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对于翻译的主体性问题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针对这一问题可从广义的翻译和狭义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广义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主体为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在狭义的翻译活动中,翻译主体为译者,体现在作为原文的读者、研究者的主体性,译文的作者和创造者的主体性。但以上各主体性之间是含有主体间性的。  相似文献   

2.
图示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本文在图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原文作者、源语文本、译者、目的语文本、译者以及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图示翻译过程。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必须掌握丰富的源语图示和目的语图示,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要善于察觉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间的认知图式差异,及时填补原文作者略去的信息,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构建新的图示,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陈霞 《改革与开放》2011,(20):193+181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在旅游资料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要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从文本特点、读者接受、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考虑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把原文的意图及内容准确得体的再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4.
"作者之死"使作者在翻译活动中丧失了话语权,"译者隐形"要求译者发挥最小的主体性。"作者之死"及"译者隐形"的思想极大影响了译者的翻译活动。深刻分析和深入理解"作者之死"及"译者隐形"思想,给译者以更大自由度。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复杂的交际过程。为了使认知语境更好地服务于翻译实践,本文在界定了认知语境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认知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以及认知语境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聊斋》作为一本文言小说集,句式十分灵活多样,而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其产生了独特的文学性和节奏感,本文以《聊斋志异》几个英译本为分析、比较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造成的句式翻译差异,以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来华游客的不断增多,旅游外宣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译者作为中外沟通交流的使者,其地位日渐重要,对译者、译者身份等进行系统研究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采用社会心理学的身份理论对旅游外宣译者身份进行研究,提出译者身份研究的结构体系,解释译者在旅游外宣翻译中的角色、权力和义务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翻译行为,有利于提升译者素质和提高外宣翻译、旅游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金鑫 《新西部(上)》2009,(12):170-170,104
本文以《红楼梦》为例,从翻译目的角度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译者在进行翻译前后应将翻译目的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这样的翻译才会有的放矢,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9.
传统翻译研究囿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总是围绕翻译四元素即作者、译者、原本、译本打转,鲜有创新性、突破性成果。解构主义的兴起使翻译研究突破二元对立的樊篱,翻译研究步入当代发展阶段,走向跨学科综合发展,各派新兴理论迭出,创新性成果日益增多,丰富和完善了译学的学科体系。纵观译论发展史,可知译学研究要发展,译学学科要建立和完善,必然走向跨学科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秀梅 《理论观察》2009,(5):141-142
互文性理论作为后现代文本理论,对翻译中文本的转换做出了新的阐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其翻译中多重主体——作者、译者、读者都具有互文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的翻译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培养学生的翻译创造能力,构建新型的翻译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是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领域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是原作的读者也是译本的创造者,身兼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时必定会受到其文化传统、思想潮流、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的影响,从而引起创造性叛逆。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是把译文从屈从于原文的处境中解放出来,从崭新的阐释角度,把译文当作独立的文本来阅读,从而赋予原文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translators' roles i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in Venuti's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y.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the translators have been put into a secondary status.In order to challenge the only dominant and effective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method in Anglo-American culture and also highlight the translators' status in translating practice,Lawrence Venuti put forwar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4.
陈小敏 《魅力中国》2011,(17):223-223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文学翻译、文化翻译到翻译的文化研究的嬗变,表现了将文学翻译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文化诗学精神。以巴斯奈特和勒费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并逐渐形成了强调翻译的本质即是“文化翻译”的“翻译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5.
滕冰冰 《魅力中国》2014,(26):255-25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用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而关联翻译理论,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其强大的解释力为隐喻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认为,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翻译,实际上也就是依据关联翻译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找出不同文化中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本文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提出来对等译法,归化译法,同化译法和灵活译法四种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献英译的目的是让译文受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明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政治文献英译的翻译应注意:译文信息传递的功能对策;译文文化信息的保留和再现;译文语篇逻辑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刘佰明 《理论观察》2008,(3):109-111
由于汉英文化差异及词义差别,有些比喻在翻译到目的语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持原作的意境,在翻译比喻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直译、代换、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节译等译法,加以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从语篇连贯的角度看,文化因素是影响语篇连贯的隐含手段,它对语篇连贯与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决定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保障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及其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旨在为译者努力提高自身跨文化意识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旅游英语翻译在“大旅游”时代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旅游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饮食中的词汇缺乏、地名译法不合理、节日名称失去内涵、文化背景差异引起误解、历史信息处理不当的问题,可采取这样一些策略:以注释法和类比法应对词汇缺失;音译与意译地名;用解释法通过跨文化信息处理节日名称内涵;用异化法处理文化背景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林星烁  何大顺 《魅力中国》2010,(26):253-254
虽然翻译的出现比语用学的时间要早很多,但是两者都不可避免的要涉及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语境。一方面根据语用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语用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和语境相结合。另一方面,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语境对翻译来说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脱离语境的翻译决不可能成为一篇好的译文。因此,本文将以语境为切入点,分析对比语用学和翻译之间的语境差异及其相互联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