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改革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思考·陈牧原地方税是相对于中央税而言的,是我国整个税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由地方政府组织征收,收入归地方,由地方支配管理的那部分财政收入。它是地方政府满足公共性支出的主要形式,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统一领导,分级...  相似文献   

2.
彭艳  张林森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83-187
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无法满足其提供地方公共支出的需要,影响了税收调节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是地方税体系建设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同时明确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导向,提出了确立财产税为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目标模式,并配备相应的改革设计方案,为今后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体系,在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为指导,通过总结评价我国立法征管实践,深入对照天津实际,尝试提出了落实税收法定、设置主体税种体系、强化地方税收征管的"三位一体"地方税改革路径,以期为完善地方税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研究——以天津为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及以后的税制调整,逐步形成了我国现行的地方税体系框架。在现行的地方税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第三轮地方税收体制改革的政策目标: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今年年初,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规范化的财政管理体系,它是在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将税收按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各自固有的收入和双方共享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行的地方税体系存在着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中央对税收的控制管理权过于集中,地方缺乏主体税种,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强等问题。应本着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政管理权限.统一地方税制,充实地方主体税种,给予地方一定的税收开微、管理权,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充分发挥税收体系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龙 《特区经济》1994,(11):33-34
<正> 从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了分税制,通过确立中央固定税,地方固定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进一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深圳经济特区要适应新的财税体制转轨运行,必须要在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利益关系的前提下,重塑财税目标模式,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特区地方税体系,确保特区经济建设与财政收入稳定和协调增长。 一、构建特区地方税体系的必要性 1、构建特区地方税体系是扩大地方财力的需要。实行分税制后,收入来源稳定,增收潜力大的主要税种都划为中央固定税或中央地方共享税,留给地方的是税源较为分散、收入零星,涉及面广的税种。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支出的大部分仍需靠自己组织的地方税收解决,中央对地方只给予一定的补贴,因此要确保地方政府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地方对中央的依赖,作为地方收入主要来源的地方税,就必须进行调整和完善,并通过扩大地方税规模,建立特区的地方税体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我国地方税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税收收入是保证地方政府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财源。完善地方税系,建立独立的地方税系是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文章就我国现行地方税系存在的问题,从税源的开辟、收入的划分及税制的设计等方面探讨完善地方税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分税制将全部税种划分为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地方税三个系列,从而使得各级政府都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是对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关系的重大改革.但是,由于地方税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影响了分税制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快地方税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是合理构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推进分税制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一、建立特区地方税体系的前提条件构建地方税体系,需要做许许多多的准备工作,如进行税源调查研究,弄清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央要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因为地方税应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税中的骨干税种,这类税种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普遍适应性,应中央统一立法;另一类是地方税中的辅助税种,这类税种应由地方立法,适应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方税收是相对国家税收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地方税收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地方税收基础之上。我国的地方税收基础,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在法律层面上,包括地方立法机构拥有地方税的立法权、税政权;在公共财政层面上,包括用来满足地方不同层次公共需要和地方不同层次经济发展的税收来源;在管理层面上,应建立一个完整的地方税收征管体系。在具备了完善的地方税收基础之后,分税制中实质性的地立税体系才能确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安排,2015年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最后一年,也意味着地方税收体系也失去了主体税种,对地方财政而言,亟待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地方税构成,探讨目前地方税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和完善新的地方税体系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成分析(一)我国税种收入的主要构成1、从近二十年的税收收入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税收收入主要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在地方税中占据半壁江山的财产和行为税占的比重较小,不足20%。地方税中收入较稳定的地方税税种有营业税、房产税、城  相似文献   

12.
一、完善地方税体系是新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地方税理论的滞后阻碍着地方税收的发展 实施分税制后,各级地税部门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税收任务、提高队伍素质等方面。但是对地方税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报告》2006,(161):1-11
从不动产税这一税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来看,与地方税所要求的特征有比较高度的契合,是比较理想的地方税税种。未来我国不动产税税收可以考虑作为级次较低的政府税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我们提出的思路性方案是:省级政府不参与不动产税的分配,在地级市、区县及县级市、乡镇三级政府之间,考虑以属地化原则为主、地级市与下辖区之间适当分享的办法。对于直辖市,则与地级市同等考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揭示了我国当前地方税规模并非过小而且不宜扩大 ;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当前地方收入入不敷出的原因 ,论证了当前不宜将地方税收立法权下放 ,并提出了政府精简机构、规范开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一、天津市地方税收入状况 (一)地方税收入规模及相关比重分析 地方税是指依据中央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或中央的授权,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管理和支配使用的税收。目前天津市征收的地方税(不包括与中央共享的税种)主要有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相似文献   

16.
杨来发 《特区经济》2007,219(4):167-168
地方税收是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由于缺乏主体税种,导致我国地方税收出现税源不稳定,增长难度大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培育地方主体税种。从近期目标看,营业税与企业所得税是地方税主体税种;从远期目标看,财产税应建设成为我国地方税的主体税种。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前,我国现行地方税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地方税收的管理权限过多集中在中央,削弱了地方税收特有的作用的发挥,二是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不到位,影响地方收入的稳定和可靠;三是地方税收划分既不规范也不彻底;四是地方税收改革滞后,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遵循税收的基本原则,考虑地方税的自身特征,通过法律形式科学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和税收收入,建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经历了由从紧到积极,再到稳健,直到向中性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国债水平不合理限制了财政政策效果发挥,财政政策手段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仍存在财政冲突。对此,今后应重点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关系,借助税费改革放宽企业经营空间,完善分税体制下的地方税体系,适时下放税收立法权,协调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地方税制度是指分税制财政体制中相对于中央税制度而言的地方税收管理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地方税权限度、地方税种设置、税收征管等多方面的内容.我国于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初步构建了地方税制度,这对调动地方聚财理财的积极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国分税制改革是在保留既得利益下进行的,过多考虑了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得地方税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地方税制度是指分税制财政体制中相对于中央税制度而言的地方税收管理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地方税权限度、地方税种设置、税收征管等多方面的内容.我国于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初步构建了地方税制度,这对调动地方聚财理财的积极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国分税制改革是在保留既得利益下进行的,过多考虑了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得地方税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