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慧蓉 《发展》2011,(5):141-141
“问题情境”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正是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思源于疑,我们应当让课堂存在“问题”,用问题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去引领学生探究。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罗元果 《魅力中国》2013,(22):203-203
一、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3.
张文进 《魅力中国》2010,(18):76-76
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又调节着情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基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好起始课.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兴趣切入点,使师生彼此心理相容;善于设疑,激起学生兴趣点,以问题为触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引导,拉长学生的兴趣链,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应用多媒体,创设一种新颖别致的探究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兴趣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教师的教法领域问题,又是学法指导领域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明珠 《魅力中国》2011,(1):277-27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本身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究、感悟的过程。因而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智慧。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近几年的尝试,我在教学习总结了一下几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是大学教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路与方法是:案例中要有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教师要引领学生。  相似文献   

7.
勾琴 《魅力中国》2013,(25):231-23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紧艰时代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要不断的革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采取寓教于乐的策略。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自学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语文课堂不是老师全包围、满堂灌以度格式化的讲授.而是师生五动,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学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探究了初中语文课堂开展设疑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其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宗权 《新西部(上)》2010,(2):219-219,215
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的历史教学,必须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大力提倡探究与求异,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和“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勇于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在设疑答难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个性化民主化的氛围等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个性化民主化的氛围是创新思维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于晋武 《发展》2008,(4):107-107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相似文献   

11.
韩宏伟 《魅力中国》2013,(14):171-171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邬瑞芳 《魅力中国》2014,(3):141-14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要不断的革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采取寓教于乐的策略,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自学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语文课堂不是老师全包圆、满堂灌以及格式化的讲授,而是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学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探究了初中语文课堂开展设疑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其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宇轩 《魅力中国》2013,(23):226-226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的,即所谓的问题情境式教学。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建树较强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积极探究,逐步形成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谈谈个人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14.
赵玲 《魅力中国》2014,(20):154-154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教师重视学生质疑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连淑华 《魅力中国》2013,(23):199-199
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一种无效教学。同理.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应该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迭到真正的有效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们都有一个共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自疑解疑、乐思善辩的习惯。实验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在学期初能认真分析白己的学习实际。确立自己学习的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内容和高度.并据此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探索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学法的尝试和探索。并及时作出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学法的改进。学习状态的调整。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明显提高。在教学中,合作、交流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挑战性的问题。一般先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一方面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扳走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柳竹 《魅力中国》2013,(13):216-216
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具体、生动的途径。而语文学科以其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能偏废,语文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教师应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振奋起来,产生积极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李小辉 《中国西部》2014,(41):86-87
<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产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同时,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仍然是许多教师"头痛"的薄弱环节。尤其对于高中数学学科,其学科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抽象和逻辑思考能力。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很容易使一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消  相似文献   

18.
徐文博 《魅力中国》2011,(4):164-164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深入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的“独脚戏”。激疑与质疑始终应该相辅相成,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启发每位学生都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活动才能得到深入,素质教育才能得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秦嘉 《魅力中国》2010,(11):196-196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教学规律,仓Ⅱ造性地运用教学语言,以语言美使学生在愉悦中高效率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20.
徐春茜 《魅力中国》2010,(3):167-167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个人智慧、培养合作精神、发展思维能力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得到了充分运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学习方法的效用。在操作中我们须对下列问题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