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复兴后,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并不断地渗入到文学、绘画、建筑、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同样受到了后现代哲学的冲击。它不断冲击国示关系理论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领域,使国际关系理论出现一批新流派如女性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等等。本论文首先阐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然后从认识论、本体论层次讨论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最后对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教育学的出现,为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建构奠定了教育学的基础。后现代教育学与后现代哲学文化思潮一致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对教育现代性的结构与后现代的建构。由此,以西方传统音乐学和传统教育学为基础的现代音乐教育学也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3.
詹晓丽 《魅力中国》2011,(20):197-19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股泛文化思潮,其影响不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也对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与传统教育观有着截然不同的新型教育现。在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独特的方法论思想和要求。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现代课程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梦悦 《魅力中国》2014,(21):156-156
当代世界已经进入了以信息化、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或后现代社会,思想范式正在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换。中国的美术教育也面临着和世界接轨的问题。同时,基础美术课程改革,急需相应的美术教育理论支撑。本文针对后现代课程理论影响下的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刘绪金 《魅力中国》2011,(14):252-253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多元的课程观,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特征,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特征以及对高职课程改革的带来的启示几个方面阐述了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赛博空间的“祛魅”方式与后现代主义的知识态度、赛博空间消解中心话语的模式与后现代主义的边缘化立场、赛博空间下的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与后现代文化话语之间都有着某种同构和继承的关系,该文通过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赛博空间的后现代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并从后现代主义教育德目的观、多元化教育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评价观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1世纪最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之一,纳博科夫的英语创作开创了后现代主义写作的先河,其中《洛丽塔》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是一个突出后现代性文本的典型,也被世人公认为是后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写作手法中的反讽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关系是修补升级、同步制衡、彻底颠覆兼而有之。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与实践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后现代主义以挑战者的姿态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出现,不仅表明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与观念存在重大缺陷,也是现实世界后现代特征逐渐增强的趋势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10.
姚慧荣 《新西部(上)》2007,(10X):221-221,240
作为后现代著名理论家的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从西马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总体的分析。该文对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其批评实践对其后现代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作为后现代著名理论家的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从西马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总体的分析.该文对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其批评实践对其后现代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后现代课程观,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生成性以及"基于对话"的教学形式两方面,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更深刻、更有意义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发挥外语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3.
考克斯与后现代理论都属于批判理论,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挑战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反对其给定的概念,追求人类解放。双方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考克斯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并在这一基础上寻求世界秩序的重构;而后现代理论的基础是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所依据的语言哲学,后现代理论反对任何重构的努力,认为任何重构的努力只会带来新专制与新束缚。  相似文献   

14.
反思与解构: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新兴的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后现代公共行政范式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批判与反思。当然,这固然有后现代主义先天的质疑和否定本性之故,不过现代公共行政的种种危机更是其受到冲击与挑战的内在原因。面临后现代社会的重重压力,公共行政进行后现代重构成为其获得新的合法性的唯一方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马龙锋 《理论观察》2013,(11):97-98
后现代电影美学嬗变的背后是哲学思潮的转捩,从这一维度考察,后现代艺术、电影虽然纷杂但自有其文化逻辑,在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能寻找到其所发生的必然依据.由古希腊哲学所确立的西方式思维范式的本质特点即主客二分,这种思维方式长于对外在之物的把握而失于对虚灵存在的深切体悟.所以面对现代以来对虚无的遭遇,西方文化产生了一种集体焦虑状态,体现在电影美学上则是荒诞成为新的审美类型.反逻辑、反情节、反深度的后现代主义电影通过碎片化的叙事、虚无化的主体、平面化的主题,通过各种声画语言的先锋实验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后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6.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学派。它不同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 ,主要是从建设性向度对现代精神进行重构 ,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后现代精神 ,表现出一种对人类、社会、自然进一步发展的密切关注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柴新昕 《魅力中国》2014,(22):225-225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的课程实施进行探讨,分析出后现代主义课程实施的特征。目的在于有针对性的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实施提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课程实施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秦慧 《魅力中国》2011,(6):40-4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在当代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起源、定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发生在同一个社会现实的土壤里,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相遇。笔者认为,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把它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它的理论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邹秀娟 《魅力中国》2010,(35):310-310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它造成的文化现象的剖析,指出后现代主义对精神文化消解,以及浅析应如何看待后现代文艺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兴起。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课程观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思维方法。在后现代课程观下,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引导者;大学生潜能激发的促进者;大学生个性张扬的鼓励者;大学生生活实践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