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引用改革以来的数据,对我国国民经济各大产业的增长是否存在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90年代以来,除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外,我国的总人均产出和三大产业的人均产出都没有表现出β-收敛和σ-收敛的特征,相反,各产业区域间的离散程度加剧,表明我国的地域差距在90年代以来增加了。  相似文献   

3.
以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江西省11市经济收敛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江西省11地市之间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不存在σ收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和工业产值增加都对经济的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使用1991-2011年的人均收入和CPI数据,对中国东、中、西、东北部地区进行了β和σ收敛分析,实证表明:东部地区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在1991-2011年不存在σ收敛、β收敛,即东部地区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中部地区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在1991-2011年均存在σ收敛、β收敛,且城镇人均收入每年以17.333%的速度收敛,农村人均收入每年以8.333%的速度收敛;东北地区城镇人均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东北地区的农村收入每年以3.378%的速度收敛;西部地区城镇人均收入差距在缩小,每年以8.174%的速度趋于一致,而农村人均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中部地区人均收入在城镇、农村上收敛速度均为最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收集1985—2006年中国28个省市数据验证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然后运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来分析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自1985年来区域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收敛性。当我们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后,我们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收敛。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实物资本投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开放程度在地区差距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教育和地理位置的优惠政策的作用则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6.
1987-2001中国区域FDI收敛性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谷耀  陆丽娜 《亚太经济》2005,(6):65-67,50
为反映1987年以来FDI在中国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和时间上的收敛趋势,本文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及三大经济带的FDI分别进行σ收敛和β收敛的检验,尝试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东中西部FDI不平衡分布时间跨度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使用1991-2011年的人均收入和CPI数据,文章对中国西部地区各省的城乡收入进行了β和σ收敛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1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在收入增长率上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在收入水平上也存在σ收敛;农村居民在收入增长率上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在收入水平也不存在σ收敛;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因农村收入差距加大而逐步扩大;各个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对西部地区整体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等,以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蔡经汉  苏梽芳 《科技和产业》2010,10(7):37-39,75
利用1999-2008年泉州市各县(市、区)的人均收入面板数据,应用多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泉州市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否存在区域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既存在β-绝对收敛,也存在β-条件收敛,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存在β-绝对收敛,而不存在β-条件收敛。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假说,通过对GDP、财政和教育等多项人均指标的分析,实证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江苏省52个县经济增长的绝对和条件收敛情况.透过各个指标的不同变化情况分析,发现1994-2000年间各项指标呈现较为明显的收敛,而2000年以后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散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我国30个省市1990-2011年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收敛性检验问题。根据探索性分析可以看出,空间相关性对各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按照一定模型筛选规则,对各省市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将22年划分为5个不同时段和12个滚动时段进行β收敛和σ收敛检验,确定我国不同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收敛变化规律,结果比较一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呈现先发散、后收敛的走势,但收敛趋势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β-收敛法来测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发现从长期趋势和整体上来看,我国各省之间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的特征.在中国省际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中,财政支出作为控制变量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收敛,加速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发散.  相似文献   

12.
孙晶  黄思敏 《科学决策》2023,(6):159-174
绿色创新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2011-2020年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结合重心—标准差椭圆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揭示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利用变异系数、边际垂直β收敛模型探究绿色发展的收敛特征。研究表明: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态势向好,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创新环境尚未形成;受资源禀赋限制,地区间绿色创新发展分化明显,蒙西地区内部差异显著;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全区、蒙中地区的绿色创新发展存在显著的σ收敛与β收敛特征,蒙西地区收敛特征不稳定。提出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亟需加强绿色创新基础建设投入、差异化政策制定与绿色创新高水平收敛机制构建等,以推进黄河流域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日益加剧,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处于相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出口产品的技术构成呈明显的收敛趋势,产品之间有较高的可替代性。对新兴市场国家与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欧氏距离测算表明,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出口技术结构正在向高收入国家靠近,特别是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技术结构差距也在明显缩小,技术结构的高度化和同步化趋势十分明显。进一步对不同技术水平出口产品的收敛性分析表明,中高技术水平和中低技术水平的产品收敛速度最快,表明这一技术层次的产品出口竞争最为激烈。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应当建立积极的协调机制,避免技术结构上的同步效应带来的冲突和对抗,谋求政治和经济上的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以珠三角1997-2011年24个县市级人均GDP为样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珠三角24个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与传统空间计量模型对比,文章选用能消除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的空间误差模型,研究发现:各县市间存在β-收敛,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不仅受到自身初始水平的影响,还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扩散作用。因此,在制定区域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和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阳军  孟卫东  黄森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50-54
文章在构建财政结构及城乡统筹指数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对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机理进程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31省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特性;财政支出总体表现为促进经济发展,其中非生产性支出作用较为明显,生产性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城乡差异在一定层度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遏制作用。另外,空间修正收敛模型显示,1994-2009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明显收敛。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动态收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昱  肖红姗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41-43,69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60个县(不包括区)1998—2009年间的人均GDP数据为基础,首先采用标准差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该地区内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水平现状,然后根据经济增长收敛理论进一步对其动态收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差异在1998—2009年间逐渐增大,并且基本不存在动态收敛的趋势,仅部分地区内县域经济存在俱乐部收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说明为什么欧洲的粘性工资趋势以及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成员国货币独立性的丧失会共同导致欧元区GDP增长的停滞。欧元的启用导致欧洲央行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在使一些国家经济过热的同时又扼杀了某些EMU经济体的增长。除了欧盟12国的GDP增长令人失望外,共同货币可能还有其他的不利影响,其中最可能的就是形成核心.外围分割。  相似文献   

19.
空间收敛第一规律与空间收敛第二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相郁 《南开经济研究》2001,45(3):46-50,80
本文在分析了有关区域经济理论和大量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空间收敛的一般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1)空间收敛一般规律存在两大特 ,即空间收敛第一规律和第二规律;(2)空收敛第一规律是指子集收敛,从纯经济理论角度来看,了集收敛是短期性的,但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子集收敛的长期动态性;(3)空间收敛第二规律是指空间收敛的动态性和长期性,短期呈现空间收敛,长期出现空间收敛的波动。以往有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理论不能够解释的不平衡的出现,空间收敛第二规律解释空间不平衡的演变过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空间收敛第一规律指空间与收敛的关系,空间收敛第二规律是指时间和收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1978—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我国地区增长差异进行了探索性分析:1.地区增长差异的演进是否存在区域性及阶段性?本文发现在样本区间内确实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且以1990年前后为结构性拐点,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沿海、内陆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变化。2.地区长期稳态产出水平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本文通过控制投资效率、人力资本、技术效率、政府作用、所有制结构等结构变量,发现地区间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及俱乐部收敛,并估算出各地区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