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输墨系统中油墨的流动依靠墨辊之间的挤压和旋转完成,油墨的流动特性最终通过墨辊上墨层厚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表现出来。本文基于墨辊弹性及油墨黏性,采用Maxwell黏弹性模型,对胶印机输墨系统中油墨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建模和研究分析,为墨路系统设计、压力调节、运行速度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对油墨预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辨识技术,利用二元插值法建立了考虑不同墨区因素的网点面积率与墨键开度值关系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将此模型的计算精度与文献中的最小二乘法建模精度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数据验证表明,二元插值方法比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注水管网仿真分析软件以石油工程技术、流体力学、给排水管网设计理论、有限元方法为基础,建立注水系统仿真分析数学模型,以油田真实生产数据为初始条件,模拟计算得到管网各节点及管元的压力、流量参数、计算系统效率及能量损耗,依据仿真结果及生产数据,对注水系统进行工况诊断,分析影响油田注水系统效率的因素,对各方案中的注水泵变频进行仿真计算,计算得到注水站的开泵方案及系统运行参数,对不同的改造方案进行对比研究,优选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压电驱动DOD微型供墨系统中的基于聚乙烯(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等不同聚合材料油墨进行详细研究。根据油墨的流变特性和印刷系统的机械特性得到特性值,通过特性值可以预测给定印刷系统中聚合油墨的运行情况。除印刷适性外,还研究了不同油墨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子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柔性版印刷的输墨系统塔拉布众所周知,直至15年以前,柔性印刷的输墨系统都是用网纹传墨辊和墨斗的传统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中,网纹传墨辊在印版的上部传递油墨,并用一个叫做墨斗辊的橡皮辊刮墨。墨斗辊浸在墨斗中旋转,沾附着一层油墨传送到两个辊子接触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高动态无人机群自组网在网络拓扑频繁变化下快速传输高优先级业务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TDMA协议的动态优先级时隙分配算法。根据节点优先级级别,在TDMA协议框架下提出面向不同业务需求的动态时隙分配算法,采用位向量(BOV)间接确认法实现节点时隙分配;并通过多维度调整策略,综合业务优先级、邻居节点数量、邻居节点变化率和等待时间多个维度确定节点优先级,均衡不同优先级节点对不同数量时隙的申请;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调度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优先级时隙分配算法(DP-TDMA)在拓扑频繁变化时可以动态申请、快速分配不同数量的业务时隙,满足对多种业务传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动态下网络拓扑变化的影响,提高了协议的公平性与稳定性,保证了高优先级信息快速传输,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所设计的DP-TDMA算法可应用在高动态无人机群自组网场景中,为网络时隙资源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印刷过程中,印刷供墨量是决定颜色复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是通过胶印机操作台调节墨键开度来控制。本实验根据印刷机供墨原理设计了印刷测试图并进行印刷实验,得到不同印刷供墨量对应的密度值;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油墨密度与印刷机墨键开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作为印刷过程墨量自动控制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孙迪 《中国包装工业》2001,(5):49-50,52
刮墨系统是影响凹版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凹版印版的网点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效果,而刮墨关系是保证凹版辊业胡传墨的关键,目前的制版技术已径成熟,凹版辊可由专业制版公司完成,但对于要求印刷者独立操作的刮墨系统,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完全掌握这门技术就有一定的难度,刮墨刀片是整个墨系统的关键,刮墨刀片的作用在于将凹版滚筒表面上多余的油墨刮净,保证凹版辊图像区的精确载墨量,在无衅象区保留最下最的油墨,这一极薄遥的油墨层能在刮墨刀片与滚筒接触面之间起到润滑作用,如果油墨层太厚,印刷时无图象区就会在印刷品处留下模糊印迹,如果墨层太薄,刮墨刀片和滚筒之间的磨损会太大,影响印版辊和刮刀的使用寿命,不能够保证印刷的效果,因而有人把刮墨称做是凹版之精华,是保证凹版完善印刷质量之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IGT AIC2-5印刷适性仪测试纸张对油墨色彩再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阶调区域,同一纸张对油墨的色彩再现效果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且依据4种纸张打印得到的不同油墨色彩再现性指标(灰度、色强度、色差和色效率)的测试分析,发现在铜版纸上,黄墨的灰度大于胶版纸,色效率低于胶版纸,青墨和品红墨的效果完全相反;纸张性能对青、品红墨颜色再现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暗调区域,而对于黄墨,在整个阶调的颜色再现效果都有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为制定印刷及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刮墨系统是影响凹版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凹版印版的网点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效果,而刮墨系统是保证凹版辊精确传墨的关键。目前的制版技术已很成熟,凹版辊可由专业制版公司完成。但对于要求印刷者独立操作的刮墨系统,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完全掌握这门技术就有一定的难度。刮墨刀片是整个刮墨系统的关键,刮墨刀片的作用在于将凹版滚筒表面上多余的油墨刮净,保证凹版辊图像区的精确载墨量,在无图象区保留最少量的油墨。这一极薄的的油墨层能在刮墨刀片与滚筒接触面之间起到润滑作用。如果油墨层太厚,或者图一中标注的PN距离太短,…  相似文献   

11.
