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解决高铬钢复合轧辊离心复合铸造生产中的结合层夹渣问题,以复合铸造过程数值模拟与夹渣物XRD分析相结合,分析了该夹渣成分及分布原因。首先,通过宏观检查并利用XRD实验定性分析了夹渣物的组成,初步确定了夹渣物为生产中高温反应生成的非金属夹渣,且集中分布于辊身冒口端。其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高铬钢轧辊复合铸造的生产过程,对比研究了离心铸造和重力铸造2个阶段辊身冒口端与底端的高温金属流动与温度场演变差异。模拟结果表明:芯部重力铸造时,芯部高温金属液对轧辊外层冲刷作用的差异是夹渣物主要分布于辊身冒口端的重要原因。通过复合铸造过程流场与温度场的模拟结果,对高铬钢复合轧辊结合层夹渣物的产生和分布原因进行分析,对于改善离心铸造轧辊缺陷的产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瓦楞辊中凸曲线的选择及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瓦楞纸板的生产过程中 ,为了解决上下瓦楞辊之间、下辊与压力辊之间因变形而产生的压力不均匀 ,将瓦楞辊做成中凸型 ,以补偿受载后瓦楞辊产生的挠度 ,从而改变压力不均匀的现象。而且规定瓦楞辊辊体中间直径与两辊体端部直径的差值为瓦楞辊的中凸量 ,中凸量的计算方法在文献(见本刊1998年第11期第11—12页)中已做过详细的讨论 ,本文就如何选择中凸曲线做些讨论。一、中凸曲线的选择“中凸量”只是说明辊子的中间位置与两端的直径的差值 ,但是 ,整个辊子上各点的直径是连续变化的。那么辊子沿轴向方向上各点的直径是如何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Minitab软件,对热轧锻造钢球质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分析。通过对质量数据的正态性检验控制图以及箱线图进行分析,判断出生产过程中钢球淬火处理是影响钢球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球淬火过程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钢球温度随淬火时间变化的分布关系和钢球不同部位的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使立体冷库温度场更加均匀,研究立体库气流组织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利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冷风机送风速度在3.7~15.7 m/s、送风温度在240~248 K以及6种摆放位置下立体库内气流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据此探析立体库气流组织特征分布及冷却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风速对立体冷库性能影响显著,预冷时间随风速增加呈指数减小,温度场分布更均匀,但在冷藏阶段风速过大会造成气流扰动,温度场均匀性降低且能耗骤升;送风温度变化对气流组织分布无显著影响,与冷却速率呈反比关系,增幅基本一致;风机摆放采用主流背向式,气流干扰小且温度场降温均匀。立体冷库风机风速优选12.7 m/s,风温高于冷藏温度2 K,可保证降温速率与降温均匀特性,摆放形式优先采用主流背向式,温度场波动范围为-1~1 K,缩短了冷库在无装载情况下的开机预冷时间。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冷库冷却性能和货物冷藏品质,可为立体冷库内气流组织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集料识别为基础,采用均匀性评价确定再生混合料的集料分布不均匀系数D、新集料分布不均匀系数H、孔隙分布不均匀系数K和试件的孔隙率V,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RAP加热温度、RAP拌和时间、新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及新旧料混合时间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RAP加热温度和新旧料混合时间对试件均匀性和孔隙率大小的影响都极为显著,宜控制在120~130℃;2)RAP拌和时间对试件均匀性影响较小,试件孔隙率随RAP拌和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可控制在90 s左右;3)新沥青混合料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影响较小,而新旧料混合时间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影响较大,新旧料混合时间应不小于90 s。研究成果可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分析模块,对孔类零件的加热过程进行温度场分析,探究不同加热方式下零件的温度场分布及热变形情况,为热装工艺中的温度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改进前悬臂辊结构 我公司棒材轧机配备一座75t/h步进梁式加热炉,炉子有效尺寸27.84m×6.612m,燃用发生炉煤气。加热炉装出料采用侧装、侧出方式。装出料端各有六只炉内悬臂辊道,钢坯从炉外装料辊道上一次一根的送到入炉悬臂辊上,加热好的钢坯通过出料悬臂辊送往轧机,悬臂辊结构如图1所示,悬臂辊的辊轴与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六辊轧机为对象,通过影响函数法推导了工作辊变形公式。利用matlab软件的GUI功能编制了六辊轧机轧辊变形参数化求解程序。通过程序,研究了轧制工艺参数如轧辊直径、带钢宽度、轧制力及弯辊力等对轧辊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江市东方丝绸市场永顺轧光厂位于江苏盛泽镇南环路镇南4区1号,于1999年建厂。