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受到全社会广泛重视,土地资源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有效地开发、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土地权属的问题,所以,有效的确立和调整土地归属权,对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整理规划中土地权属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土地权属问题提出相关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实现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率的最有效途径和措施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内涵,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目的、任务、内容和基本原则,总结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特征及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状况,审视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义及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是现阶段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其可持续性发展正是化解土地利用、耕地减少和人地矛盾等问题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建立土地整理可持续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TOPSIS法分析了2000-2012年合肥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性,得出合肥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发展性较弱,近年来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初见成效,为合肥市新一轮土地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多地少和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后备资源不足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限制:二是通过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改造已利用土地,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土地地力,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和土地的需要.文章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土地整理作为一种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对于改善我国的农业生产土地,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土地地力,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和土地的需要、解决人地矛盾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应该完全着眼于土地数量的提高,还应该着重于占补的质量、数量的平衡,并且要注意环境和生态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土地开发整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手段。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较大发展,但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提高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新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我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动力。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巨大的历史性转变,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基础日益坚实,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依然存在着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不规范等深层次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和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快迅健康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沈佳 《老区建设》2013,(14):29-30
我国最早的土地整理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但作为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得以实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介绍建国以来土地整理工作的历史性变迁基础上,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对土地整理政策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土地流转是创新农地制度与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土地流转是在农业产业化兴起的过程中开始的、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动国在于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与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现行农地制度今在有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看到,为创新现行农地制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土地流转要充分考虑中国特色。一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珍稀;二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无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均计信大苦异;三是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牢固存在的家庭联。“‘、h包制。这是我国农村最具体、最丰富的微观经济基础,是我党在…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可以更好地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目前,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土地整理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的概念、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思路和经验,并对我国传统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负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解决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试析以信息化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帆 《乡镇经济》2004,(8):12-14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用产业化思路去解决“三农”问题。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刘涛 《特区经济》2007,226(11):136-13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关键时期,现实告诉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在环境中求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因此,本文建立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模型,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促进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析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既要参考发达国家的通用标准,更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真实地反映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可比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我国和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以重庆为例对三个不同地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进行了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4.
曹红苹  李红艳 《科技和产业》2009,9(10):69-70,77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我国的制造业,这是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率不高,投资回报率低下,本文给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董瑞芝 《乡镇经济》2009,25(6):116-1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通过农业保险可以稳定农业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均衡国民收入再分配,确保农业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促使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肯定我国农业保险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轻型飞机产业化现状,研究了该领域实施创新战略的可能性,同时根据政策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提出要加强制度创新、组建战略联盟、强化竞争战略、实施人才战略等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措施,以此来加速我国轻型飞机的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我国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为国民经济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巨大压力,依靠资源和要素高投入获得高增长的路子难以为继;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世界性绿色消费浪潮和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日益兴起,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以高效、生态理念来引导农业发展,走“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窘境与出路: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关系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乾坤 《特区经济》2007,20(2):140-142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是我国农民不断陷入窘境,同时又不断摆脱窘境的过程。农民的窘境在特定历史时期推进了工业化、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实现又以消除农民窘境为必然前提。在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适时进行政策选择,逐步使农民摆脱窘境,对推动更高层次的工业化、现代化,实现社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性,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宏  张佳 《特区经济》2009,(2):126-12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然而,在"民工潮"汹涌澎湃之际,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大量外出人员的回流和回归。通过分析回流现象背后的原因,探讨回流给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从而找出妥善、积极应对"民工潮"回流的有力措施,这对于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