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邱红 《特区经济》2010,(7):46-48
目前,我国正在兴起一股兴建轨道交通的热潮。而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江门市已全面启动了轨道交通项目的兴建工作。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分析了轨道交通对江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并通过轨道交通土地使用控制分区与城市空间分区结构模型,提出了优化江门城市形态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的控制策略。以期为江门进行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发展兰州市公共交通事业,为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运筹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城市社会经济状况,减少资金投入,更好的利用现有条件,发展轨道交通,形成以铁路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轨道交通是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1.轨道交通发展简史公共交通是城市...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城际铁路)是解决城市交通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具有快速、准点、便捷和较高的运输效率,节约土地资源,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等优点。统一规划、协调发展陕西省关中城市带(群)轨道交通,对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带”发展战略,加快陕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大省市竞相布局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各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深度挖掘轨道交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目前,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西安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蓬勃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已成为西安高端装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产业链链条,研究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发展方向,对于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强市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青梅 《改革与战略》2010,26(4):130-133
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发展潮流和趋势,是伴随着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结构的提升而逐渐成熟起来的。文化产业集群引领着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以西安曲江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的有益的、成功的探索与尝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发展模式,并选一步分析了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特色、提升竞争优势、协调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逐步进入"人口转移型"与"结构转换型"并存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区域差异,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各不相同。西安是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国家级开发区最多的城市。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建国60多年来,西安的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下,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都不尽合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引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今后以工业化为目标,走以发展大、中城市为重点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是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合理选择。 一、重点建设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发挥它们的集约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聚集是城市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TOD是国内外现代都市典型的发展模式,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规划并实施轨道交通TOD发展已成为紧迫任务。但当前面临着许多障碍和困难,尤其是TOD发展的认知理念、方向路径、规划引领、土地保障、体制创新等问题亟需解决和突破。我们必须围绕市委市政府整体战略部署,改革创新,突破障碍,加快推进轨道交通TOD发展,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临夏市和临夏县为例,对其同城化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指出其空间布局应在功能调整的基础上进行,老城区以功能疏解提升为主,新城区以功能拓展培育为主,以促进空间结构的优化。在分析临夏市与临夏县所处自然环境和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同城化发展应采用"分散组团"发展模式,最终发展成为带状组团河谷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以经济实力雄厚的中心城市为依托,牵动区域经济金融整体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正在努力建设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构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越条件,西安也把构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发展规划。本文基于面临西部主要中心城市的竞争,对西安金融发展条件、现状做以全面的分析,为加快城市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嫩晓 《改革与战略》2012,28(4):123-125
产业集群模式的选择,是关系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比较国内外各种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特点,结合西安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文章认为,西安现代服务业集群,从空间布局上看应当选择中央商务区多点发展模式,而从驱动机制方面看则应选择混合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林巧  戴维奇 《宁波经济》2005,(10):12-15,24
饭店空间布局是在政府用地规划及旅游发展布局的引导下,由饭店企业选址所形成的特定区域中数量集聚及结构构成。合理的饭店空间布局对于改善饭店的经营业绩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宁波城市旅游饭店空间布局与宁波城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迈  梁荣  董勇 《北方经济》2013,(2):31-33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城市中各个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都是城市发展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也是城市聚集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主要包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10,(3):30-31
研究报告指出,宁波要以统筹规划线网辐射区发展为先导,以培育站点经济、城市综合体、服务业集群等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新型服务业带动发展模式,努力形成有利于轨道交通关联服务业聚合发展的政策环境、运营模式,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根据宁波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时序,应制定分阶段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加强轨道交通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以其用地省、运能大、环境污染小、每一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量少的特点,成为发展城市首选的交通运输工具。近一个时期,辽宁省的国家铁路、地方及企业自有铁路、城市地下铁路和城市间轻型轨道交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尤其是沈阳正在打造“建在铁轨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将为未来辽宁省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奎 《宁波经济》2009,(9):14-16,13
宁波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发展轨道交通成为引导城市轴向发展、构筑大都市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由之路。宁波发展轨道交通,要以提高中心城区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核心,以加快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建设为近期重点,以带动宁波南部地区快速发展为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17.
首先要明确定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应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大西北的龙头,陕西率先发展和带动陕南陕北发展的基地”。针对该区域中心城市太少、市带县数量不匹配、核心城市规模不够大、未形成城市体系等问题,张宝通提出,组建大西安中心城市,构筑大西安都市圈,健全关中城市群体系,发展大关中城市群,形成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空间聚集效应带来了劳动力和资本的高度聚集。城市中心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土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的扩张是伴随城市发展的必然环节。城市轨道交通扩展了城市半径,加快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促进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南京市为例,剖析了轨道交通的开通对城市市中心、边缘区的沿线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商品房价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回归模型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9.
芦守义 《科技和产业》2024,24(2):261-267
在充分研究轨道交通产业链定义、范围和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解析轨道交通产业链所涉及的科技创新、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及增值服务等多环节产业构成,并以西安轨道交通产业链作为研究对象,对产业链现存诸多问题如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小、产业集群效应弱、产业创新能力转化率不高、产业支撑政策有待完善等进行分析。在深入研究西安都市圈轨道交通政策背景、市场发展形式和前景下,提出产业链发展策略。包括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资源要素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智造装备产业链、提升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水平,以及推动产城融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运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论述了现有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讨论了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势,认为在大中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综合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