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全国30省2011—2020年面板数据测度碳排放绩效,并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绩效的关系,并通过PSM-DID稳健性检验以增强门槛效应结果可信度。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存在门槛效应;(2)城镇化率作为门槛变量,发现其存在单门槛效应,并跨越门槛值后促进效应显著增加;(3)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绩效产生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绩效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分析上,将劳动生产率和人口老龄化引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利用数理推导得出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实证层面上,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回归以及面板门槛回归分析了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存在"U"型曲线关系,二者现阶段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即现阶段老龄化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二、当企业转型升级或生产技术增长到一定阶段,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就呈同方向变化;三、虽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但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反向效应并不平滑,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GMM(广义矩估计)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应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质量、劳动参与率在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作用路径。 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倒“U”形关系;样本期内,劳动年龄人口中介效应不显著;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质量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男性劳动参与率、女性劳动参与率具有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天津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当前天津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并预测了未来天津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数理与实证分析,从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储蓄率、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关系4个方面,揭示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并提出在老龄化背景下促进天津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日益显著地影响到资源配置格局与长期经济社会效应。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近10年国内外学者相继对老龄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已有文献从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技术创新和城市化水平等不同视角出发,得出不尽相同乃至存在大量分歧的研究结论。梳理这些文献,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性及其传导效应,把握中国老龄化进程中的人口政策、产业政策与空间政策取向,更加积极主动地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徐勇  谢琼 《乡镇经济》2008,24(5):110-115
文章首先回顾了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到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制度变迁过程.然后重点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对居民消费决策的影响.一是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分析了在现行"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下居民的简单消费决策,认为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对消费的影响可能存在两种效应:预期保障效应和收入效应;二是从总量经济的层面,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自2000年以来,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消费的整体影响,认为参保对当前消费存在正面影响,且消费对养老保险是富于弹性的.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不仅会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影响经济,而且中观传导效应也是不应忽视的。本文基于产业效应的视角,结合各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以及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中观传导效应进行了比较。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产业中观传导效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中国货币政策依次对材料、信息技术、工业和可选消费产业的影响最大,而美国货币政策依次对信息技术、能源、材料、可选消费和工业产业影响最大。结合中美两国不同产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和产业结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通过材料和工业这两个产业部门的中观传导效应较强,而美国的货币政策通过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产业传导的中观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8.
欧盟实施CBAM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产业转移带来碳排放转移效应,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与构筑新型国际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球碳排放转移特征事实,分析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产业转移而引致碳排放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利用全球67个经济体跨国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碳排放转移效应,且在中低收入国家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能通过转移污染产业和改变能源结构导致碳排放转移至东道国;进一步分析证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加强腐败控制是抑制外商直接投资碳排放转移效应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为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以及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管培新 《特区经济》2012,(9):121-123
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方面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需求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了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消费需求的"口红效应"现象。同时,本文通过理论论证揭示了旅游业将逐渐从"口红效应"的被边缘化的角色转变为受益者,希望为我国旅游业在今后应对类似危机的经营管理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欧盟实施CBAM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产业转移带来碳排放转移效应,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与构筑新型国际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球碳排放转移特征事实,分析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产业转移而引致碳排放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利用全球67个经济体跨国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碳排放转移效应,且在中低收入国家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能通过转移污染产业和改变能源结构导致碳排放转移至东道国;进一步分析证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加强腐败控制是抑制外商直接投资碳排放转移效应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为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以及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对全国各省市建筑业碳排放进行核算,并由此分析建筑业碳排放与城镇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1.城镇化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门槛估计值为y赞=4.036。门槛值左右两区间内建筑业碳排放对城镇化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476与-0.0139,表明低水平城镇化使建筑业碳排放增加,而高水平城镇化则使其减少。2.城镇化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城镇化促进了建筑业碳排放,而东部地区大多省市则抑制了建筑业碳排放。  相似文献   

12.
尹音频  刘巍巍 《山东经济》2010,26(6):103-108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是我国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本文基于中国农村数据对财政涉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涉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短期内具有挤出效应;但长期来看,政府涉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持续的挤入效应;应当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财政涉农支出政策,尽早加大农村生产性投入,降低时滞效应;强化各项惠农措施,拉动农村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领域的基本现象,也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大部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虽然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南京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为老龄化问题的加速恶化埋下了伏笔.人口老龄化既可能从减少劳动力和资本供给、减少消费、减少创新投入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消极影响,也可能从增加服务需求、理性消费、激励人力资本投资、降低碳排放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未富先老”的发展背景,应理性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双向影响,系统探索老龄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发展老龄产业、加强劳动替代性技术创新、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4.
理论机制分析认为,贸易开放会通过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等渠道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产生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对贸易开放影响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贸易开放显著存在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的门槛效应。具体影响机制为:高水平的人均收入有利于发挥贸易的碳排放抑制效应;人力资本越高,贸易开放促进碳排放减少的效果也越为明显,故各地应稳步推进人力资本积累;适度的环境管制强度有利于贸易的污染减排效应,管制过低或过高都将使得贸易增加碳排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外游客的旅游消费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增长是旅游刺激经济的一种溢出效应。以此为基础,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对云贵川渝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四川和云南的入境旅游分别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溢出效应,而重庆和贵州的入境旅游对本地区经济存在反向抑制作用,并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率上升的消费效用取决于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之和。文章首先利用一个两期跨时选择模型考察了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然后实证分析了利率上升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名义利率上升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1995-2009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我们认为:第一、政府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私人消费,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呈倒"U"型关系。第二、财政分权导致政府支出结构扭曲,并且生产性支出以吸引FDI为目的,替代效应以及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锁定效应导致生产性支出挤出私人消费。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拉动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提高消费方式中,资产对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目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还没有定论,资产财富效应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实证表明我国城镇居民股票资产呈现弱财富效应,房地产资产呈现显著的正财富效应。最后,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股票和房地产资产财富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目标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研究不同地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制定差异化政策有重要的意义.基于1997—2019年我国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混合回归模型(PRM)和固定效应模型(FEM)分别对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东中西部的人均碳排放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差异化的禀赋条件,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也是不同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均能源消费、能源结构、清洁发电量比重、城镇化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符合环境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但东中西部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却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只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中部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主要受人均能源消费的影响,西部地区清洁发电对减少碳排放有积极的影响.针对不同地区对碳排放量影响的异质性,从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理论机制分析认为,贸易开放会通过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等渠道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产生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对贸易开放影响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贸易开放显著存在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的门槛效应。具体影响机制为:高水平的人均收入有利于发挥贸易的碳排放抑制效应;人力资本越高,贸易开放促进碳排放减少的效果也越为明显,故各地应稳步推进人力资本积累;适度的环境管制强度有利于贸易的污染减排效应,管制过低或过高都将使得贸易增加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