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茂森 《黑河学刊》2010,(4):33-34,43
分析王小波理性主义写作立场的个体原因和他的非现实主义文学师承等原因,深入探讨后现代因素变异对王小波小说的影响。王小波现实意识的理性化与以审美方式关怀现实,奠定了他理性主义的写作立场,确立了他强烈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人文传统的一次重新构想和重新审视,同时也是一次重新整合和改写,作为文化代码的语言层面上的话语结构和建构的活动,给世界文学建立了一个新的认识框架.1945年,后现代文学空间的诞生与文学空间叙事研究在西方起步.改革开放以后,后现代文学空间叙事方式在国内逐渐得到接受,学术界对后现代文学研究引起关注.总括国内外研究,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叙事学专著对空间问题开展了讨论,二是文学空间叙事开始了构建.  相似文献   

3.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身份转换、人称和叙事角度的频繁变化等,解读小说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不确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艺复兴后,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并不断地渗入到文学、绘画、建筑、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同样受到了后现代哲学的冲击。它不断冲击国示关系理论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领域,使国际关系理论出现一批新流派如女性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等等。本论文首先阐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然后从认识论、本体论层次讨论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最后对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金丽 《辽宁经济》2006,(12):104-105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山现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西方并向全世界蔓延,成为当今两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与文化思潮。到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开始涌人中国,主要征文学艺术界.很多文学家、艺术家存诗歌、小说、绘画以及文学评论中表现出后现代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杰姆逊后现代理论对我国小说界的影响。首先,概述了杰姆逊后现代理论的特点:拼贴、戏仿。戏仿,它要对于我们所熟悉的某些事物或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进行加工,实则这是时传统小说创作手法的变革;其次,解析了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的死亡”,影响作者群全方位关注世俗的叙述内容和价值取向,真实准确地传达出当代人的生存困...  相似文献   

7.
靳淑梅 《黑河学刊》2011,(1):138-139
近年来,有关"后现代教育"、"后现代课程"的论述不断增加,许多学者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观点出发,从后现代教育的课程、教学和领导三个方面阐述了后现代教育的特征。后现代主义哲学视域下教师教育的特征,主要归纳为自主自发、反思探究、建构生成和赋权参与。  相似文献   

8.
刘影会  姜波 《理论观察》2014,(4):122-123
近年来,穿越小说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网络上最流行的小说题材之一。穿越小说在新世纪文学里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大众对小说文本的喜爱趋之若鹜,创造者们敏锐的抓住了读者群体的时代性社会需求。随之而来,一种颠覆传统精英模式写作的全新创作模式——"非经典"写作应运而生,"言志"、"载道"不再是穿越小说的主导思想,而是力求一种轻松的、游戏性质的、文本交互式的文学创作方式,展现出人文关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白雪公主》 后传是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长篇小说,是根据格林童话 《白雪公主》的戏仿而作,在文学经典上占有重要地位.戏仿作为写作的一种文体,和后现代大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巴塞尔姆通过对戏仿娴熟的运用,向后现代社会发出质疑,对生活其中的人们给予同情.  相似文献   

10.
反思与解构: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新兴的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后现代公共行政范式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批判与反思。当然,这固然有后现代主义先天的质疑和否定本性之故,不过现代公共行政的种种危机更是其受到冲击与挑战的内在原因。面临后现代社会的重重压力,公共行政进行后现代重构成为其获得新的合法性的唯一方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学派。它不同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 ,主要是从建设性向度对现代精神进行重构 ,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后现代精神 ,表现出一种对人类、社会、自然进一步发展的密切关注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以后现代主义为立论基础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冲击波已然过去,但先锋小说涌动所带来的对于中国文坛的震撼却让人记忆犹新.以余华、苏童、残雪等作家为代表的当代先锋小说群,他们的先锋创作有着独特的本土特征.他们在沿用后现代的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等艺术形式以达到消解传统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品格及情节魅力等创作原则外,也对本属后现代先锋文学解构范畴内的精英意识、主体精神、启蒙责任等人文话语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因此余华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先锋实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后现代先锋小说,但其对文学本体挣脱政治话语的束缚并成为自足的生存体系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余华们的先锋小说是一次包括思想和形式二方面的文学革命,它开创了以文学的形式捍卫创作灵性和提升艺术尊严的新的思路和书写方式,并前所未有地把传统的小说理论和观念推向了被质疑和被颠覆的前台.  相似文献   

13.
《模糊的宝瓶星座》中的艾丽森生活在一个变了形的、充满幻觉的后现代主义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冷漠、荒诞,她的内心充满愤怒、恐惧和绝望。小说展示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个人没有任何身份感,个人主体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了。  相似文献   

14.
汉语言文学内容丰富,我们高中生就非常爱看文学期刊,现代小说等。那时候老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没有太多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对期刊、小说只是简单阅读而已,没有过多深入的思考。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以往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很多的不同,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会接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关系是修补升级、同步制衡、彻底颠覆兼而有之。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与实践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后现代主义以挑战者的姿态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出现,不仅表明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与观念存在重大缺陷,也是现实世界后现代特征逐渐增强的趋势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16.
赛博空间的“祛魅”方式与后现代主义的知识态度、赛博空间消解中心话语的模式与后现代主义的边缘化立场、赛博空间下的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与后现代文化话语之间都有着某种同构和继承的关系,该文通过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赛博空间的后现代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代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多样化”的思考刘庚子“多样化”被后现代主义认定为“后现代性”的一个主要表征。如最早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的巴黎第八大学教授李约塔尔(J一FLyotard)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不需要用一普遍性原则对其统贯论...  相似文献   

18.
邹秀娟 《魅力中国》2010,(35):310-310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它造成的文化现象的剖析,指出后现代主义对精神文化消解,以及浅析应如何看待后现代文艺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兴起。  相似文献   

19.
互文性最早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来的,是指文本的意义与其他的文本相关联。吉本芭娜娜是与村上春树和村上龙齐名的日本当代著名大众小说作家。文章通过对其小说《N·P》中所体现的语篇内互文、对传统和现实的互文以及与作者其他作品间的互文,来分析芭娜娜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互文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冯内古特是最早使用元小说来阐述艺术观点的元小说作家之一,《冠军早餐》确实是一部典型的元小说作品,充分体现了冯内古特元小说的写作特点,其“过分”、“短路”、“拼贴”、“互文”等技巧为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