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图南罗丹 《西部大开发》2018,(收录汇总):13-17
地貌形态对生态和环境的分布和变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本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基于30m×30m的DEM数据,提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子,运用空间分析中提取、重分类、表面、地图代数、区域分析以及数据管理工具等,通过定位表达和统计分析,得到区域各地形因子空间分布及数量特征;将地形因子进行空间联合生成基本地貌形态统计表,结合三维景观图直观反映研究区地貌形态特征,获取了地貌特征的定性和定量总体认识,为研究区土地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貌形态对生态和环境的分布和变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本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基于30m×30m的DEM数据,提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子,运用空间分析中提取、重分类、表面、地图代数、区域分析以及数据管理工具等,通过定位表达和统计分析,得到区域各地形因子空间分布及数量特征;将地形因子进行空间联合生成基本地貌形态统计表,结合三维景观图直观反映研究区地貌形态特征,获取了地貌特征的定性和定量总体认识,为研究区土地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有助于绘就乡村生态振兴的壮丽蓝图。二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双向赋能,内在耦合。在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福建省各地积极探索“绿盈乡村”发展模式,在复兴乡村生态文脉、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及畅通生态致富门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念淡薄、共建行动迟缓、产品供给不足及制度亟待健全等问题。通过分析福建省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现状,从理念培育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乡村生态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史宝华 《辽宁经济》2006,(12):105-106
1.合理开发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加强文化遗址周围的配套建设。旅游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是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和旅游审美活动中的各种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首先,应广泛征求文物专家的意见,对遗址所处时代的重要性、遗址的文化因子及其精华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塑造文化遗址的文化形象。有计划地及原部分文化遗址。其次。在知名度高,游客人数多的文化遗址周围,以不破坏遗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为前提,增强与其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在遗址附近建造遗址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永顺老司城遗址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土司遗址。实现永顺老司城的长久保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遗址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传统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遥感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一般理论和主要内容,以永顺老司城遗址为主体,针对永顺老司城遗址的现状特点,结合传统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遥感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适用于永顺老司城遗址的遥感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态问题是剧种研究不容忽视却相对薄弱的方面。文章尝试提出"戏曲剧种文化生态"概念,强调中国戏曲剧种的发展与变异,无不与文化生态的变化紧密相关。探讨当代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从文化生态的整体变迁中找寻思路。以闽南古老的仪式剧种打城戏为例,剧种内生态的失调导致艺术生产机制的停滞,而外生态中的文化大环境和小环境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难以扭转的变迁。由文化生态视野关照这些濒危剧种的传承与保护,则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力还原剧种内生态的自我生产能力,二是结合剧种实际寻求剧种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提供给剧种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7.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广泛,如何破解地形限制,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联动发展,需要引入新的思路,做好顶层设计。本文以南泥湾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在耦合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结合野外调查等方法,分析土地整治模式下的生态农业与经济系统耦合过程、途径和机制。研究发现,以新乡村综合体为内核,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把农业旅游开发纳入新乡村土地整治工程,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特色资源及人文景观进行旅游开发,能够使新村生态农业与旅游系统有效耦合。耦合后的系统,可以产生强大的系统功能,对土地整治成果巩固和新乡村综合体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13,(35):18-19
<正>济南缔造商业都市的构想,可以追溯至100年前。在人们的印象中,济南是一座古城,处处镶嵌着文化。非常典型的是,在济南东部,苍凉的城子崖是龙山文化的象征——这是古老的东方文化的重要分支。在这里,还有一座老城——平陵城遗址——史学家们认为,这是济南城的源流,今日繁华的济南城便是由此西迁而来。而距这两处遗址不远的章丘刁镇,则是济南商业文化的象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生态化具有比较优势。智慧旅游生态化解决资金与资源的需求问题,通过生态化错位发展,建立智慧旅游生态品牌,通过智慧旅游生态化的生态保护资本化机制耦合,吸纳资源与资金。生态保护资本化是将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生态化过程中节省的用地权、用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与排污权指标通过相应的资本化交易制度变现,获取智慧旅游发展资金。制度耦合有两个层面:一是智慧旅游生态化的用地权、用水权与用能权交易机制耦合,建立资源节约资本化机制,智慧旅游生态化的碳排放权与排污权交易耦合,形成环境保护资本化机制;二是将资源节约资本化机制与环境保护资本化机制耦合,形成生态保护资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芝罘区地处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北部,境内有烟台山、芝罘岛、崆峒列岛、朝阳开埠街、所城旧址、白石遗址等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1.
5月30日,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宁波余姚召开,本刊曾于6月第531期《文都视点》栏目刊发《从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余姚井头山遗址发掘始末》一文,详细报道了井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和考古成果。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华文化必须研究海洋文化。而井头山遗址是中华海洋文化遗址中最古老的群落,这一遗址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学史和文化遗产体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助于学界和考古界深化对中国海洋文明起源的研究。为此,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井头山遗址对沿海地区史前考古的重大意义,探讨宁波地理环境与海洋文化的关系,切实扩大遗址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黔西南生态文化旅游的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对其造成破坏,旅游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的平衡两者之间矛盾的有效工具,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黔西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又是一个生态系统较脆弱的区域,文章通过对黔西南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生态文化旅游的生态补偿机制,并对其生态补偿核心因素,即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及补偿方式也进行了探索,以期为黔西南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革命遗址作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红色精神和革命记忆,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单一关注遗址“物”本身,少有研究探讨游客“人”的特点,游客参观时具有怎样的心理状态亟需揭晓。为进一步探索革命遗址与游客之间的“文化沟通”规律,研究选取江西省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小平小道三所革命遗址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游客空间在场、心理在场与可及性对情感超越的影响,并构建游客的共情意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在场、心理在场和可及性对情感超越均具有正向影响,且验证了游客共情意识模型在三所革命遗址中的适用性。研究创新性地将共情理论和场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革命遗址中存在“空间在场”和“心理在场”规律,进而验证了游客体验视角研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研究发起了关于革命遗址建设和游客体验的新思考,为革命遗址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构建视角。  相似文献   

