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影响我国A股市场新股IPO抑价的多因素模型,对IPO抑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IPO发行抑价主要与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有关。要降低新股的IPO抑价水平.需要提高新股发行的信息披露程度、缩短新股发行日至上市日的时间间隔、增加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规范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承销商。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中,企业审批机构的收益模式,审批权的分割程度以及不同的信息结构如何影响"反公共地悲剧"的发生和经济效率.本文发现,如果不允许谈判且审批机构的收益仅来自固定的审批费份额,则较高的审批权分割程度容易导致反公共地悲剧.在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与每个审批机构的纳什合作谈判可以减轻甚至杜绝反公共地悲剧的发生,但审批权的分割程度以及企业和审批机构的相对谈判力会影响总剩余在企业和机构间的分配:审批权分割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剩余越少.然后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谈判定价也不能避免净效率损失,而且此时降低审批权分割程度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3.
田利辉  王可第 《南方经济》2019,38(11):34-52
鉴于信息不对称程度、制度实施成本和心理文化差异,文章提出"监管距离"假说,认为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距离远近可以影响监管效果。实证分析中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文章从非对称风险视角出发,研讨了上市公司注册地距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的地理距离对公司层面的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我们发现,监管机构与上市公司总部的地理距离越远,该上市公司股价的崩盘风险越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开通高铁或者上市公司所在地社会信任水平足够高,那么监管距离和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是不显著的;如果监管负担严重或政府效率低下,那么监管距离和崩盘风险之间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文章认为,地理距离具有监管信息效应、监管威慑效应和监管执行效应,能够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也就是说,"山高皇帝远"可以改变上市公司行为,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不应忽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外证券承销商声誉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市场是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市场,这在证券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 offering,IPO)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持续而又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IPO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就国外学者关于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I、PO证券长期弱势、证券承销费用、证券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以及证券监管机构监管效率等方面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提出了加强监管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公司的信息披露方面着手,收集公司的年报资料,运用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教考察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使用对信息披露程度有重要影响的公司特征变量,从直接、间接两方面来考查可转债发行选择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联系,认为在直接考察信息不对称与可转债发行选择方面,中国企业可转债发行选择与信息不对称水平负相关,和国外假说的预测相反;在间接考察方面,实证研究结果并不显著,不能说明可转债发行选择与信息不对称之间有显著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创业板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股票高溢价发行一直是个普遍现象,创业板公司IPO更是如此。高发行价格导致股市泡沫,使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IPO定价过高的原因,并以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构建模型,并分析IPO定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从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角度,研究了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效应,并通过借鉴已有文献选取了具有创新性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作为IPO定价效率的测度方法。为了检验我国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是否达到了改善发行市场定价效率的目的,文章选取了未实施注册制改革的创业板、中小板数据与科创板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的IPO定价效率分别为99.76%、89.49%、87.8%;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IPO定价效率明显高于实行核准制的其他板块;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善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推行注册制有助于提高新股发行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碳交易政策和公平偏好会影响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分别构建碳交易背景下公平中性、零售商公平关切信息对称与不对称时双渠道闭环供应链进行最优决策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各个均衡解,研究各个均衡解与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关切的关系。通过数值算例分析,着重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信息对称与不对称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关切对双闭环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零售商公平关切信息对称还是不对称,新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关切都成正比,再制品的销售价格不受公平关切的影响;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与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关切都成反比,再制品的市场需求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都成正比;公平关切会降低企业利润,公平关切信息不对称会加剧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0.
完美市场条件下,企业投资取决于投资机会。但现实世界中的市场摩擦的存在如税收、交易成本等,企业投资与投资机会的一致性受到扭曲,其中最普遍、影响最大的就是自由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学术界对投资与自由现金流敏感性的原因解释可归结为两大因素: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基于以往学者的结论,系统梳理了从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解释企业投资与自由现金流敏感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研究了公司治理对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发行方式与我国IPO定价效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周孝华 《特区经济》2009,(7):106-108
利用衡量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定价效率的绝对效率标准,选用1999~2008年沪深市场的IPO数据,研究我国两次新股发行方式的市场化改革与IPO定价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次市场化改革不仅没有提高我国的IPO定价效率,反而降低了IPO定价效率;第二次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股询价发行的方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张侃 《魅力中国》2011,(17):49-49
本文通过对创业板以及其上市主体的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综合如主板中小板等传统板块上市公司IPO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出影响创业板上市企业IPO发行定价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对知识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的结论表明:质量信息的不对称不但会导致最终产品市场的萎缩,而且会降低知识产品的定价,减少研发的投入,从而阻碍一国知识增长。由于知识增长率决定了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所以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对知识创新的阻碍将对一国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会降低一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因此,社会会内生出一些制度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雷洁 《湖北经济管理》2008,(17):160-161
公司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价值信息的重要手段.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预期会体现在IPO定价过程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有助于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降低发行过程中的IPO抑价,减少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借款企业,商业银行对其信息的拥有总是处于信息劣势,导致银行在贷款定价时难以统一规范自己的行为,本文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约束下,分别从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双方如何达到均衡的贷款定价策略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对国内外IPO定价有效性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基础上,确定IPO抑价程度作为衡量新股定价有效性评价标准,并将其设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另外,选取新股IPO中的募集资金净额、首发市盈率、上市市盈率、上市换手率、发行至上市期间市场回报率等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模型,样本数据来自于2005年-2016年A股市场IPO企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IPO抑价率与募集资金净额、发行市盈率和发行至上市期间市场回报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上市市盈率、上市换手率呈正相关关系,揭示出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是由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综合影响所致的。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税收管理中,并对税收征管造成不利影响,如降低税收效率、扭曲税制以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减少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冰  潘琰 《华东经济管理》2017,(10):143-150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不能让所有投资者都关注到,在投资者中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低的市场流动性。文章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微信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行业中经常使用微信披露的公司,以2014年和2015年发布的公告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使用微信披露已公告信息可以提升换手率、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进步一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公司,微信披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可见,使用新媒体更广泛的披露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流动性。在小公司中这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丰富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新媒体披露政策、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上IPO抑价过高,股票价格与价值相背离,造成新股在市场上长期表现不佳、效率低下。我国IPO抑价程度相比较其它国家更为严重,这一问题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只有具体分析出我国存在IPO高抑价的原因,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完善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林略  罗滕学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86-90
我国核准制包括通道制和保荐制两个阶段,IPO价格行为包含IPO抑价和IPO长期表现失常两个过程。文章对我国核准制下IPO价格行为的表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核准制两个阶段的IPO价格行为区别明显,保荐制下IPO抑价率与三年累计超额收益均低于通道制;通道制主要受到市场和行政发行方式等外部因素影响,保荐制则主要受到发行公司自身规模和财务状况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些现象说明,保荐制的实施提高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使投资者的行为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