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金环  于立宏 《南方经济》2021,40(12):21-36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已成为除劳动、土地和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之外的新要素,能否依托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城市创新?文章在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基本界定后,借助微观大数据构造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实证分析了2015-2018年中国283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新及创新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其中,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创业活力增强效应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的两条重要路径。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消除样本选择偏差、选择分位数回归,以及创新性地采用各地级市市长过去修习的专业作为历史工具变量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成立。进一步空间杜宾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特征,不仅促进了本地区创新水平提升,而且对相邻地区的创新产出也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有利于缩小区域创新差距,实现区域创新收敛。此外,相较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发明专利的影响更显著,说明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的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创新而非策略创新。文章为评估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也为理性看待数字经济、防止出现数字鸿沟,实现区域创新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3.
陈文  吴赢 《南方经济》2021,40(11):1-17
在借鉴测度数字经济的国际权威体系的基础上,文章从六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形成2012-2018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数字鸿沟问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城镇化和城乡居民相对创业水平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乡村的创业水平,但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其会导致"逆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城市的创业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U型关系,加强数字经济初始发展阶段对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是确保数字经济发展惠及农村居民的重要保障,由此形成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包容性发展的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4.
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变革以及数字创新能力4个维度构建甘肃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5—2020年甘肃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数字经济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甘肃省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各子系统发展不平衡问题;数字化应用是甘肃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数字化创新对数字经济的贡献度较低,是现阶段甘肃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构建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度中国30个(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省份2010—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考察样本期内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空间范围内有正向溢出作用,但是存在区域异质性。基于此,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重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贸易新发展,文章以202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292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案例,采用fsQCA方法,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等7个前因条件对数字贸易高水平发展的影响路径,以期探寻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必要性分析中,经济发展水平和数字贸易人才构成了影响数字贸易高水平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数字贸易人才在数字贸易高水平发展中发挥着普适作用。二是存在两种组态类型能实现数字贸易高水平发展。三是导致数字贸易高水平发展的反面并不是导致数字贸易非高水平发展的充分条件组态,即存在因果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杨焦  谢佳明 《科技和产业》2023,23(23):84-92
利用201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动态影响关系,从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3个维度分别考察对共同富裕福利性、保障性、发展性3个层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突出,呈现地区差异化的特征;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互动效应关系,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支持共同富裕提供新的动能;共同富裕的发展间接促进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共同富裕发展性水平,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共同富裕福利性以及保障性水平的提高。根据所得结论,提出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以数字技术完善城市发展网络、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等建议,以促进我国整体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张蕾  陈润政 《科技和产业》2020,20(10):41-47
对人才新政政策进行研究,搜集2017、2018两年所有出台人才新政的50座城市相关数据,从开放广度与开放深度两个维度构建包含11个指标的城市人才开放度指标,通过综合评价,得出城市人才开放度的具体数值及排名。结合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城市人才开放度也较高。最后,对城市人才开放政策的启示提出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9.
对2013—2020年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地理位置省份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中部、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应从政府、企业角度加大该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本文以金融发展的核心(金融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实质(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在动态的比较分析基础上,选取浙江省省内样本地区、样本城市的区域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并就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金融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义群 《科技和产业》2023,23(15):79-85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基于浙江省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之间复杂、交叉、多维的互动关系,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收集2012—2021年的经济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之后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关键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数字经济影响权重最大,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影响权重最大;10年间,浙江省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并总体处于稳定上升趋势;96.88%的浙江省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指标平均关联度大于0.65,耦合作用较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和“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是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利用熵权法和修正后的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4—2020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为上升态势,整体表现出“拮抗-磨合”的演进形势,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滞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发展”的相对发展形势;石家庄、保定等设区市的耦合协调度较高,衡水、承德等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较差的设区市耦合协调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赵娟  汪朋 《科技和产业》2023,23(17):204-211
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数字经济的丰富内涵,通过熵值法对河北省各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人力资本在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河北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转型速度,且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间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基于DEA-ESDA模型,选取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对江苏省各地级市的旅游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旅游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只有4个DEA有效城市;江苏省城市旅游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由南向北阶梯式递减趋势显著,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规模效率处于低位水平是制约城市旅游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及区位条件都是造成其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子博 《科技和产业》2022,22(8):225-231
运用线性加权法、灰关联熵模型及耗散结构理论,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对近年来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现状及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测算相关指标得出,中国区域数字经济水平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区域间存在差别,东部省份数字经济水平优于西部省份。灰关联熵模型及耗散结构理论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入融合,是促进数字经济成果加速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助推数字经济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基于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机理,从融合基础、融合投入、融合产出、融合环境、融合治理等5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能力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TOPSIS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省域(自治区、直辖市)2017-2020年的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融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呈现“东强西弱”的分布格局。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中国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段茜茜  张烨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54-260
从经济发展质量与潜力、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绿色政策与民生保障3个维度,选取31个二级指标构建中国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30个省区市2013—2018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对各省各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程度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大部分省市发展速度较快,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潜力;省市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区域间梯度差异明显,呈现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姚瑶  周兴  黄冬婷  郑惠 《科技和产业》2021,21(8):109-114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绿色经济、绿色创新、资源绿色利用、绿色环境、绿色生活5个方面,构建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熵值法计算广西2009—2018年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分值及平均分值,运用自然断裂法、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2009—2018年广西各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总体而言,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生活和资源绿色利用两个指标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