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工荒"问题的实质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小芳 《发展》2006,(9):62-63
一、"民工荒"问题的出现及其原因的表象分析 2004年1月起,有着近9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遭遇了"民工荒",打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中部地区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较为突出的区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和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通过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等途径实现中部地区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3.
沿海民企遭遇“民工荒”尴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项开来 《开放潮》2004,(6):36-37
福建沿海民企遭遇“民工荒”。5月中旬,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一季度福建省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福州、泉州、莆田等市劳动力市场均呈现求大于供的状况,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因招不到工人而停产或开工不足,而这些城市都属于福建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仅泉州一地最严重时“缺工”就在2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到今年上半年,离开家乡进城打工或在当地改行转业的福建农民已有500万人,全省1/4的农村劳力成为工人。到2003年底,福建省农村劳动力有1300万人,剩余率达40%。按照福建目前城市所能容纳的程度,每年只能转移15万人。为此,福建着手拓宽转移渠道,采取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利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和经济发展历史的角度看,每一个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都会经历一个对技能人才大量需求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近年来,我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是总体上供大于求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短缺.2001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①均小于1,表明劳动力供给一直大于劳动力需求;而2004-2007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技术工人各技术等级②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技工需求一直大于技工供给,即技工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相似文献   

6.
孟兆娟 《北方经济》2005,(10):39-40,41
2004年春天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缺工现象,尤以珠三角地区最为突出.据统计,广东省有近200万人的用工缺口."民工荒"现象的突然而至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地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仍然以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娟 《辽宁经济》2005,(11):16-1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北京、广州、大连等26个城市的2000多家企业所作的调查表明,农民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9.8%,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74%,闽东南地区71%,长江三角洲地区59%,环渤海地区49%。另据报道,2003年以来,南方一些发达地区程度不同地发生了“民工荒”,大量的就业机会虚岗以待,与此同时,我国约有1.5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不出家门,一边是经济发展制造了大量的就业空间,一边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无事可做,这是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9.
杨世兵 《发展》2004,(5):44-45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8.7亿,约占总人口数的62%;农村劳动力为4.8亿,约占总劳动力数的66%,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从现有的农村资源情况看,农业生产只需要约1.7亿劳动力,其余1.5亿为富余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2004年城镇将新增劳动力900万人,加上现存的600万下岗职工和800万已登记的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300万人.按照2004年预期经济增长速度7%测算,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将在1300万人左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通过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0.
齐齐哈尔市建筑业近五年来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取得可喜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建筑业是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广阔市场。必须提高对做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筑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努力搭建建筑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四大好平台、建全四大机制、拓宽四大渠道等项工作,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建筑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中国3400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以就业为目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大量流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被社会称之"民工潮"。据对全国6万多农户的抽样调查及最新农业普查资料推算,到199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县城以上城市就业半年以上的人数已达3400万人。城市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经济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张宏 《乡镇经济》2009,25(4):95-98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掀起一波又一波“民工潮”,这种劳动力流动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流。然而,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得这种“进城离乡”的流动路径发生梗阻,大量原本外出务工的农民由于城市企业的破产、倒闭,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在何方?文章以此为背景,介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代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层次与劳动力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工业发轫后,江南成为国内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上海、无锡、常州等地发展成繁荣的工业中心,这些中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吸引江南本地农村人口急剧向这些城市移动。江南本地人口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很容易寻找到具有一定技术成份的工作、管理工作和其它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江南地区城市中的体力工作及农村中的许多农业工作,则吸引了大批苏北等地的劳动力。随着苏北及内地其它地区的开发,以上海为中心的智力劳动者和技术工人又大量向外围层层扩散,成为苏北及内地的技术骨干,对内地经济的发展,贡献尤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劳动力就业制度不仅呈现出"二元化"特征,而且更是"双二元"特征;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失衡的长期存在是二元化特征形成的市场原因。市场机制不能自行调整,只有通过政府力量介入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引导私人资本进入农村教育市场,实现农村的人力资本禀赋积累增长,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我国劳动力市场配置体制中的"双二元"特征。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规模、结构和就业分布方面考察了福建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并且根据相关理论和数据对福建省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测算,测算结果为福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303.2万人,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是胶东半岛地区有一些劳动力密集型韩资企业,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加之经营不善,亏损严重,便偷偷变卖资产,抛下大量债务和工人欠薪后,半夜潜逃,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此事被媒体戏称为韩企"半夜逃逸"现象。  相似文献   

17.
实现我国农村广大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良方妙药。文章以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了现实经济条件下影响我国区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因素及劳动力因素,从推进"三化"发展、改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胡钰  胡洪力 《特区经济》2005,(8):286-287
“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一直是对中国劳动力市场长期状况的基本描述。但2004年春节后,沿海地区却遭遇了首次“民工荒”,但是上半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800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0万人,同比增长4.8%(过去几年的增长稳定在5%),可见,今年出来打工的农民数量较往年并未减少。但是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城市的有关数据显示,来浙江打工的民工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20%;晋江市大部分企业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工业企业开工率只有80%~85%,其中陶瓷行业的开工率不足50%,而且这种现象并非福建特有,今年…  相似文献   

19.
杜俊仪 《特区经济》1992,(12):38-39
<正> 劳动力市场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劳动者在社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使用劳动力的单位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是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一种机制。只要有商品经济也存在,就必然有劳动力市场存在。作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海南特区经济,劳动力市场亟待开拓和日益完善。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以来,各级人事劳动部门已对培育劳动力市场做了许多有益工作。目前海南已有20多个劳动服务机构从事劳务介绍活动,每年约有7万城镇人员、2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一些技术工人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流动,劳动力市场正在形成之中。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服务领域狭窄、市场机制薄弱、信息不灵、成交手段落后、劳动力流向不合理等等。本文拟就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思考,以求海南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一、海南劳动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及其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0.
解析“民工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我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其背后有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从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个方面同时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