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程萍 《财贸研究》2002,13(2):60-62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风险及其防范,具体措施有:整顿财政分配秩序、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强化国债资金使用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论国债债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勇 《财贸经济》2000,(11):20-23
一、国债债务风险及其形成机制国债债务风险是指因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引起财政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它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举债规模过大 ,导致财政正常的债务清偿机制紊乱 ,使财政陷入支付困境 ;二是因举债引发通货膨胀 ,使正常经济活动秩序遭到破坏。前者可称为国债的财政风险 ,后者可称为国债的货币风险。由于国债为政府的信用收入 ,其取得是以还本付息为前提的 ,因此 ,国债的财政风险首先表现为在政府举债满足当前支出需要的同时 ,对其未来收入和支出形成的压力。显然 ,这种压力的大小与举债的规模是密切相关的。从对未来收入形成的压…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规模日趋庞大。由此提高国债偿债能力,防范和化解由于偿债能力下降而引起的财政内生风险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一套较为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当前的国债危机以及财政内生风险,从而提出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对策,为今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扫清路障。  相似文献   

4.
国债风险: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债债务风险在现实中体现为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国债融资和政府偿债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是产生国债风险的一般原因。我国的国债风险形成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特征,具体表现为: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国债、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增加压力大等。相应地,我们应从加强国债资金支出效益管理;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债务偿还机制;规范收入,完善财政收入机制,提高国家财力集中度入手,解决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966元。在储蓄收益不高、股票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国债是人们普遍偏好的理财产品。国债发行量日益扩大,人们更加需要加强对国债风险的认识,合理地规避理财的风险。在此现状下,建议我国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度,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和财政分配结构,完善国债风险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债是政府快速足额筹集资金的一条有效途径,由于其具有宏观调控等多项经济职能,近二十多年来,各国包括我国的国债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面对国债规模是否过大这个辩题,我们可以从国债规模对经济的“挤出”、货币供给、总供给、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对财政风险的效应予以分析。鉴于国债规模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效应非同向,必须抓住重点,从整体上把握其相互作用后的综合效应,来提出收缩或扩张国债发行规模。就我国现状来说,从财政收支角度看:国债规模偏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国债应债能力有余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今后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无较大变化,则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同时调整税收结构、优化国债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可缺少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了重视。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是国债宏观经济效应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存在与否以及风险大小的基本依据。对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时赤字规模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从国债应债来源的角度来考察国债发行与资金运用对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将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而提高对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问题研究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8.
发行国债是我国弥补财政收支赤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国债管理存在目标不清、市场混乱、规模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应该通过明晰管理目标、促进国债利率市场化、完善投资主体与国债偿还方式等措施来优化国债管理。  相似文献   

9.
周媛媛 《商业研究》2002,(2):58-59,77
作为我国债券市场中的主角,国债市场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其作为财政融资的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关于国债适度规模的讨论成为关注的重点,在风险限度之内的国债增发不仅仅是弥补财政缺口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国债宏观金融调控功能与调节改善金融结构功能的必需。  相似文献   

10.
调整国债运作机理 增强拉动经济的力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增发国债来拉动投资需求,已成为保障我国经济适度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内外的一些人认为,我国财政承受债务的能力有限,增发国债的余地不大,而我认为,现在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财政的债务承受力,而在于运用何种思路和机理来看待从而运作国债。本人的基...  相似文献   

11.
各国政府债务风险频发及预警措施匮乏,令国债规模理论的再研究显得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利用经济内生增长理论下的微观解释框架,遵循财政风险预警的思路,获得了国债适度负债规模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考虑资本形成、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财政可持续性约束的模型中,存在决定国债适度负债规模的稳定均衡路径.为了进一步获悉理论模型的政策意涵,本文采用系统仿真模拟的方法,验证了理论模型呈现出的非线性“鱼鳍”状态特征.这意味着,满足政府融资需要的国债规模可以随经济波动收敛.同时,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将扩充适度负债规模的容纳能力.换言之,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解决世界各国国债规模过大的长效机制,依然是立足于经济增长的带动,而财政紧缩很可能只是应急之策.  相似文献   

12.
白贵  张静伟 《商业时代》2003,(15):49-50
1998年以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累计国债余额越来越大,财政领域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日愈凸现,累积的显性和隐性财政风险无疑在加大,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一定困难,能否再次以增发国债的方法来拉动需求,保障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界极为关注.不少人对我国进一步增大国债的发行规模表示怀疑,认为受我国财政承受债务能力的限制.增发国债的空间已经很小,动用国债来启动经济的可能性不大.然而笔者并不这样认为,现就我国当前国债的发行和运作问题.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债政策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敏 《财贸研究》2004,15(1):70-73,124
1 998年以来 ,国债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 ,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引起了经济界的高度关注和警惕。本文从国债规模和国债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国债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 :目前我国国债状况已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尚未发展到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地步 ,国债总体状况是健康的 ,但必须对国债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债回购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建成 《财贸研究》2002,13(4):81-84,103
自1991年推出国债回购交易业务以来,我国国债回购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市场分割、市场规模偏小、回购期限过长,资金使用投机性强、回购率偏高、未能有效发挥国债回购的宏观调控功能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财政及国债发行情况在思考如何走出"美国国债困境"之前,必须对美国财政状况,以及国债的发行情况进行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凭证式国债在财政筹资过程中一在承担着主渠道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储蓄国债是针对这些不足的又一次金融创新。本文分析了储蓄国债的优点和创新,并指出了储蓄国债在发行和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菱  雷家骕 《商业研究》2004,(14):109-112
从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策以来,我国的国债规模迅速扩大,进而,一系列关于用好国债资金、发挥国债资金效益、国债资金偿还以及国债规模可持续性的问题逐渐为经济学所关注。我国已明确不允许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来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因此,发行国债成为政府最直接的融资方式,但是国债的发行规模过大会导致国债风险。分析我国国债状况,国债风险确实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淡出要取决于国家经济状况及政策目标是否实现,不能单看国债规模是否达到警戒位置。  相似文献   

19.
邵琳 《新商刊》2000,(2):24-25
国债.就是以国家财政(中央财政)为债务人,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信用行为。我国自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这种可流通国债奠定了溉通市场的格局.为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市场基础。1998年开放国债二级市场为起点的国债市场化改革.可以说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就起步于二级流通市场。经过10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蕊  胡振宇 《北方经贸》2006,(11):92-93
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中的主要品种,对规避利率波动风险,形成远期均衡利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金融期货呼之欲出的背景下,恢复国债期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本文通过对国债期、市关闭的思考,分析了在期货市场日益成熟,国债现货市场日益完善、利率逐步市场化等条件下恢复国债期货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