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套期保值与企业价值的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套期保值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作了系统的回顾,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了企业套期保值的动因,套期保值同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各种机制。大部分的实证结果表明,套期保值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价值。论文的贡献在于对已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稳健性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扩展研究企业套期保值的工具和套期保值的程度;不同套期保值机制及其组合;对实证模型的变量及其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将套期保值的成本和损益作为实证模型中的控制变量,以使模型更完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黄金期货套期保值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中国黄金期货套期保值绩效,文章利用协整检验分析黄金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应用GARCH模型估算了黄金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结果显示,当前中国黄金期货和现货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已经基本得到发挥;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晓梅  伍萌 《中国经贸》2010,(12):106-107
自2008年以来,我国企业频频出现因套期保值导致的亏损事件,其中不乏巨亏事件。套期保值的目的是规避不利风险,何以导致巨亏?本文以国航套期保值巨亏事件为例,分析套期保值的原理,进而对企业如何有效利用套期保值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企业成本控制中套期保值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 《中国经贸》2010,(20):185-186
本文以企业为进行成本控制进行套期保值为背景,结合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指出了套期保值与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密切关系,论述了企业使用期货这一衍生工具进行套期、控制成本的理论和方法例证了使用套期保值进行成本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金融衍生工具——期货合约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对冲现货、股票的价格风险方面,即套期保值。而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又是套期保值理论的核心问题。套保比率一般采用最小二乘方法(OLS)及二元GARCH(BGARCH)模型进行估计。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基于OLS的套期保值及基于BGARCH模型的套期保值均能有效地对冲现货的价格风险,而其中基于BGARCH的动态套期保值比基于OLS的静态套期保值有更好的保值效果。  相似文献   

6.
邹戬  王立新 《科技和产业》2013,(12):124-126
PTA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作为生产厂商,需要确保利润不会因价格波动而减少,因此,可以选择PTA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在多种套期保值方法和评价指标中,本文选择Markowitz组合投资理论解释的套期保值方法和JohnC.Hul的改进模型以收益方差最小化推导出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作为评价指标,并用Ederington提出的评价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分析套期保值效果。通过2013年上半年数据,实证分析,证明套期保值可以减少生产企业大部分风险。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CVaR最小为套期保值目标,考虑到黄金期现货价格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黄金期现货收益率“尖峰厚尾”和“波动聚集”的特性,建立ECM-t-BGARCH模型,结合我国黄金期现货日对数收益率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套期保值资产组合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时,综合考虑套保有效性与单位风险收益两方面,最小CVaR套期保值模型优于最小方差和最小VaR模型,能够很好地规避现货风险。  相似文献   

8.
郭俊荣 《中国经贸》2013,(16):185-186
财务风险包括价格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等。如何降低财务风险、锁住成本,获得预期利润是管理层必须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套期保值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套期保值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同时对套期保值市场自身的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申赛珍 《中国经贸》2014,(1):128-129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的现行市场作为转移资料价格风险的重要场所,目前的建筑企业中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套期保值能够有效对材料的价格进行风险规避,实现企业的效益保障合约的实施,在建筑材料套期保值中存在一定的功能性,例如有:价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价格风险转移功能等等,同时在套期保值模型的发展中需要注意其市场单一以及监管制度不合理的一些问题,实现对于建筑材料市场发展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在贸易摩擦加剧和新冠疫情的多重冲击下,中外主要饲料原料品种价格波动剧烈,然而国内饲料企业普遍抗风险能力差,对于套保、套利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尚缺乏灵活性.以2015年1月5日至2020年1月23日的豆粕、菜粕、玉米、大豆期现货价格数据为样本区间,应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及其有效性,并对4个原料进行跨品种套利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且操作性强,跨品种套利策略可行但专业性较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饲料企业提出原料价格风险规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陶双 《中国经贸》2014,(22):101-101
强化套期保值业务风险管理,降低套期保值交易的风险,提高交易的效率和效果,是当前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首要工作。本文针对企业的套期保值交易风险管理,首先分析了企业套期保值交易的风险问题,进而详细论述了防范企业套期保值业务风险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运用基于OLS估计模型、BGARCH模型和ECM模型,对中国铅期货市场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估计,并对以上各种方法的套期保值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过套期保值的组合收益率方差都比没经过套期保值的组合收益率方差小,说明用套期保值是有效的.且基于BGARCH的动态套期保值比基于OLS的静态套期保值有更好的保值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股指期货对证券组合的套期保值是典型的交叉套期保值。在此类交叉套期保值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数量)的求解过程中,有学者尝试性地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引入,确定了消除系统性风险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数量),但对其中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的区别未做说明,对贝他系数的说明也模棱两可。本文用另一种方法巧妙地将CAPM引入,对证券组合和股指期货同时定价,较好地实现了股指期货对证券组合交叉套期保值套头比(数量)的求解,并用理论推演和实证数据分析了在一定条件下本文模型与现有文献确定的套头比(数量)之间的相通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治理机制、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引入管理者行为与环境以及企业特征变量,建立了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综合绩效影响的研究模型。在这一模型中,整合了多种治理机制,可以对它们进行集成的研究;引入了管理者行为作为路径分析的重点;考虑了治理机制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效果;对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细化了现有的研究。本文提出的研究模型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治理机制的作用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外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可以规避将来外汇现货交易风险,用条件风险价值的方法度量期货套期保值风险,分析期货量影响套期保值条件风险价值的敏感性。在t分布下,分别导出空头和多头套期保值CVaR风险关于期货量的一阶、二阶敏感度,并解释其经济意义。投资者可以根据套期保值CVaR风险的敏感程度增减期货量,使套期保值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冷树军 《中国经贸》2014,(13):155-156
上海期货交易所即将推出铜期货期权,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又面临着多样化选择,特别是对参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铜产业客户而言,这无疑是难得的投资机遇;如何充分利用铜期权工具有效规避期货价格波动风险,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近期热议话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有效应用铜期货期权工具构建商品套期保值投资策略,为铜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投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筑材料期货套期保值是建筑行业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重要工具,首先从建筑企业规避建筑材料市场价格风险的角度阐述传统套期保值和程序化套期保值的概念,阐释程序化套期保值应用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实例验证程序化套期保值的效果,最后就运用程序化套期保值进行材料采购管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或事项进行总结、说明,为建筑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4—2012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文章对特质性风险与企业价值关系以及在不同的货币薪酬下特质性风险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资产报酬率和股票回报率随特质性风险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这种途径,特质性风险的增加提高了企业的价值。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未预期薪酬增强了特质性风险与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春英 《特区经济》2006,(11):141-143
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现状,着重分析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目前存在的障碍,利用约翰森(Johnson,1960)和斯坦(Stein,1961)的研究成果,阐述一种可行的套期保值方法,其次,通过沪深300指数期货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进行实证分析,算出进行套期保值所需的期货合约个数。结果表明本文阐述的方法能够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的套期保值方法,可以作为实际交易过程中的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夏磊 《中国经贸》2009,(18):243-243
通过对CPI与债务关系的规范研究,得出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的债务的名义价值会减小,使得企业有更多的投资动机,进一步刺激通货膨胀水平的增加,使得债务的名义价值的进一步降低,从而在短期内形成一循环机制:债务——通货膨胀机制。利用VAR模型对以上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初步能够对以上机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