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国资》2009,(12):82-84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两年的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年末即将面临封闭期结束。现在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总体运营情况如何?长江养老在过渡计划转换产品设计和创新方面做过哪些研究和探索?过渡计划结束后如何转换?对于广大企业年金客户关心的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为此采访了长江养老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资》2009,(12):84-86
上海原有企业年金移交过渡期结束之际,为确保广大移交企业年金资产安全运营,在国家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养老")本着安全、平稳、发展的原则,开发设计了三款金色系列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即"长江金色晚晴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长江金色交响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和"长江金色林荫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用于全面承接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资》2009,(11):88-89
为推动上海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上海市企业年金管理和运作模式,整体承接并市场化管理上海市原有企业年金基金,保障企业和职工利益,在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5月,由13家中央和上海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资》2012,(10):94-96
2012年8月23日,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共赢未来长江行”养老金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邀请相关监管机构、专家学者、众多企业、企业年金从业机构等各方,围绕如何稳中求进,抓住养老金资产管理的本质特征,实现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等企业年金发展与养老金资产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地探讨、交流与分享。其中论坛组织者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力、投资总监高红兵就养老金市场发展和投资管理等方面做了发言,分享了长江养老在多年养老金资产管理实践中的深切体会。本期将他们的发言稿做部分摘选后刊载以资读者。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资》2012,(10):94
编者指引2012年8月23日,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共赢未来长江行"养老金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邀请相关监管机构、专家学者、众多企业、企业年金从业机构等各方,围绕如何稳中求进,抓住养老金资产管理的本质特征,实现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等企业年金发展与养老金资产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地探讨、交流与分享。其中论坛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11,(1):105-105
<正>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整体承接原上海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具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三项资格,目前已管理企业年金资产240亿。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正处在进一步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作  相似文献   

7.
近期,亚洲权威资产管理行业杂志《亚洲资产管理》(Asia Asset Management)在香港地区颁发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行业大奖"Best of the Best Awards",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连续第三年获得"中国最佳企业年金管理人"(China,Best Enterprise Annuity Fund Manager)奖项,成为自《亚洲资产管理》2012年起设立"中国最佳企业年金管理人"奖项以来的唯一得主。《亚洲资产管理》的年度"资产管理行业最佳成就  相似文献   

8.
近期,2014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获奖项目揭晓,长江养老"首支企业年金参与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获得上海金融创新奖一等奖,这已是长江养老连续第五年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金融创新奖项。"首支企业年金参与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是长江养老通过设立股权投资计划和股权型养老金产品,代表惠及广大公众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一单央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资》2013,(5):94-97
2012年,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被业内权威杂志(《亚洲资产管理》评为“2012中国最佳企业年金管理人”,是目前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国际资产管理行业最佳成就奖项的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2012年3月,其优秀的投资业绩获得了人社部的高度肯定,2012年4月,时任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志莅临长江养老考察,并对长江养老优秀的投资业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投资业绩堪称十分抢眼。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2011,(3):91-93
<正>新年伊始,《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1号令")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中央四部委联合签字颁布,将于201 1年5月1日起正式执行,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23号令")同时废止。11号令既是对23号令的传承和发扬,又不乏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必将推动企业年金市场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2011年2月新修订并于5月1日生效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促进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发展做了原则性规定,首次提出并明确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合法定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紧接着在2011年5月23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资》2011,(10):92-93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上海市市府办[2011]19号文件精神,在上海市人社局的支持下成立上海企业养老金专家顾问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旨在成为提升养老金管理、改进服务、创新产品、市场营销和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高层次顾问咨询团体,成为联系和了解广大参保企业、职工诉求和建议的重要组织,促进长江养老实践专业养老金公司使命,承担社会养老责任,更好地为广大参保企业和职工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简称“过渡计划”)根据监管部门有关规定,于2009年12月31日终止。为了保证过渡计划的平稳、安全、有序转换.维护广大委托人和受益人的利益,根据监管部门((关于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到期有关问题的复函》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覆盖范围、政策法规、管理运营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应逐步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用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企业年金的发展,完善企业年金立法等,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劳保部定调存量年金转型在4月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登出的《关于规范移交原有企业年金的指导意见》最新的讨论稿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明确了原有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移交不宜过于分散,原则上应以整体移交为主。要在2007年年底之前完成存量企业年金管理主体的变更和各项业务的移交,实现市场化管理运营。但是,对于个别行业和企业,可适当延长期限至2008年6月。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年金的概念源自企业"补充养老金"的思想,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退休职工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N铁路局计划设置退休职工年金管理账户专门对其年金资金进行单独的管理。文章拟结合N铁路局的实际情况,从退休账户设置、退休账户资产配置方案以及投资组合运营模式的构建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保障并提高退休职工待遇作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从2004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规范的企业年金制度实施需要设立规范的年金受托人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到多个当事人、中介机构、监管机构,从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对企业年金完善的监管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多个监管机构相互协调,以提高对企业年金整体的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资》2013,(9):93-95
<正>人社部、民政部2013年7月15日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企业年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51号,以下简称"51号通知"),对社会组织建立年金制度进行了规范与细化。51号通知会对社会组织和年金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可能影响?出台背景本着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和可持续的方针,中国形成了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共同组成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近几年来得到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的充分重视,成为缓解基本养老保险财政压力,避免"第一支柱"独木难支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401(k)计划体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养老金改革趋势.经过32年的发展,401(k)计划已成为美国退休员工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当中,401(k)计划遭受了重大冲击,个人账户资产价值的缩减给员工的养老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本文简要介绍了401(k)计划的特点,具体分析了该计划在金融危机当中暴露出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给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于阳 《改革与战略》2012,28(10):105-107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是年金运作中最关键的阶段,它是整个年金计划中面临风险因素最多、直接决定计划成败的环节文章首先归纳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国外企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模式,最后梳理了企业年金基金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券选择、组合管理、交易执行到风险管理一整套投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