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要观点 1、近年中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趋于增长,未来仍保持在1.2以上,用电增长将继续超过GDP增长速度;人均净用电量为999.6千瓦时,不到发达国家用电水平的1/10.2004年到2006年人均用电量预计将以11%以上的速度增长,人均生活用电量以及社会用电量将呈现增长趋势;社会用电结构将发生变化,工业用电仍将为我国电力消费的主体,但是比重将逐步下降,居民生活用电和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1、近年中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趋于增长,未来仍保持在1.2以上,用电增长将继续超过GDP增长速度;人均净用电量为999.6千瓦时,不到发达国家用电水平的1/10.2004年到2006年人均用电量预计将以11%以上的速度增长,人均生活用电量以及社会用电量将呈现增长趋势;社会用电结构将发生变化,工业用电仍将为我国电力消费的主体,但是比重将逐步下降,居民生活用电和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人口的年龄、城乡和产业结构对天津经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地区投资、消费等一系列的经济因素,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研究天津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热点话题,利用计量模型探讨天津市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与人口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天津市经济发展带来人口结构角度的参考.结果显示,相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少儿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带来的消费需求对GDP拉动作用明显,而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同样能有效提升天津市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力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1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深入分析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及电力价格五大因素对电力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①第二产业的比重对电力能源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电力能源效率反而逐渐提升;②电力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对电力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反作用;③技术进步水平、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均会促进电力能源效率的提高;④电力价格对电力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若想通过调整电价来大幅提高我国的电力能源效率,效果可能并不显著,但对于寻找替代能源、发展清洁新能源可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有针对性地为提高我国的电力能源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耀彬  钟悦之 《特区经济》2007,(12):186-187
运用主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对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时空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其时空变化的主要经济驱动因素进行了揭示。研究表明:①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而其时间变动则体现出南北分异特征;②灰色关联揭示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化的经济驱动具有多源性,其中人均第二产业产值、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第一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社会零售额、人均GDP,它们成为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动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该省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还应注意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选取滞后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作为阈值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估计模型,其主要实证研究结果为:除低水平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情况外,三个非线性模型都显示城镇化和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会下降,而随着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该弹性会增加;弹性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增加趋势,到2010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文章最后分析了不同地区弹性系数值的差异情况。  相似文献   

7.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内蒙古第三产业为研究对象,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等几个主要指标重点分析了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内部结构状况,旨在客观认识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发展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建立了我国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VAR模型,对其进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以江苏省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为例,进行补充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人均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生活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二者均是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其中,人均消费支出存在较明显正效应,随着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会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缓于实际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较弱,随着煤炭占比的减小,电力、天然气等高品质能源的消费量将不断增加,总体能效水平也将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9.
周建  陈娟 《南方经济》2017,(1):50-65
文章克服现有的能源消费相关文献缺乏理论研究的不足,基于我国省级政府官员考核和政治晋升激励制度的新视角,分析省际能源消费理论机制及其内在成因,并依此构建了能源消费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我国省际能源消费存在着重要的空间相依和动态演进机制。基于上述理论及面板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所进行的实证检验,进一步表明,省际能源消费不仅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相依和动态演进机制,而且这些机制还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转换关系,表现为省际能源消费机制会依据各省人均GDP高低发生转换。以上理论和实证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能源政策以及政府官员考核和政治晋升激励制度政策等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91-2012年成都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入、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率与成都市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进出口额与第三产业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预期相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目标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研究不同地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制定差异化政策有重要的意义.基于1997—2019年我国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混合回归模型(PRM)和固定效应模型(FEM)分别对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东中西部的人均碳排放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差异化的禀赋条件,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也是不同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均能源消费、能源结构、清洁发电量比重、城镇化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符合环境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但东中西部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却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只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中部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主要受人均能源消费的影响,西部地区清洁发电对减少碳排放有积极的影响.针对不同地区对碳排放量影响的异质性,从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缺波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GDP、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长期内GDP和城市化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和技术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负向影响;另外,短期内各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方向与长期一致,且误差修正系数较小,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并不算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出几条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按就业人数进行算术平均计算的就业人员人均GDP重新来衡量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发现尽管目前我国服务业的GDP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的,但是服务业的就业人员人均GDP却仍然落后于第二产业。在此基础上,量化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并将其作为解释变量,将消费、出口、政府投资、外资、进口以及经济发展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GMM回归模型,发现出口、消费、经济发展正向推动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优势的提升,然而进口、政府投资和外资却对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刚  王颖 《产权导刊》2012,(9):42-45
观察2009年我国产权市场交易现状,发现产权交易主要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交投不活跃。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经济增长对区域性产权交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对区域性产权交易活跃程度的作用显著,且高于全国水平;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对区域性产权交易活跃程度的作用不明显。今后经济发达地区产权交易所应采取需求跟进型发展模式,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采取供给导向型发展模式,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上海的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与上海市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有显著的差异。引进外资有利于上海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于上海市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上海市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行业。为了加强对外资产业投向的调控力度,上海市应立足本地区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大环境,明确外资产业投向的调控目标。在增量外资产业投向调控方面,鼓励外资投向上海市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外资对上海支柱产业投资,鼓励外资参与上海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利用我国加入WTO的对外开放机遇,安排好上海第三产业外资的投资结构。综合运用技术升级、企业转型、扩散转移等方式加强对上海存量外资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八面来风     
我国引资政策有调整 从国家经贸委获悉,为吸引更多外商到我国境内投资,今后,我国吸收外资政策将出现以下变化趋势: 第一,由地区优惠向产业优惠转移,使外商投资更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地域分布上更均匀。1995年公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放到突出位置,其重点是:继续加强农业和水利建设;加快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振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 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目前国家鼓励外商的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和新技术项目;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增加出口创汇项  相似文献   

17.
利用IPCC1996经验公式测算了1980-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使用生活能源和生活垃圾填埋分解过程中排放的CO2。人均CO2排放量和人均生活能源CO2排放量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生活垃圾产生的CO2呈先波动上升再趋于平稳的趋势。采用WLS方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失业率与人均CO2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居民行为习惯与人均CO2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城镇居民行为习惯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考察地区差距可以生活差距为主 可改变目前以人均产出水平(人均GNP或GDP)作为主要考察指标的做法,宜采用以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消费水平为主要指标,以人均产出水平为辅助指标来考察地区差距。其理由如下:第一,社会的主体是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第二,一般而言,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对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关心程度远大于对产出水平的关心;第三,如果某些地区人均产出水平较低,但由于政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文章采用恩格尔—格兰杰(E-G)的协整检验方法,分析1980—2009年间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电力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强化了用电力消费对GDP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韩雯  张红梅 《特区经济》2008,(7):207-208
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贵州省保险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态势。结果显示:贵州省GDP与保费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中,保费收入对GDP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力度低于投资和消费;短期内,保费收入滞后一期对GDP有显著影响,投资对GDP无显著影响,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贵州省有关部门可积极支持保险业发展.全面提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为贵州省经济增长提供更强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