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物医药外包产业作为我国当前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风险投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本文对生物医药外包产业在中国发展的状况和风险投资参与生物医药外包产业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就风险投资在新药研发外包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进而阐述了对利用风险投资促进CRO产业发展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海日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截止2009年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为1215亿,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17.5%,其中包括制造业增长了14.5%,商业销售增长了20.5%,服务外包业增长了28.5%。目前上海在统计名册内的生物医药制造企业有410家,其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10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将新药研发业务转移到中国,推动着我国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系统分析与典型案例剖析、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模式、特点等现状进行了研究,客观分析了这种精矿转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将新药研发业务外包到中国,推动着我国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北京市作为国内科技资源和高技术人才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成为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研发机构选择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或寻找合作伙伴的首选.本文根据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登记的涉外合同数据库,分析了北京市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现状、特点、优势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于利益考虑,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并呈现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的趋势。对研发认识不断深入,国内逐渐加大了研发投入,促进了医药研发服务的发展。本文对国际和国内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国内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医药研发服务业出现的新模式,并对竞争格局、优劣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上海通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连续的培育与积蓄,在构筑生物医药创新体系、聚焦科技前沿、开发创新药物、培育产业集群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张江药谷”的品牌已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认同。2009年,上海又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加快发展的九大产业之一,颁布了生物医药产业行动计划和专项扶持政策。目前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优秀的创新成果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占据着全球生物医药市场领头羊的地位,通过分析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及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由于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获得了长足进步,而由于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巨额投入,生物医药的技术合作创新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论文研究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合作创新的趋势和特点、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合作创新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28日,“2010上海生物医药投融资峰会暨成果推介会”在上海召开。峰会分析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瓶颈问题和不足,就生物医药产业投资策略的现状、环境与机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钟倩主任从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国的创新中心,北京是中国最具标志性的医药市场和研发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医药产业的战略地区,北京庞大的医疗市场、丰富的科技资源、发达的医药商业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可靠保障,也使得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宏观背景下逆势上扬,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新药研发合同研究组织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我国的新药研发应采用合同研究组织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在世界新药研发行业研发外包市场日益增长及研发费用增加的国际环境下,CRO是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风险平均化的产物。结果与结论合同研究组织模式是中国今后新药研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R&D价值创造为基础,通过问卷研究了我国企业R&D投入的困境与R&D资源获取的成本关系,信息不对称与R&D融资渠道的摩擦力。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对于粗放型发展中成长的"虚胖"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来瘦身;企业寄期望的R&D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原因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缺失,出现很大的摩擦力。对此,企业需要首先通过自有资金,分步骤地通过R&D价值创造来取得不同阶段R&D融资的信用证明,并通过研发合作网络,才能有效地降低获取R&D资源的成本并不断地积累企业研发价值创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6年全球研发投入居前2000位的企业数据,考察了这些企业研发投入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产业分布、国家分布,以及研发的集中度,并探讨了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是:研发具有产业异质性;研发在一些国家集中;企业研发的总量水平、研发比率、研发增长率与企业规模具有非线性关系.中型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量,而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具有较高有研发投入比,以及研发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企业转型升级尚无明确定义,理论更处于探索中。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看,企业、政府、政治和市场是促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对此,本文以政治关系和市场化进程为纽带,研究了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企业政治关系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企业转形升级;政治关系对研发的促进作用只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显著,产生的是诱导效应,在国有控股企业中不显著,产生的是替代效应,这反映出民企通过政治关系,对政府提出的企业转型升级更有热情,更能作出积极的反应;只有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政治关系才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除政治关系和政治热情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还需要强化市场化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对中国医药行业研发(R&D)联盟的研究集中于理论模型和策略,对其实践状况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本文通过对中国医药行业R&D联盟的回顾性文献综述和相关信息的整理分析,总结医药R&D研发联盟近十年在中国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产、学、研”三结合研发新药;政府与商会进行协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R&D联盟市场化。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钢铁、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上东部仍有较大优势,产业还呈现出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北上”趋势。工业发展从地区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仍普遍追求重工业化,制造业在沿海少数省份集中度较高,沿海沿江工业污染严重.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未来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动各类区域转型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显著正向关系。制药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也要求制药企业必须采用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本文指出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市场导向对内集中体现为研发与营销的整合。本文从现状、结构及产出三个方面,分析了制药企业药品开发项目中研发与营销整合措施的运用,并进一步探讨目前制药企业研发与营销整合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光伏发电产业亟需政策扶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在世界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目前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内需不足、研发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研究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和上网电价,分析了发达国家对光伏产业扶持政策的特点;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我国太阳能产业“两头在外”的形势下,大力促进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更需要政府扶持,所以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后起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发展服务外包,新兴经济国家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这些国家的产业升级有可能突破传统的线性路径。相对于制造业,中国服务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较低。发展服务外包将为中国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以全球化为视角,探讨服务外包与后起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变化,并运用SWOT方法,分析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差距,提出推进服务外包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最后考察了外包对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工业行业中,外包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物质投入外包:高技术、低开放度以及大规模行业中国际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有两个原创性贡献:一是区分了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差异;二是发现行业性质影响国际外包对生产率作用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