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辉 《魅力中国》2013,(1):55-56
一、广播媒体的舆论影响与《效能行风热线》的节目定位 1.新时期广播的媒介特征和舆论影响 广播在我国大众传播的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广播是我国境内受众人数最多、地域覆盖最广、传播效果最佳的媒介,可以说广播曾经是我国最具舆论影响力的大众媒介。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评论类节目的诞生适应了电视媒介特性要求;在许多重大新闻实践中,电视评论类节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巨大的舆论引导力。本文以江西卫视新闻评论节目《深度观察》为例,从媒体的舆论公信力、媒介整合力量以及舆论引导力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新闻评论节目的舆论影响,并对新闻评论节目的突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是有着一定社会目标、规模和组织体系的社会大众传播活动 ,它是一种物质现象 ,也是一种精神现象 ,它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为渠道向受众进行传播。由于新闻舆论是一种公开的、社会性很强的大众传播活动 ,有着信息量大、传播面广等特点 ,因此 ,它对受众的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丽娟 《魅力中国》2014,(5):322-322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民主进程进一步推进,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在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关注和思考时会形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如果社会舆论只是在街谈巷议中存在,力量是有限的,但要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新兴的媒介迅速传播,其效果就会成倍的放大。本文以“判决书上网”为例,分析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更好发挥网络舆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高校舆论环境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校园媒体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高校舆论环境的构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确立与培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运用校园媒体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等方面,探讨建立"以人为本"的校园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6.
刘海燕 《乡镇经济》2014,(6):108-112
从网络舆论的产生机制来看,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调整是萌发网络舆论的温床,不断觉醒的公民意识是诱发网络舆论的触媒,社会热点敏感事件是引爆网络舆论的导火索,政府应对措施不当是加剧网络舆论的放大器。裂变扩散、多点共振、中心涌现、潜而不消,是网络舆论的典型传播模式。根据网络舆论的产生机制和传播规律,政府引导网络舆论可从政治策略、文化策略和技术策略三个方面着手,即坚持践行群众路线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小舆论传播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等新媒介蓬勃兴起,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思想激烈交锋,各种观念不断发生碰撞,新兴的网络舆论快速而活跃,影响我党、干部形象的事件以及不利和谐的失控事件频频发生,如果不加以适当引导,后果不堪设想。新媒介生态环境对舆论引导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党的喉舌,从传播内容、传播学的传受角度、舆论引导方式来看,党刊拥有舆论引导责任的身份合法性,应当高举舆论引导责任的大旗,遵循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凭借理论宣传的功能,成为引导舆论的主阵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霞 《理论观察》2014,(5):93-94
近几年来,关注普通民众生存、生活状况的民生新闻成为新闻传媒最常见的新闻价值取向。各种类型的大众传媒在传播民生新闻发挥其舆论引导力方面有着积极的表现,赢得了读者,并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民生新闻在今天我国的新闻事业中独树一帜,枝繁叶茂,不论学界还是业界,众多学者专家、编辑记者把此次民生新闻热潮称为中国媒体的一次革命,民生新闻对舆论的影响和引导正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加大。民生新闻在新闻实践中是风生水起,但理论界和业界对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力研究是零星散见。民生新闻传播正确的舆论,可以起到思想的统一、人心的凝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因此,对民生新闻舆论引导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介时代,公共舆论现象与传统媒介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别.近年来一些公共事件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新媒介在形成公共舆论和组织社会运动方面的强大力量,因为,在互相网和新媒介时代.通信和信息渠道十分发达.形成了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很多事件的发展蔓延完全是依靠新媒介传播而形成公共舆论做到的.新媒介时代还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公共舆论的思想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宣传与舆论工作,从我国实际国情、党情和社情出发,继承了舆论导向、两性统一、党管媒体、新闻真实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媒介融合、国际传播等新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了中国特色新闻舆论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博、微信为核心的"微媒介"网络社交方式迅速崛起,已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微时代"。微时代给网络舆论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带给网络舆论公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工作的困境,提出了网络舆论工作的途径,即应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提高主流媒体进军"微媒介"。  相似文献   

12.
刘开源 《老区建设》2020,(22):60-65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介的日臻成熟,形成广袤的网络传播空间。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表达思想、沟通观点和宣泄情绪。网络社会中多元利益诉求交织、多元价值取向杂糅的情绪,正悄然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构并建构当下网络空间的秩序形成,对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网络舆论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借助媒介技术的传播对公众认知的社会现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前的网络舆论传播现状在现实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立足于传播主体、利益诉求和价值信仰等多个维度,意图厘清当前网络空间中舆论的生成、走向等脉络,从而提出网络空间中各个舆论主体通过意义共享、构建多元共识、话语突围等途径实现网络空间的理性对话。  相似文献   

13.
王韬是近代中国出色的舆论宣传家。他的舆论意识以其个性为内因,因所处环境的变化逐渐从传统舆论意识转变为近代舆论意识。流亡香港前属于传统舆论意识阶段,主要是以上书等方式寻求依附于人的仕途功名;流亡香港特别是游历欧洲之后转变为近代舆论意识,开始通过创办报刊独立地宣传近代思想。王韬舆论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重视外交舆论,主张以诚正和道德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改变中西舆论的不对称状态,形成有利于本国的外交舆论氛围。王韬的舆论意识具有典型的意义,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反映,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唐爱芳 《黑河学刊》2012,(1):71-72,164
目前我国处在矛盾凸显期,公共性的突发事件频出,对和谐社会建设造成的破坏日渐严重,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做好公众舆论引导显得尤为关键。引导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公共事件,影响安定团结的局面。因此,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过程中探索引导公众舆论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按舆论主体来划分,网络舆论场主要包括官方网络舆论、媒体网络舆论和民间网络舆论。通过对湖北地区36个政府网站、4个媒体新闻网站和60个民间BBS论坛的舆论调查,了解到湖北网络舆论场的基本状况,发现存在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正面的舆论可以为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也会致使一些消极扣负面的舆论散播,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我们应该正视网络舆论对反腐倡廉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特别要正视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监督主阵地之一的现实,尊重网民的意见和举报,以扩大扣强化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7.
以法治思维审视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构建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体系,提升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能力,把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逐步引入制度化建设轨道。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法治思维下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现状,提出科学构建我国高校信息网络舆论管理体系、网络管理的法治意识,把法治方法贯穿于网络管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黑河广播电视台在改革大潮中,加强编务管理,选拔业务能力强,有丰富编采经验和高级职称的编辑、记者组成专家组,对黑河广播电视台的自办节目,由原来节目播出后的"事后评价",改为"关口前移",介入采编播全过程,由"马后炮",变为"马前卒",节目质量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曹威 《魅力中国》2013,(34):325-325,364
面对我国现有的数以千计的媒体,公安机关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如何通过媒体正确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准确把握警察与媒体的定位,正确看待警察与媒体的关系是警方开展舆论引导能否收到显著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以香港、新加坡为切入点浅谈国外警察部门与媒体关系的政策对我国公安机关正确开展舆论引导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云霞 《发展》2014,(11):75-76
高校网络舆论是校园文化以及高校师生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等在网络媒介的具体表现,是高校精神风貌的高度提炼和集中表现。因此,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实质上就是一种校园文化的引导,应当遵循其先进性、独特性和教育性等特性,完善舆论引导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