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杨雅茹 《科技和产业》2023,23(13):219-224
基于2011—2020年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陕西省10个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及泰尔指数对陕西省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变化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整体在时序上呈上升趋势,发展状况良好;二者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发展不平衡,失调区域多分布于陕北和陕南地区,协调区域聚集在关中地区;陕西省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差异明显,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差异,同时关中地区的内部差异明显大于陕北和陕南地区。  相似文献   

2.
运用熵值法测度2012—2021年陕西省地级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陕西省各地级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基于陕北、关中和陕南视角探索这一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广度的促进效应尤为显著,并在剔除省会城市和滞后一期后基准回归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作用存在异质性和时滞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关中地区的异质性影响远大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3.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使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得以提升,实现商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地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有助于调节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基于2011-2017年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结合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成果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全国及区域层面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4.
文章围绕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选取中国31个省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P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作用,而产业结构升级则会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相互作用,且有良性互动关系,即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则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5.
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科技提供金融服务,具备更为广泛的触达能力,从理论上讲,更有利于实现增收减贫。围绕山东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减贫效应问题展开,利用“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山东省数字普惠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并用各地市 2011-2019 年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的增收减贫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机理。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山东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低于全国水平,且差距逐年拉大,各地市发展水平分三个梯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差异最大。(2)山东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减贫有显著积极影响,收入增长是数字金融减贫的中介变量。(3)山东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随城镇化、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一、前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的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数字普惠金融”是中国2016年在G20国际峰会上首次提出的,指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让更多的人可以受益于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相似文献   

8.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2005年)提出要构建一个能将低收入及贫困群体包容在内的普惠性金融体系。在我国农村地区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有助于破除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尽管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但是城乡之间差距十分明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十分突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持。文章从普惠金融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机理出发,总结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如何让农村普惠金融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了未来普惠金融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时间地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水平在两者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信息化水平能够调节二者的关系;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童淑囡  吴忠才 《科技和产业》2023,23(14):111-122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地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其是否显著缩减了城乡收入差距得到了较多关注。运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构建空间滞后模型,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检验旅游业发展是否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非线性效应。得出结论,经过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前提下,长江经济带地级市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第二,选用旅游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作为门槛变量,检验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表现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三个门槛变量均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变化规律。提出应不断挖掘旅游产业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的发展潜力,持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庆华  潘婷  时培豪 《改革》2023,(4):53-69
基于201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异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产业数字化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强于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四大区域中呈现“东北>西部>中部>东部”的态势。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提升效应、要素市场化优化配置效应是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为此,各省份应实施阶段性、差异化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提高城乡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土地财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扩大效应在东中西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依次增加;同时,城镇化还会强化土地财政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提高城镇化本身则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财政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还存在城镇化的门槛特征,在城镇化率较高阶段,提高土地财政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弱于城镇化率较低阶段;土地财政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有扩大效应。研究建议稳步提高城镇化率,统筹土地财政资源,加大财政涉农支出比例,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兴金融业态,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文章旨在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2011-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可以拓宽农村居民的交易范围和消费空间,缓解消费信贷约束,从而能够极大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均不同。分区域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但并未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分不同消费类型看,发展享受型消费容易受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而基础生活需求型消费则不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其究竟是普惠的数字红利还是金融领域的数字鸿沟,这是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中亟需回答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匹配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从创业效应这一渠道进行了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改善了收入不平等状况,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效应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渠道之一。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效应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生存型创业从而改善了收入不平等,而数字普惠金融对机会型创业的促进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不平等。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外部性以及如何缓解收入不平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文章基于2011-2020年西藏七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西藏七地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平稳上升,但内部差异较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则表现为遮掩效应。鉴于此,提出政府在借助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需注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效果和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学术界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即在金融发展的初期,其对收入差距具有扩大效应,而在金融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就会随之缩小。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差距表现为先是扩大,继而缩小的倒U型(或者说n型)走势。本文就中国的金融发展分别与农村、城镇、城乡和全国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倒U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各项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倒U关系。在目前阶段,金融发展总体上对收入差距仍然具有扩大效应,但这种效应正在迅速衰减。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收入差距有望随之缩小。  相似文献   

18.
杨茜  石大千 《南方经济》2019,38(9):35-50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铁路提速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升级,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将始于1997年的铁路提速事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要素流动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铁路提速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铁路提速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表明,铁路提速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大约5%-7%。铁路提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促进了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技术流动,从而证实了要素流动机制。从城乡收入分配的角度而言,铁路提速显著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表明,铁路提速初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作用递减;在2003年之后,铁路提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2003年之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一动态效应的背后主要是由要素流动机制所致。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文章结论依然十分稳健。文章结论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地区要素集聚能力等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2011年—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更加明显;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3种作用渠道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今后可从提升区域基础硬件设施水平、普及数字普惠金融理念、培养专业性金融人才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剔出了西藏、青海、重庆的全国其他28个地区1985年至2011年的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28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金融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部地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