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红娜  郭丽 《魅力中国》2013,(11):30-30
2012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新农合,确保参合农民最大利益。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能确保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河北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效率、筹资与基层政府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新的均衡。这项制度在农村稳步推开,缓解了医疗服务中长期存在的公平效率问题。但自该项制度实施以来.调查点居民卫生可及性公平仍有待改善,筹资存在垂直不公平问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有所增强,但改进余地很大。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医疗机构间缺乏竞争,成本软约束导致医疗机构低效率运行。因此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还有待政府进一步改善,同时以公平为前提,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项新制度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2003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农村迅速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新农合制度保障水平低,社会满意度差;新农合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医疗费报销程序繁琐;外出务工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未能得到解决等.文章对此提出了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健全补偿筹资机制,加快推进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31个省份实现“新农合”全覆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目前,全国有31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的目标。2008年2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工作会议。各地认真传达会议精神,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落实新农合制度。  相似文献   

5.
2009年,钟山县积极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力度,农民群众由以前的“要我参合”向“我要参合”思想观念转变,自觉参合积极性得到明显增强。该县在新农合资金管理方面严格实施了封闭式资金运行管理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审核制度、合作医疗补偿金公示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满意度的调查,和运用统计工具对收集的资料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首先,实行统一筹资标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利益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于新农合制度运行的满意度;其次,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需求不断上升,认为政府的财政投入的力度仍需要增加;最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过于注重对大病的补偿力度而忽视了对小病门诊的补偿以及其大病住院补偿机制的设置不能够满足参保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促进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形式,以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农村医疗保障,是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增强政府支持,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意在缓解日益突出的农民因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福建省福州市2005年开始“新农合”试点工作,至今已实施8年多的时间,取得了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9.
张秋芳 《中国经贸》2014,(8):199-199
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以大病统筹为主,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采取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参与。这个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治病压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等多种问题。本文对新农合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其立足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轻农民医疗经济压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力争2008年在全省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下同)。2006年,陕西省“新农合”建设稳步推进,有32个县区被纳入“新农合”试点。从西安市临潼区和渭南市富平县的试点情况看,九成以上农民对“新农合”表示认可和满意,部分农民已通过“新农合”享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建设是关系到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简要回顾了试点以来新农合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及实践的进展,归纳了理论界在新农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存的问题、农民参合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新农合制度建设的路径研究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研究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研究做了简要的评述,指出农民参合意愿是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新农合制度效率的最好反映。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是卫生部门管理下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肩负着日常管理工怍及基金安全运行,经办机构的质量和效率关系新农合医疗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新农合经办机构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风险点,并针对这些风险点分析相应的监管体系中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魏来 《特区经济》2009,242(3):187-18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过程,但是该项制度推进并不顺利。本文试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分析当前新农合制度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导致制度创新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使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从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面降低交易成本,以提高新农合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新医改背景下,总结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与实践运行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运用既有资料分析法论述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是化解"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必然之选,提出了提升新农合经办水平的新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纵然是在同一个村里,不同的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的感受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除了衣食住行这四大基本问题,人们最为关注的要属医疗问题了。人们不仅要求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希望得到公平的医疗待遇,为此,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实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福音。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讲,城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非营利的公益组织,与公司相比存在着治理缺陷。在借鉴国内外社区医疗保险计划的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一个新农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引进新农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然后运用该评价体系对西部15个第一、二批试点县的新农合的运行过程和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的新农合政府补贴到位率较低,平均为87%;医疗费报销比率过低,乡卫生院平均报销率为46%;起付线也不合理。最后,提出提高新农合运行绩效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才匮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以来,其推广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数百个县(地区)开展了试点,有1.6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全国共补偿参合农民1.19亿人次,补偿资金达50多亿元。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更广泛地区的推广和普及,规范合格的农村医务人员紧缺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农合的进一步推广,也影响了已推行新农合地区的医疗保障状况,成为农民健康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谷县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异地就医及时结报方式的实践过程的研究,总结其经验,为提升新农合服务水平,完善新农合制度,推动新农合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药品监管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省2003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把建立新农合制度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建设“和谐山东”、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重要措施,列入了“十项民心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群众受益面逐年扩大.3年共启动了46个省级试点县(市、区),共有1710.48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77.71%,筹集新农合基金2.73亿元,截至6月底,已为339.08万农民报销医药费用9780.5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