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南召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能否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核心在于能不能尽快地解决全县剩余的7.1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深山区和鸭河库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文化教育落后。因此,虽然贫困人口日渐减少,但扶贫的难度却很大。要想真正解决好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决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和大轰大鸣式的扶贫方法。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借鉴“孟加技扶贫模式”经验,以“公司十干部十贫困户”为…  相似文献   

2.
一、扶贫到村到户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8年底的4200万,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4.6%。从全国和全省来看,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边远深山区,自然灾害频繁、地方病严重的滨湖地区,耕地奇缺、生产条件恶劣的水库库区,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扶贫到村到户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其一,扶贫到村到户是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决定的。八七扶贫攻坚的任务是基…  相似文献   

3.
在本世纪内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既定目标。现在,距离新世纪越来越近,能否如期实现这一目标,举世瞩目。1996年,我国还有5800万人口处于温饱线下。这部分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荒漠干旱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这里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态环境脆弱,解决温饱的条件很差,难度很大。从扶贫进度看,90年代初,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每年大约减少250万人,“八七扶贫计划”开始实施后,每年的人数增加到55万左右。1996年,解决了77SN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4.
到1997年底,安徽省还有200万贫困人口,山区、库区贫困人口约70万人,其中深山区、库区有4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如何打好深山区、库区的扶贫攻坚战,是确保2000年前基本实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关键所在。现根据在深山区、库区的调查,浅谈粗浅看法。一、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几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安徽省大块区域性绝对贫困逐渐消失,但贫困人口的分布向深山区、库区收缩,呈现边缘性贫困的特征。这些地区地域偏远,交通滞后,信息…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关键年,内蒙古自治区今年将要解决100万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为此,内蒙的扶贫工作要突出抓好一件大事,突破一个环节,做好六项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狠抓到村到户,强化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大力发展种养业,继续抓好社会扶贫,...  相似文献   

6.
《老区建设》2012,(17):6-6
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易地扶贫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其对象是生存在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计划“十二五”期间对240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通榆县是国家扶持贫困县。全县总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攻坚。1997年,在遭受历史上罕见特大旱灾的情况下,扶贫工作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17个贫困村基本脱贫,占贫困村总数的27.9%,贫困村由61个减少到44个。脱贫人口30261人,占贫困人口的33.3%,贫困人口由9.17万人减少到6.14万人。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治本”。一、抓住主要矛盾,从生产条件上治本通榆…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关注农牧区贫困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项改革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海西扶贫开发工作始终以解决农牧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完善提高,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到综合开发式扶贫的根本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海西实际的扶贫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全球扶贫大会上指出:用10年时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教育应当先行,政府应唱主角。这是实施“开发式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一)必须加大教育扶贫的政策扶持力度。教育扶贫的政府职能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资金的落实。(1)各级政府的扶贫资金应主要用于综合教育扶贫。(2)西部开发、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而要确保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然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扶贫和移民战略政策体系,对没有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和水库移民实行社会救助;对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和水库移民,通过开发式扶持促进其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1.
黄占俊 《发展》2006,(1):6-6
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完成,我国扶贫开发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扶贫工作并未结束,进入了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存的关键时期,开发式扶贫任重而道远.因此,现阶段,甘肃省合水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面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我们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重点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实现"三个转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特别是开展开发式扶贫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近年来国家投人的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当年见效的短期项目,虽然使大部分贫困人口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基础不稳,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剩下的贫困人口基本上分布在我国的四个生态脆弱地区,即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北方沙漠边缘地区,黄土高原地区。贫困和环境退化是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这里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个别地方甚至丧失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环…  相似文献   

13.
自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以前,我国的扶贫政策是对特殊贫困人口群体实行救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城乡人口中原有由于体制原因而产生的贫困迅速消失,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到具有共同自然环境特征的特定地区。因此,从1986年以后,我国开始从救济式扶贫,转向以促进特定地区贫困人口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式扶贫”政策。这种以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开发式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贫困人口迅速减少,但是,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伊始,党中央及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重点攻坚。然而,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其贫困原因,除部分因残疾、病弱而丧失劳动能力以外,绝大多数居住环境极为恶劣,已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总结几十年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我认为异地开发扶贫,是解决这部分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异地开发扶贫的社会综合效益(一)异地开发扶贫是帮助基本丧失生存条件地区人民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扶贫工作,主要是就地开发扶贫。可一部分特困人口…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一直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历史已经证明当时制定这一方针是正确的。十多年来,通过开发式扶贫,解决了中国1亿多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这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各界的公认。传统的开发式扶贫出现了不适应性进入新世纪,我国扶贫开发面临的形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是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十分艰巨的省份,解决群众的温饱一直是各级领导着力解决的一件大事。特别是 1994年实施我省“七年扶贫攻坚计划”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更加有力的扶贫政策,形成了全党动手、全社会动员、合力攻坚的新局面,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将近 80万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大通、平安、湟源、同仁、班玛、玉树六个县和七个省定贫困乡越过了温饱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要充分肯定扶贫开发的成绩,进一步认清当前扶贫攻坚的形势,总结经验,坚定信心,再接再厉为全面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努力奋斗。   一、下定决心夺取扶贫攻坚决战阶段的胜利   到 2000年底,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下定决心,排除困难,千方百计去夺取扶贫攻坚决战阶段的胜利。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尚未解决温饱的 41万多群众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很大。已解决温饱的地方,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但是,不论时间多么紧迫,任务多么艰巨,我们都要下定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西...  相似文献   

17.
贫困人口由15年前的35%降至3%记者4月13日从广西柳州地区扶贫攻坚工作会暨表彰大会上获悉:该地区农村扶贫工作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已解决106.59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985年的35%下降到1999年的3%。全地区156个特困村,到1999年底止。已有146个达到自治区特困村扶贫验收标准。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l%5年的281元,增加到1999年的2166元。15年来,柳州地区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14亿多元的扶贫资金,投入到农业开发性扶贫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们把本地区4个国定贫困县和3个省定贫困县中的38个特困乡、156…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人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了“这是今后7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国家有效扶持,各方面艰苦努力,扶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5年解决了48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4200万,离既定的时间不多了。扶贫攻坚进入了最后 的冲刺阶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调整思路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既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进而为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扶贫攻坚的艰巨性、长期性,决定了即使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但消除相对贫困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仍然是贫困地区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而且要着眼二十一世纪,思考我国跨世纪扶贫开发面临的矛盾及战略等重大问题。一、我国目前扶贫开发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扶贫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与扶贫资金短缺、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矛盾。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移民区和行洪滞洪区,大都地处偏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要求:“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一、扶贫攻坚的形势很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我国本世纪内农村扶贫工作的宣言和纲领。1994年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以食不果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