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屠烜 《上海经济》2015,(4):8-14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工业化基础上产生的高级城市空间组织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国际竞争力重要标志。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前沿的示范区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诸多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城市群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长三角城市群既要以发达国家城市群为标杆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也要根据实际基础条件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艳 《宁波经济》2006,(1):18-19
"长三角"地区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主要城市在经济上联系密切。在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后,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更是以此为契机,掀起了区域合作的热潮,进一步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概念和思路,旅游业则成为各城市优先合作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一体化:浙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军 《浙江经济》2010,(13):16-19
浙江应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已经不是“接轨”和“融入”,而应该是积极贯彻《长三角区域规划》,策应上海、联合江苏,共同打造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  相似文献   

4.
李响  严广乐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42-46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将是长三角城市区域今后发展的主要特征.文章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例,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结构属性和网络微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具备了网络化规模,但内部各城市间联系不均衡性特征明显,多中心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通过网络分析进一步提出为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区域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高级形态。城市群作为区域一体化的空间形态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大战略地位。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引领长江经济带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马鞍山融入长三角为特例,研究低能量城市(马鞍山市)融入高能量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圈)选择主导产业的对策.文章建议马鞍山应积极吸收长三角强势产业辐射,做大支柱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培育高端产业,构建马鞍山主导产业链.发展物流、金融、会展、娱乐、交通等现代服务业,配套三大基地建设,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马鞍山经济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相似文献   

7.
打破“以邻为壑”,探究协同治理模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战略性选择。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创新产业共建、基础设施服务、生态环境共保和高水平协同开放五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综合测度长三角一体化水平,分析2012—2020年长三角各城市一体化水平差异与动态演进特征,并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揭露长三角城市协同治理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长三角东部城市一体化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水平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早期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源于省域间差异;长三角城市协同治理模式趋向于常态化参与一体化发展,政府奖励并不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城市群在分步扩容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究竟如何?当前是"稳步吸收新成员,在扩展中谋发展",还是"停止吸纳新成员,在发展中求进步"?文章以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为准自然实验,以合成控制法为评估工具,检验并比较区域一体化对整体城市、原位城市和新进城市劳动力错配的影响,进一步讨论评估结果的稳健性,并探索区域一体化影响劳动力错配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2010年长三角扩容有助于改善城市群内部地区劳动力错配,且影响效果呈现"新进城市 > 整体城市 > 原位城市"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检验证实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稳健性;长三角扩容通过加快劳动力流动和提升最低工资标准两种途径矫正劳动力市场扭曲,改善了劳动力错配,中介变量机制效应存在差异。文章研究结论对推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建设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因经济发展步伐非常快而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然而,近年来,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要素制约,长三角地区在新时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集中体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问题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等方面。因此,长三角地区必须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解决能源问题,大力发展低消耗、少污染、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这是长三角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来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的2007年1-11月份经济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客观科学地评价1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经济发展,分析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战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长江下游城市群三生功能体系,分析城市群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特性,研究发现:长江下游城市群三生功能差异显著,由核心城市向外围区域递减趋势明显,低值区域整体成片分布,空间呈现东高西低形态;长江下游城市群生产功能差距明显缩小,生活功能总体水平显著上升,核心城市生态功能拥有比较优势;长江下游城市群内生产功能联系更加紧密,生活功能联系显著增强,生态环境重视度逐渐提升。据此,从产业互补与集聚、宜居宜业环境、生态功能区域联动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长江下游城市群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雯  吴开 《特区经济》2008,(9):186-187
安徽沿江城市群的构建和发展属于"东向战略"体系,旨在利用沿江资源优势,融入长三角,带动沿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本文客观分析安徽沿江城市群的发展基础及现存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沿江城市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本文以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为基础,从动态视角分析研究2002、2006、2010年上海、浙江等地27个细分产业转移变化,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该区域集聚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部分省市集聚水平正在降低,上海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率方向发展,在其产业转移中,高消耗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浙江主要承接对象,长三角存在集聚特点。最后笔者从资源配置、环境改善及产业发展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除原有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城市群之外,中西部地区也在不断崛起,新兴的城市群不断出现,如关中—天水城市群、西安经济圈等。然而,这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章以西安经济圈为例,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中国发展中西部地区提供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先后认定了34个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旨在为了加强文化科技融合,不断培育文化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基地的调研与考察,结合网上公布的基地相关资料信息,对长三角地区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思考建议,以期为基地后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33-36
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空间结构不断演化。基于长三角城市群85个市辖区和县级市地域单元,文章以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6年为时间序列,采用总量指标和效益指标,从时空角度探析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规律。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由行政等级结构布局转向扁平式布局,由极化发展向泛化发展,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扩展转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腹地依托是贸易中心城市崛起的一项重要条件,理清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之间的贸易空间格局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关键性命题.文章运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对长三角16个城市的进出口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测算.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贸易整体发展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贸易模式导致进口集聚效应大于出口集聚效应;长三角区域内部贸易空间集聚效应呈现多样化,上海和苏州呈现高-高集聚,但低-低集聚依旧是长三角地区当前最主要的贸易集聚类型;上海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唯一一个时区域整体进出口具有空间辐射效应的城市,且辐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增强;上海与宁波在带动长三角地区整体进出口发展层面不完全是纯粹的竞争关系;与此相反,随着南通港的全面启动,苏州却可能会对上海造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孝强 《特区经济》2009,(10):69-70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征,长三角地区也不例外。本文应用二元结构指标对长三角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构建有系统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世界五大著名都市圈相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还明显存在着传统和自然发展的痕迹 ,特别是因其属于三个省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