产品批发价、产品零售价及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润与总体利润,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与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告在回收与营销两个方面的效率越高,则广告投入也就越多,使得市场需求量与产品回收率增加,最终提高了制造商、零售商、总体利润。针对不同的市场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渠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传统制造商品牌的双渠道供应链,引入网货品牌的网络直销渠道,构建了两个品牌竞争下的多渠道供应链定价模型。并考虑了两条网络渠道的双重搭便车行为,通过Nash博弈得到供应链成员在分散和集中式决策下的均衡策略。研究表明各博弈方的最优定价和利润是关于渠道间及品牌间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增函数,且渠道竞争的影响显著于品牌竞争;两个制造商的搭便车行为与自身的最优定价和利润呈正相关,但它们的相互影响取决于直接价格弹性系数;搭便车行为对零售商是不利的。最后采用价格加成契约来协调多渠道供应链,以弥补分散决策下双重边际效应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两层双渠道供应链中,在制造商实施直销渠道的基础上,零售商开辟电子渠道对供应链的影响。建立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模型,针对零售商未开辟电子渠道和开辟电子渠道两种情形,分别求解集中决策、Stackelberg博弈分散式决策模式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各自的最优定价及利润,并利用数值算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零售商开辟电子渠道的影响是多重的,一方面零售商的市场被拓展,竞争力增强,利润显著提高,有利于其与制造商进行抗衡。另一方面,制造商的利润有所下降,且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渠道冲突加剧。因此,面对制造商的直销渠道,零售商可以选择开辟电子渠道来增强其话语权,与制造商进行谈判,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4.
李昕  祖峰 《河北工业科技》2018,35(6):383-391
为了有效解决由于对消费者的争夺从而引发的渠道之间关于定价、服务水平、利润等方面的冲突,基于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构建了网络直销市场与传统零售市场需求模型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模型,运用Stackelberg模型,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实施分决策时,通过制造商对零售商实施补偿激励前后的对比,分析了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对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定价、制造商与零售商利润以及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并求得最优定价及制造商的最优补偿额度和零售商的最优销售努力水平,进行了不同情况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利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制造商是否实施补偿激励,都应随着网络消费者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网络直销价格;零售商的零售渠道价格应根据网络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先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再提升。当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直销渠道时,制造商的补偿激励水平和零售商的销售努力程度均会下降。制造商应提高其补偿水平,进而激发零售商提高销售的努力水平,并使双方利润及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研究结果为基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供应链补偿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对双渠道的供应链补偿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需求时变情形下供应链的补货与定价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时间已成为影响产品价格和需求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考虑时间对价格和需求量的影响,利用博弈理论对供应链的供需关系及其补货与定价决策作了定量研究。在制造商首先确定销售价,配送商随后选择订货量的假设前提下,笔者导出了供方的最优定价和需方的最优订货量.即纳什均衡结果。在均衡状态下,供需双方在各补货周期内的利润随时问推移而减少,且当双方的补货周期相同时各方在整个经济寿命周期内的利润最大。此外,供应链的经济寿命周期随产品价格的下降速率增加而缩小。最后,我们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 纳入制造商的损失厌恶行为, 以制造商 Shapley 值为参考点, 构建损失厌恶型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 研究集中式、 风险中性分散式和损失厌恶分散式决策下最优定价、 减排策略和利润, 并对3 种不同情形下策略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 集中式决策下减排水平和供应链利润都高于制造商风险中性分散式决策; 制造商具有损失厌恶行为时, 减排水平和供应链利润进一步下降, 批发价格则升高; 而3 种不同情形下线上和线下零售价格大小关系取决于减排成本系数; (2) 随着线上偏好系数增大, 线上零售价格不断增大而线下零售价格不断减小;(3) 损失厌恶型分散式决策中, 随着损失厌恶程度增大, 减排水平不断减小, 批发价格不断增大, 而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则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7.
假设新顾客在购买新/再产品时需要支付一定的押金, 老顾客进行以旧换新/再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 根据新/再产品的定价策略和以旧换新/再的折扣力度, 新顾客决策是否购买再制造品, 老顾客决策是否以旧换再, 相应地求出 4种情形下的产品需求函数。 以生产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决策了4种情形下新/再产品的最优定价; 运用解析方法分析了新产品的生产成本、 再制造品的生产成本、 折扣系数和押金对最优定价和需求的影响; 运用数值算例方法分析了这些参数对生产商最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利他偏好引入双渠道供应链, 分析在供应商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及Nash博弈3种结构中的渠道最优定价, 以及其所受利他偏好和博弈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 直销价不受利他偏好和博弈结构的影响; 批发价与供应商利他程度成反比, 与零售商利他程度成正比, 且其在供应商主导时最高, 零售商主导时最低; 零售价在不同博弈结构中受利他偏好的影响不同, 且其在Nash博弈中最低, 在其他两种博弈中, 利他程度更高的一方作为主导者时零售价更低。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得出: 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及总利润都与利他偏好有关, 且供应链成员利润在自身作为主导者时可达到最大,供应链总利润在Nsah 博弈中最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构建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对新产品和再造品实行差别定价,同时将利他行为引入到该供应链模型中,研究决策者的利他行为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利他中性相比,制造商的利他行为虽然会削弱自身利润水平,但会使得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增加;零售商的利他行为不会改变整个供应链的总利润,制造商增加的利润等于零售商减少的部分;双方同时具有利他行为时会增加供应链总利润,但双方的利他系数组合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实现双赢。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上述结论作出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单供应商-单销售商两级供应链,建立了“批对批”、等量延迟送货和等量非延迟3种生产-补货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集中式决策和分散式决策下的最优决策策略.给出了各种情形下供应商和销售商各自的最优决策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库存水平和供应链系统总成本函数.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分析了模型的最优解特性并对结论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