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本文根据生态主导产业的特点,构建了区域生态主导产业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区域生态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型.基于极大熵准则,运用熵权分析法给出了各产业基于生态效益的指标排序,根据产业间的排序,确定区域的生态主导产业,并对山西生态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际著名战略研究专家麦克· 波特在1990年发表的“国际竞争力”一书中,提出了区域竞争力模型。波特认为,区域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上,即其产业在大市场中的竞争表现。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下列六个因素,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作用;政府作用。前4个因素是内在因素,后两个因素是外部影响因素。六大因素构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如下图所示。它描述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中国汽车产业六大竞争因素浅析 (一)要素状况 要素状况是指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研究述评 在产业经济理论史上,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界定和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教授对主导产业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它在《主导部门和起飞》(1998)一书中,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即"罗斯托基准",这一基准的含义是:选择具有扩散效应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关联链上的各产业中,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确立 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建立,关键是选择好主导产业。因为,有什么样的主导产业,就相应地要求发展什么样的配套产业,就会出现与之适应的产业结构。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各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都是由中央确定的。根据国民经济各个发展时期的“五年计划”安排,中央直接决定了各重点产业的区域分布,地方很少有决策权。随着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各地方有了相当大的投资自主权。特别是出现了投资主体(中央、地方、企业、集体、个人、外资及各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过程系统,将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扩散与创新支持4个维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并评价了2013年3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区域在创新过程系统不同维度的表现并不一致;高技术产业园区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区域高技术产业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圈腹地成员河北省,在承接来自京津的产业转移基础上,需巩固和加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本文量化并规范了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核心经济优势、市场优势、技术水平、劳动力进步水平综合指标,遴选出河北省现阶段的主导产业,研究了优势、劣势产业的发展策略和优化整合区域圈产业结构方向.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辽宁工业振兴的关键,科学地对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是区域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阐述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其他省市进行比较评价,提出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阐明了国有企业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补充,它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塑造产业竞争力,甚至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随后分析了国有企业对竞争性产业、垄断性产业、战略性资源产业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单一的市场机制不足以支撑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有利于增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私有化应该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反思以往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发现其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即忽视产业的微观基础,"就产业论产业".鉴于此,本文尝试将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本文认为:一个由众多具备很强价值创造能力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组成的产业一定是能够保持持续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也就是说,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必须具有竞争优势与很强的价值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为衡量和判别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本文引入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EVA.最后,本文运用EVA对江西省的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角度对主导产业选择的传统理论作了综述,并概括了我国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我国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缺少多层次和系统化反映区域特征的区域主导产业研究;(2)缺少对传统第一、第三产业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3)缺少对特殊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对河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在全国、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对3个主要行业的竞争力特征进行了归纳,指出了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扶持、企业创新主体、产业重点选择、京津冀合作、合理布局和内外结合6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的对策措施,可为政府部门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研究对骨干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利基企业是生态系统中的大众和价值创造主体,研究其商业生态系统战略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初创企业的创业成功率,从而激活国民经济的活力。本文识别出利基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面临着随整个系统灭亡、被核心企业捕食和与其它利基者竞争3种挑战,提出以商业生态系统和生态位评估为基础的利基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战略决策模型。 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必须努力提高制造业整体绩效,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14.
将指标综合选择方法引入建筑产业评价领域,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定量化地选定了12个观测指标,从资源要素、产业外部环境、产业内生能力3个方面提出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评价指标体系本身非递阶层次结构特点,利用网络分析法(ANP)建立了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具体测定与排序.计算结果表明:建筑产业竞争力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和沿海地区表现明显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竞争的日益市场化与国际化以及基于技术创新的金融业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竞争力本来就不强的银行业深受冲击。因此,我国银行业必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便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试图用数据包络方法(DEA) 对我国16 家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期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从结构上规定并体现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对规划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鹿泉市产业结构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鹿泉市经济发展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在经济运行中已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已不再起主导作用。建议鹿泉市今后应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深挖区域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和高效化,使区域经济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以纺织产业为例,建立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2004年全国31个省市纺织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认为,我国纺织产业区域发展基本呈现出东中西三级带状模式,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纺织产业实施区位转移的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基于我国国情,各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也是无法避免的,经济差距过大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造成三地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财税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的深入研究,并针对该区域的财税政策进行分析,提出了缩小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将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分析,有别于以往单纯从其中一方面进行的研究,也有助于建筑业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可持续水平.文章建立了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指标中的主成分,以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综合值.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的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计算、比较.排序结果证明,该模型符合地区差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