14.
大遗址是我国最为珍贵的一类文化遗产资源,也是一种特殊公共物品,政府如何在保护大遗址的基础上开发与利用遗址文化资源,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该文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政府可以利用大遗址的文化内涵发展遗址文化产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先行的时代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守护和生态服务的提升至关重要。以贵州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特区为例,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ArcGIS平台,运用当量因子法,探究了万山特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效应。结果表明:1995~2005年,万山特区灌木林、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水田、旱地、有林地面积增加,而水域无变化。2005~2015年,旱地和有林地面积减少,其他地类面积增加。从生态服务价值来看,1995~2005年,万山特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而供给服务价值增加。2005~2015年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生态服务总价值增加,仅有供给服务价值减少。从不同地形坡度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来看,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不同坡度等级条件下生态服务价值差异突出。在地形坡度为5°~25°的区域间各用地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相对较高,尤其是灌木林地和旱地。  相似文献   

16.
产业耦合是产业系统演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在我国兴起以来,有关两者互动开发、耦合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当前,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的过程中,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还存在着耦合水平低、综合效益失衡和政府推动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深化耦合层次,加快技术创新,优化政策环境是推动我国两大产业深度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宁波“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是大运河的出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商帮文化、海防文化、海洋渔文化和海丝文化等海洋特色明显。近年来,宁波港城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取得重要成绩。宁波3个遗产区进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姆渡、井头山等史前海洋文明遗址挖掘与保护取得重大成果,永丰库、庆安会馆等“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得到良好保护,兴建了中国港口博物馆,举办了大量港口文化相关论坛、节庆,  相似文献   

18.
正古鄞县县治所在何处?宁波先人如何生产生活?近日,宁波市考古所在奉化白杜召开宁波鄞县故城考古成果通报会。根据考古发现,结合历史文献与方志记载,可以确定今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城山南侧为秦汉时期至隋代的古鄞县县治所在。这也是继勾章故城遗址后,宁波市发现的又一处古县城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为宁波古代城市发展、演变找到了活生生的案例,对于长江中下游古代城池、县城的发展、演变的研究有着参考和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本身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生态文明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而文化也是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其中的文化因子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不同的文化底蕴,对自然的依赖程度不同,环境对其文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也就形成了具有明显环境特征的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清水江流域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分异及耦合发展模式,可为岩溶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模型对清水江流域2012-2016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水平、分异状态及耦合模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4个阶段,耦合演进呈现“拮抗—磨合—高水平耦合”模式,当前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处于高水平耦合中级协调生态滞后状态;3个小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分异显著,其中福泉市综合水平较优、凯里市居中、都匀市滞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优质协调发展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