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贸易与投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内FDI(对外直接投资)代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以东亚主要国家在区域内的FDI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比较日本、中国与欧盟的FDI状况,以此揭示东亚一体化的现状,进而分析影响东亚区域内FDI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赵颖 《中国物价》2015,(4):26-28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通过东亚贸易模式传导到东亚区域内部,东亚经济由此受到一定的拖累并暴露出诸多问题,东亚贸易模式面临转型。本文阐述了东亚贸易模式的发展演化及其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系,并选取东亚区域内贸易水平和东盟分别对中国、欧美出口最终产品份额作为代表变量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东盟向中国出口最终产品份额的增加对东亚区域内贸易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东亚贸易模式从"外部依赖"向"内需主导"转型有利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体化发展的程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地加深和扩大,包括市场开放和放松管制,以及一些投资政策的优惠,一体化应该有利于促进成员国FDI的流入。本研究通过对1996年~2007年东盟各成员国FDI流入量、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东亚区域内贸易飞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两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一个独特现象,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纷纷对其作出大量研究。东亚区域内贸易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东亚经济体间存在多种冲突;贸易摩擦问题不断;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就此,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和表现入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强了区域内企业竞争力、推动了区域内技术合作、提升贸易自由化以及提高了区域企业的地位的积极影响和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与形成贸易垄断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是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为谋求在区域内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资本、服务和劳动力等)的自由流动而建立的一种区域性经济联合体,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和地区优势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实现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经济优势互补和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扩大区域内国家(或地区)间的相互贸易和投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之一。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的并行是多边贸易体系的绊脚石还是垫脚石、以及是否能增进区域内各国的福利水平等疑问随着英国脱欧事件再次浮出水面。英国未来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欧盟又应该如何选择合适贸易伙伴重建经济一体化组织来获得贸易投资并促进经济发展。在当前,要从危机发生的背景来分析、探索,寻求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已成为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形式。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在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技术扩散、增加就业,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日益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采用,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它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日益深化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梳理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表现和特征,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引起的东亚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东亚各经济体的影响,揭示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存在的缺点和潜在问题,并提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促进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吴丹 《国际贸易问题》2008,305(5):32-36
本文利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国家经济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国制度、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和地理距离是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香港、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大,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小。加强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和区域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东亚各经济体的制度改革和调整、积极合理地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应成为东亚各经济体未来重要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东亚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除了正在成长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没有约束力的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外,东亚尚未形成正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分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雁行模式"的利弊、APEC的特点、四轮驱动模式的作用,针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提出了加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贸合作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焦点问题。青岛作为东亚经贸合作代表性城市,其参与区域经贸合作过程关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具有重要借鉴价值。通过实证考察区域经贸合作对青岛生态环境的影响,理性分析生态环境因素与青岛经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发现区域经贸合作与青岛生态环保是可以协调并相互促进的。研究青岛环保投资及生态治理的经验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明确了青岛参与区域经贸合作的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国的经济外交时代已然到来,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中国自身的区域一体化协议的发展特点出发,将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包含到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过程中去,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制定适合中国的区域一体化协议发展战略,主要是:有选择地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谈判,加强与西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在区域一体化协议中重点突出服务业投资自由化。  相似文献   

16.
欧洲与东亚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在区域一体化最前面的欧盟在建立统一大市场后,已经实现了单一货币。东亚一体化应借鉴欧洲一体化模式,从能源合作入手,逐步走向区域经济融合,建立政治信任。这是东亚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需要各成员国耐心而务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利用1991-2003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就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段时间里FDI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有显著的影响,FDI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区域间的非均衡分布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最后提出吸引更多的FDI到中西部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规模、区域和行业三方面对我国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上是相关的,但对外直接投资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贸易投资一体化因地区差异,表现出"互补"和"替代"两种区域特征;当前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行业相关程度不高。总体而言,我国贸易投资一体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tudies international currency use in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 currency becomes international when it circulates outside of its issuing country, and advances to vehicle currency status if used by non-residents. With currency information from the SWIFT dataset, we estimate a gravity model to explai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 use. A higher leve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stable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increase the international use of major currencies such as USD and EUR. Merchandise trade and portfolio investment are most helpful in increasing the direct use of currency, whi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a stronger effect on promoting vehicle use. Merchandise trade improves the intensity of the global use of the Chinese renminbi (RMB), while FDI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its users. The policy effect on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significant only in enhancing the intensity of direct use. Furthermore, the global use of RMB is decreasing by distance, implying that its role is more regional. We recommend outward FDI throug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o further promot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