柔性版印刷传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柔性版印刷中油墨的转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油墨转移的各个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选择最佳的正交实验表,进行印刷实验;通过正交实验表的直观分析和关系曲线分析得出传墨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为提高柔性版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胶印机的自动化程度,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ADuC831单片机的印刷机遥控墨斗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此方法能够实现电机的正反转以驱动各个墨键达到指定的位置,即能够控制电机根据相应的操作指令精确定位,实时反馈并能够对电机运行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经测试,该系统可靠、稳定,能够达到控制墨斗局部供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能够用于铜版纸打印的喷墨墨水,制备了一种铜版纸用快干型喷墨墨水,并对其打印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利用自制喷墨墨水与普通喷墨打印墨水在铜版纸上进行打印对比试验,进行色度分析、边缘锐度测试及物化性能、耐水性、耐老化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喷墨墨水稳定性较好,适用于压电式喷墨打印,干燥速度快,耐水与耐老化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普通喷墨墨水,能够较好地应用于铜版纸打印,但色密度偏低,色彩再现范围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4.
印刷过程中的墨量检测与控制是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考虑到光在纸张内部的多重内反射效应,本文以修正的Clapper—Yule光谱反射预测模型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数据,求出印刷品的理论墨层厚度,进而得到印刷放墨量的校正参数,为印刷品的在线质量控制和全数字化印刷流程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是由社会精英人士组成的复杂系统,以往对其绩效的评定研究大都停留在繁复数据的简单归纳和各类变量的定性评价上,既易于失真又难以体现TMT运作的动态性。因此,应在系统分析其绩效各要素内涵及彼此关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工具,构建以绩效的六维力度体系为核心的绩效数学模型及相应评价方法,以减少主观噪声的干扰而真实反映TMT绩效的客观状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环保型水性树脂在印刷及涂料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溶剂型油墨相比,由于水性油墨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较低的干燥速度,容易发泡,pH稳定性及不同的黏度特性,使水性油墨的研制非常困难。但随着化学和印刷工业的发展,水性油墨将逐步取代溶剂型油墨。本文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水性树脂为原料,正丁醇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二甲基乙醇胺为pH调节剂,通过溶液聚合的方式得到丙烯酸树脂。合成的丙烯酸乳液与纳米二氧化硅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丙烯酸乳液,并且利用此乳液制备水性油墨。通过动态光散射仪与电子显微镜来研究粒子的分布及表面形貌,并且还研究了油墨在玻璃板上的附着力及油墨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海洋环境的有效监控,设计了一种面向海洋环境数据采集和动态监控的物联网节点。首先,定义了系统模型,将系统分为无线传感器网络、Sink节点和监控中心,将系统中的节点分为传感器节点和Sink节点,然后对传感器节点、Sink节点、传感器接口电路以及监控中心的硬件均进行了设计和描述,同时对传感器节点和Sink节点的软件流程进行了设计。系统测试表明文中方法能对海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动态监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给出报警以对用户进行提示,同时死亡节点数较少,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栅格文字的印刷效果,通常需要在印前对栅格文字的笔画粗细进行调整。本文提出一种亚像素级调整方法,基于栅格文字的邻域窗口分析,做到范围和方向的可控调整。该方法将栅格文字图看做前景文字和背景图层叠加的结果,执行图文分离,计算文字部分各点的浓度值,并通过邻域内笔画形态分析,调整其浓度。调整后的文字效果可以类比矢量文字的调整效果,并且适用于全局或任意方向(如纵向、横向、斜向等)的笔画粗细调整。实验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UV油墨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V技术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UV油墨具有固化速度快、印刷质量高、无VOC排放等优点,作为一种环保型油墨,在各种印刷方式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UV油墨体系的主要成分——预聚物、单体等的结构特点及UV固化机理;结合UV油墨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UV喷墨油墨分散性及其评价方法、流变学特征;根据实验研究结果,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论述了UV油墨的固化速度及氧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考察了UV胶印油墨的转移率及其在低能表面承印材料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20.
在印刷工艺中,涂布纸对油墨油的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其决定了油墨的固着速度,从而影响印刷质量及生产能力。在过去的15年里,许多科研人员研究了涂层的孔状结构对油墨固着的影响,但并没有关于油墨组分及乳化对油墨吸收及固着影响的报道。研究人员曾提出过几种不同的假设来描述油墨油的吸收过程。Donigian提出了多相理论来描述油墨油的吸收,假设涂层结构对树脂相及油墨油相的吸收速率不同;Gane等人提出,油墨的逐渐固化表明涂层吸收油墨油的过程是在没有任何明显组分分层下逐渐固化的;Xiang和Bousfield提出的滤饼理论表明,颜料粒子与累积在墨层与涂料之间的的硬树脂也具有滤饼特征。在印刷过程中加入润版液会改变油墨的黏度。Ercan指出在高和低剪切率下,黏度与印刷中油墨拉丝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与稀释剂(如矿物油)的纯黏性行为相比,油墨(包括相互溶解的软树脂)的弹性增加时会导致更小的拉丝。Xiang在更早的时候已提出这种假设。Xiang后期的工作表明纯油墨与油墨乳化后形成的墨膜初始状态存在差异。Xiang和Fr(o|¨)berg研究了乳化油墨的黏性,他们发现油墨附着过程中黏性上升的初始速率似乎不受外加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油墨油组分和油墨乳化现象对固着速度的影响,并将基于滤饼理论的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过滤实验和流变测试的结果拟合描述油墨固着过程方程,并探讨在不同纸张上,3种油墨(热固型油墨、乳化热固型油墨、单张纸胶印墨)固着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