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新疆财经》1997,(5):18-30
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尤其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中央也明确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的方针,这表明区域差距日趋扩大已经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简要分析新疆与东部地区差距演变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财税体制改革对新疆企业总体税负、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及乡镇企业发展等的影响,并就区域差距扩大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促进新疆与东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区域内企业集聚力与分散力合力的替代变量,从区域经济增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角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差距效率检验模型。研究发现:东中西之间的创新转移效应差距明显,中西部市场化水平相对于东部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创新转移效应是缩小中西差距的主导因素;东部的技术进步效应变动明显大于西部,略大于中部,东中西三个区域都出现了技术效率效应为负的粗放式增长,西部的粗放程度要高于东中部,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变动是扩大东中西差距的主导因素。缩小区域市场化水平差距、技术差距和提高规模效率是现阶段政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生产效率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1998—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SFA模型估计了估算了中国各省和三大区域1998—2008年的TFP水平及其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指数,研究发现要素投入差异是我国地区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西部在TFP方面要想和东部地区缩小差距在短期相当困难,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并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动态提高区域TFP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TFP和经济差距,以达到共同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呈现严重非均衡状态。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之间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差距对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与传导渠道在各区域的显著差异,严重弱化了稳健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实效性。因此,构建区域金融支持体系、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FDI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外商直接投资(FDl)在中国的布局仍旧大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很不均衡。这种布局给东西部经济增长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我国西部地区应从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提高引资质量,努力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后的数据对中国四大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以及省内部的地区差距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省际间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四大区域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构成的,1978~2000年,省际间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快速扩大的过程。但2000年以来省际间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减缓并已出现缩小的迹象;地区差距现象不仅存在于省际之间,省内差距也较大;城乡差距是地区差距的最主要源泉,中国地区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展。  相似文献   

7.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缩小与东部差距目标的重要保证陕西省计生委主任宋海源中央关于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战略决策,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发展经济需要各方面条件作保证,人口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经济问题,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对于促进经济建...  相似文献   

8.
郭继强  郭周 《开发研究》2007,(2):124-126,137
中国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是衡量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搞得好坏与否的标尺。GDP的增长与整体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的基础。一国的GDP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与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成正比例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和行业垄断使中国社会保障增长力出现差异。为解决好此类问题,必须要加快地区间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经济的差距,缩小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差距,要打破行业垄断所带来的特殊利益格局,促进中国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比较均衡地发展。并且要做好中国社会保障创新增长力的战略选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进一步促使中国社会从一个低保国家向社会保障创新的高增长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收集1985—2006年中国28个省市数据验证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然后运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来分析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自1985年来区域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收敛性。当我们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后,我们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收敛。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实物资本投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开放程度在地区差距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教育和地理位置的优惠政策的作用则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三大地带为基本地缘格局的区域差距也丰不断的扩大与升级。并且,这种差距表现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从三大地带来看,不仅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且三大地带内部的差距也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差距会自行缩小。但是,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已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仅无法使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那么,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区域差距-区域增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动关系,就成为了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晓红 《发展》2003,(7):63-65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新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区域的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如何充分运用西北地区的优势资源,切实解决主要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提升合作的空间与层次,使西北地区的经济能够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提高增长效益,进一步缩小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一、西北各省经济发展特点及比较从物质基础看,经济实力大大落后于东部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全国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差距变动测度,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趋势,地区差距在2003年以后趋于缩小。全国经济发展表现出趋同趋势,且东部地区内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进一步,通过对地区差距变动成因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了市场化进程和区域政策从空间范围对差距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度、市场容量和市场化程度对2003—2011的地区差距趋同起正向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劳动参与率对差距趋同起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永丽  田松美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49-52,86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描述了建国后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实践措施及其影响,对如何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宪  刘勇 《开放导报》2008,(3):32-37
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继续保持普遍加速高位运行态势,地区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增长速度继续呈"西部东部快、中部慢"格局,差距继续有所缩小;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总量比重结构差距呈"地带缩小、省区拉大"态势。2008年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增长速度可能稍有放缓,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绝对差扩速放缓、相对差距略有缩小"态势。本文提出了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流动态势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相耦合。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迁移对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地区差距的影响。通过运用泰尔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迁移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建立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1991—2004年期间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大于3%的条件收敛。并且人口迁移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的选择对我国地区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均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区域均衡发展政策曾一度缩小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部差距,但它是以抑制东部地区发展,丧失经济效益为代价而换来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崛起,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但也客观上造成了东西部差距的持续拉大。当前,政府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而制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既为中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也对其传统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文章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解为环境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管制、产业环境结构和要素投入等五个部分,进一步利用核密度方法、时变参数方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五种增长源泉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要素投入是拉动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管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而环境技术效率和产业环境结构的总体恶化则阻碍了中国省区经济的增长;2000年以来,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要素投入是促使中国省际经济差距趋于缩小的唯一因素,而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拉大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其中,环境管制对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作用最显著,其次是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产业环境结构对地区差距的扩大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地区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现有文献看,以新古典框架来解释地区差距及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学者采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主要框架,从产业聚集与扩散的变化来研究由此而导致的经济增长效率的不同和地区差距的变化;并以广东省为案例,运用具体指标和Granger因果检验技术,从经验上证实了核心区域的产业聚集对整个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要明显强于边缘区域,同时也导致了地区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9.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前提条件。中国社会当前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 ,行业之间以及社会不同阶层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笔者认为 ,灰色分配是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反贫困 ,反腐败与经济增长都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硬道理。对于今日中国来说“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改变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措施是 :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速度 ,缩小和遏止城乡差距。利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增加对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投资 ,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限制和缩小行业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社会低收入成员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缩小东西差距要以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毛惠辉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控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