经过10年的发展,该厂拥有8台先进油面二辊、三辊轧光机,备有24米的宽幅家纺轧光机,专门加工春亚纺、尼丝纺、花瑶及特宽幅家纺等多个系列品种,是盛泽地区较早从事精品纺织面料轧光整理的大型加工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根据磨损机理分析型钢轧辊磨损原因,对型钢车间选用轧辊、换辊、及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覆膜是对以纸张等材料为载体的印刷品进行表面整饰的重要手段,覆膜质量的提高对于覆膜机的稳定性和温控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讲述了覆膜机的发展、工作原理以及预涂膜覆膜机热辊筒的几种加热方式;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热辊筒的结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和中断程序的设计,对改进覆膜机的温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将太阳能技术与建筑物的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地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的高效、节能的采暖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地源热泵辅助的太阳能系统在地板采暖中的应用,可全天候节能地提供地板采暖所需的低温热水,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效地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节约高品位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从而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高强钢热冲压成形过程宏微观数值模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冲压成形制造高强钢零件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现有热成形零件强度高但塑性低,如何在保持零件高强度同时,提高其塑性是热冲压成形发展的方向,而这需要对热成形过程微观组织演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相比于试验手段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反映热成形过程零件宏观的温度、应力变化历程,以及微观组织演变。总结了现有的热冲压成形过程的宏观温度场及应力场以及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的模拟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该方向的研究可为高强钢热冲压成形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有助于汽车轻量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以某电厂热泵房冬季施工临时供暖方案为研究对象,采用送风系统将汽机房上部热空气送入热泵房以满足热泵房施工调试期冬季防冻、防寒问题,结果表明:该热风供暖方案不仅供暖效果好,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现有饮水机加热装置拆卸困难、冷热水混合危害健康、饮用水二次污染等问题,在国家峰谷电急需平衡的背景下,设计了合理利用峰谷电的单片机控制智能饮水机。它主要包括加热装置、快换结构、热水存储结构、通气孔复位洁净帽结构和单片机控制系统。采用反压式供水加热结构,使加热更充分;加热装置可见,能快速更换即热管;以通气孔复位洁净帽隔离饮水机内部与外界接触,可减少污染物的进入和散热;由电磁阀控制流水方向,彻底隔离冷水和热水,避免阴阳水,提高了饮水质量;带有温度、液位传感器、报警保护功能,可解决用水高峰水量不足、用水低谷反复加热电能浪费问题;通过设定低谷段的时间范围,实现低谷时段加热储水,在合理利用峰谷电的同时为用户节省电费。若推广使用可为国家电网"削峰填谷"优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以太阳能为主,电为辅助的供热端,以地暖为供热末端的供暖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及太阳能和地暖的技术参数合理匹配,实现节能、舒适、智能化的供暖系统。  相似文献   

17.
滚子加热炉是将钻井液加热老化的专用设备,在钻井液添加剂产品的质量检验中也普遍的使用。滚子加热炉的要害是内部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和显示温度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产品检测指标的重现性和质量判断的准确性。目前国内各实验室普遍使用的国产多轴滚子加热炉,不同程度地都存在各轴区温度分布差异大的问题。使得同一试验浆放在同一滚子加热炉内的不同轴区,老化后检测出的数据差距很大,极易造成误判,引起质量争议。我们对我公司所用滚子加热炉进行反复研究、测试和改造。使炉内温度高低差缩小到5℃以下,钻井液试验和产品检验数据重现性好,有效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8.
供热系统完成初调节后,某支路热用户会因热量需求改变而发生流量改变,从而影响供热效果。为了满足此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又不影响其他热用户的供热需求,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建立换热站二次管网循环泵电动机的功耗模型,模型的主要约束条件为各支路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各支路水力平衡态,利用遗传算法的寻优能力,通过引入惩罚函数,将约束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以供热系统上所有支路热用户的供热平衡为最终目标进行寻优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所有支路热用户的供热平衡时,确保了循环泵电动机的运行功耗最小,得到了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设置,节约热负荷约7.6%。所用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次网支路热用户的供热平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