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自然垄断经济特性的政府规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包括成本的弱增性和可维持性。政府一方面要通过价格规制防止自然垄断企业掠夺大量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要通过行业规制维护自然垄断的可维持性。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慎用拆分政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政府规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电信业是具有典型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固定成本较大沉淀性的自然垄断产业,这种固有的自然垄断特征为政府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从世界范围看,电信业发生的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改变了电信业的成本结构和需求结构,从而使电信业从强自然垄断向弱自然垄断过渡,并最终出现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自然垄断的边界发生改变,放松政府规制成为必然趋势。文章提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电信市场的需求水平也相对较低,政府规制改革不仅要引入竞争政策,放松市场准入,而且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户资费政策、公平透明的互联互通政策和合理的普遍服务政策,以形成有效竞争的电信市场,推动电信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肖铁 《商业研究》2006,(21):102-105
政府经济规制起源于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政府规制使自然垄断产业形成了独家垄断的产业环境,当政府规制改革时,必须根据产业技术特征的变化和推动产业发展要求拟定改革方案,而重构原产业的竞争环境是规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自然垄断理论演进经历了从规模经济到成本劣加性再到网络经济效益,其规制理论从全面管制到弱自然垄断放松管制,再到完全、准自然垄断产业区别规制.在其最新理论下,经济法规制定应准确界定、分别规制,并分离经营完全自然垄断产业和准自然垄断产业,从而实施激励性规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然垄断的价格管制模型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垄断,最新的理论以成本的劣加性来定义: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如果成本函数是处处劣加的。那么该产业就是自然垄断产业。成本劣加性.指的是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总产出的增加速度快于总成本的增加速度.考虑到多个产品的联合牛产情形,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既不是自然垄断必要条件,也不是它的充分条件。但现实中.自然垄断往往体现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特征.故而从成本的角度来说。自然垄断要求单个厂商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6.
电力工业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自然垄断的,因此政府承认电力工业的纵向一体化垄断形式。然而由于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规制理论的创新等原因,各国电力工业开始了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改革。但是引入竞争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这种由垄断到竞争的政策变化带来的电力企业损失的确认和补偿,即搁浅成本问题。电力业搁浅成本是一种损失,解决搁浅成本问题就是把这种损失合理的分配给不同的利益集团,而对搁浅成本性质的界定以及搁浅成本对电力业的影响分析成为合理解决搁浅成本问题的关键。本文把搁浅成本界定为社会性成本为解决搁浅成本回收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搁浅成本的影响分析要求搁浅成本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7.
电力工业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自然垄断的,因此政府承认电力工业的纵向一体化垄断形式.然而由于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规制理论的创新等原因,各国电力工业开始了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改革.但是引入竞争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这种由垄断到竞争的政策变化带来的电力企业损失的确认和补偿,即搁浅成本问题.电力业搁浅成本是一种损失,解决搁浅成本问题就是把这种损失合理的分配给不同的利益集团,而对搁浅成本性质的界定以及搁浅成本对电力业的影响分析成为合理解决搁浅成本问题的关键.本文把搁浅成本界定为社会性成本为解决搁浅成本回收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搁浅成本的影响分析要求搁浅成本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8.
以成本弱增性为基础的现代自然垄断理论根据自然垄断的强度,把自然垄断细分为强自然垄断和弱自然垄断,从而提高了对放松规制实践的解释力.在需求曲线与上升的平均成本曲线相交的自然垄断产量区间,有可能实施边际成本定价,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保证厂商盈利,从而存在不需要价格规制的可能性.因此,必须根据特定行业及其不同业务领域的特点,分别实施不同的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9.
电力工业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自然垄断的,因此政府承认电力工业的纵向一体化垄断形式。然而由于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规制理论的创新等原因,各国电力工业开始了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改革。但是引入竞争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这种由垄断到竞争的政策变化带来的电力企业损失的确认和补偿,即搁浅成本问题。电力业搁浅成本是一种损失,解决搁浅成本问题就是把这种损失合理的分配给不同的利益集团,而对搁浅成本性质的界定以及搁浅成本对电力业的影响分析成为合理解决搁浅成本问题的关键。本文把搁浅成本界定为社会性成本为解决搁浅成本回收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搁浅成本的影响分析要求搁浅成本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扩大以及政府管制弊端的日益凸显,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体制的持续改革,行政垄断则是长期制约和困扰我国某些产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结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理论观点回顾,大致梳理了该领域研究的基本脉络和演进过程,以期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进一步的改革探索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自然垄断行业中政府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益  廖益 《商业研究》2003,(20):61-63
自然垄断行业在传统理论下采取政府严格管制 ,由此带来了“政府失灵”现象。现代经济学重新解释了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征 ,为政府放松管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放松管制中 ,政府需要重新改变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的角色。英国电力行业改革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构建为我国提供了启示 ,要求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加以区分 ,在不同领域充当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12.
自然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进明  姚蕾 《商业研究》2008,(5):203-206
通过对自然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间,以及自然垄断行业内部群体间的个人收入差异比较分析,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行业间差距过大和行业内部平均主义严重以及职工收入与其经济效益脱钩等分配不公问题。为了消除这种不合理现象,关键是对政府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完善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为保证,辅之以严格的执法监督力度,使自然垄断行业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3.
西方左翼学者认为,全球化条件下帝国主义出现如下新特征:生产的集中和垄断加剧,金融资本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成为帝国主义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全球化为帝国主义提供了新的剥削方式,但也使帝国主义矛盾的进一步加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经济手段和武力干涉交错使用。  相似文献   

14.
垄断行业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打破垄断,对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垄断行业与竞争性领域改革相比,具有自然垄断性、公益性、安全性、网络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要充分考虑行业及企业的特殊性,健全法律,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涂文明 《商业研究》2005,(17):88-89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形成有效竞争机制离不开政府的管制,而管制要增进垄断行业的社会福利必然依托于管制所依存的基础性制度的健全。但在转型时期我国基础性制度建设相当不完善,这无疑增大了这一行业改革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产业自然垄断与政府产业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府产业管制理论基础之一的自然垄断理论,曾受到以有限理性约束为底蕴的规制俘虏理论、规制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的批评.本文认为,这些批评在围绕政府选择行为展开的同时,涉及到了政府有限理性的约束问题.针对自然垄断现象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理论,文章概要评说了自然垄断理论之于政府产业管制的理论基础,在考察自然垄断与产业管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政府选择行为的属性问题作出了理解,并重点分析了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产业管制时所蕴含的有限理性约束.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而制定的经济政策,指导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邓小平理论有着深刻的经济哲学思想。邓小平经济理论并非仅从耗散结构理论中引申而出,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思考,则有助于进一步深刻认识其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艳丽 《商业研究》2004,(24):92-94
政府垄断经营使自然垄断产业长期处于低效率的运转状态 ,因而迫切需要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进行改革。改革的中心在于调整垄断和竞争的系数。改革的标准是有效竞争。从健全法律制度实现政企分离 ,构造多元化产业结构实现有效竞争等方面提出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及其效率,通过引入技术变量构建面板计量模型,运用1985-2007年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进行大样本计量分析,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