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科技竞争力”是指某国家或地区在现有科技发展环境下的科技投入、开展科技活动并能取得科技产出的总体能力。城市科技竞争力是指城市在现有科技发展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科技投入、开展科技活动并取得科技产出的总体水平与能力。据统计资料显示,广州的科技竞争力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北京的科技实力、人才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深圳特区科技创业环境的评价体系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创业环境包括政策制度环境、区位支撑能力环境、劳动支持环境,“科技创业生态链”结构包含“创业种子”、“创业过程”、“创业成果/产品”三个核心环节,科技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包含政策制度子环境系统、区位支持子环境系统、营运支持子环境系统三个一级维度,本文采用创业环境体系对深圳科技创业环境进行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7,(143):1-15
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在研发经费、科技人员等科技投入上占主体地位,专利申请量也占了大部分。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科技投入占一半以上,专利申请量约占三成;私营企业的科技投入和专利申请所占比例较低。相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员比例较高,但科技投入对应的专利申请量较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尤低。三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及部分高技术行业均有较高科技投入,专利申请量也占较大比例,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要逐渐摆脱依靠传统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毫不动摇地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科技投入对于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实证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柳州“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科技投入各个指标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科学考量生产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完善科技投入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政府对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逸群  杨昌龙 《科技和产业》2021,21(12):186-192
选用2008—2018年中国工业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价值链视角,分析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研发努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对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呈显著倒“U”形,对专利产出的影响不显著;非正式环境规制仅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呈显著“U”形,对专利产出及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均不显著。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在影响研发投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显著互补效应,意味着在双重环境规制管制下,中国更易于实现科技、经济与环境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21亿元,占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以上;出口额超过80亿美元,引进项目72个;分别荣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投资环境竞争力名列全国十强高新区第4位;全国首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在园区揭牌……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1,(7):50-51
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技部共同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发布。   “十五”科技规划提出在“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十五”科技规划提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加速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大幅度提高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同时,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的六大具体目标,一是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使我国农业和工业、服务业主要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水平;二是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有所突破;三是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全社会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 1.5%以上;五是科技人才不断满足发展需求;六是科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和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十五”科技规划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了战略部署,一是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重点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二是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大力开展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原创性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力争在有相对优势或战略必争的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在研发经费、科技人员等科技投入上占主体地位,专利申请量也占了大部分。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科技投入占一半以上,专利申请量约占三成;私营企业的科技投入和专利申请所占比例较低。相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员比例较高,但科技投入对应的专利申请量较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尤低。三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及部分高技术行业均有较高科技投入,专利申请量也占较大比例,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1999年新昌县工业结构调整,要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县域经济竞争能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基本动力,以建设工业强县为总任务。具体任务是启动“3013工业强县工程”,从企业规模、科技水平、行业竞争力三个层面,着力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深层原因是存在工业品与农业品价格的剪刀差、城市劳动力价格与农村劳动力价格的剪刀差以及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的剪刀差。三个“剪刀差”剪去了“三农”的竞争力,因此,提高“三农”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缩小三个“剪刀差”,而缩小三个“剪刀差”则亟待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资本反哺劳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评价对精确指导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方向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的权威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和修正理论假说,进而评价分析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及各自特征,最终提出了中国四大经济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开兵 《特区经济》2009,(8):138-139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状况是制定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多目标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13个地级市旅游业竞争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各市旅游竞争力差异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为了弄清楚私人投资和公共支出对安徽省GDP的动态影响,建立了三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由模型结论作者认为安徽省公共支出在短期内对GDP的影响是负向的,长期内是正向的,而且公共支出的边际影响大于私人支出;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公共支出的增长机制却是随着自身的需求和GDP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文化竞争力概念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活虎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145-148
文章在目前学界对区域文化竞争力内涵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学界对区域文化竞争力的定义界定、特点、提升途径。认为,根据现有对区域文化竞争力研究的不同侧重点,目前学界对区域文化竞争力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表述:基于区域文化系统论的区域文化竞争力、基于区域文化共识论的区域文化竞争力、基于文化异质论的区域文化竞争力。同时,立足于现有对文化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探究了文化竞争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学界对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提升途径的研究,并对未来区域文化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拓宽对区域文化竞争力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刘浩  史春云 《特区经济》2006,(9):332-333
区域创新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作为世界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已有众多的学者作了一定的研究探讨,本文结合前人的成果做了简单述评,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区域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对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力等概念进行界定,对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在进行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并且结合吉林省的区域发展情况,最后确定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利用可持续发展数学模型对吉林省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提升城市竞争力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为热门的选题.文章对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提出城市竞争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产业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从生产、市场、投资、技术竞争力构建我国区域性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三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区域:京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中挑选出6个典型省市,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北京市集成电路发展环境、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是衡量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才工作的实际,给出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通过综合分析人才本体、人才效能及人才环境等因素,构建造合我国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定量分析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莫定了基础,为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引进与培养管理有着重要启示.通过结合东部沿海省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实际状况,可以清晰把握地区差距,为弥补差距找到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评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八大方面构建包括4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两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进行了中国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研究.通过计算中国西部11个省区市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竞争力组合指数,分析了西部与东部省市区域竞争力的差异性以及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